元 李士行《古木丛篁图》高清鉴赏

元 李士行  古木丛篁图  绢本水墨 169.6x100.4cm 上海博物馆藏

古木、修篁是山水画中常见的自然物象。一些画家着力刻画它们,使其单独成画。古木、修篁、幽兰、寒梅在画史上被称为古木竹石科。纵观中国绘画史,许多画家擅长表现这一画科中的某些物象。虽然这些题材的画不一定能代表画家的最高成就,但以此名垂画史者不乏其人。如李士行擅画古木竹石、山水,且古木竹石画的成就超过了山水画。

  元代,古木竹石画盛行,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时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汉人、南人(指南宋辖区的人)备受歧视。汉族文人饱受亡国之痛,内心的抱负无法施展。为排遣心中的郁闷,他们必然会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瘁瘠而不辱”、“独立而不惧”的松、竹、兰、梅被喻为“君子”,备受文人画家青睐。他们以“君子画”来喻示自己坚强不屈、清贞高洁的品格。一些身居庙堂和追求功名的画家也热衷于画“君子”,以此标榜自己的清高和寻求内心的隐逸。

我们这里欣赏的李士行《古木丛篁图》(见右图)为绢本水墨,纵169.6厘米,横100.4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图绘两株古木,一前一后,挺立于陂陀岩石旁。树根如蟹爪般裸露于地表,树身疤痕累累,树枝弯曲盘结。树叶已落尽,唯有铁骨般的枝丫努力伸向寒空,似乎向人们展现其隐藏的内在生命力。古木两侧,修篁斜倚丛生,为萧瑟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趣。

  《古木丛篁图》的左边有画家的自识:“蓟丘李士行遵道作。”清代安岐的《墨缘汇观》对此画有所著录。史载,安氏收藏的书画作品颇多,仅元代就收藏了约二十位名家的作品。安氏所著录的墨迹多为家中所藏或曾见过的作品。《古木丛篁图》很可能是他家中的藏品。安氏卒后,其家藏精品多被乾隆御府收藏。可见,《古木丛篁图》是一幅流传有绪的李士行真迹。

李士行在《古木丛篁图》的构图上费了很大心思。他通过拉近、压低自己的视线,来表现树根的裸露和古木的高耸。画面远处,除云天外别无他物,茫茫寒空显得空寥静穆,给人以冷清感。画家勾勒出裸突的树根、盘结的干枝和苍浑的树疤后,又用浓淡不一的水墨进行晕染,表现出古树久经岁月的沧桑。细枝多中锋用笔,笔力遒劲,线条瘦硬,体现出古树顽强的生命力。元代揭傒斯所说的“独立寒秋削金铁”和“五月雷霆莫能折”既是对古木顽强精神的礼赞,又是对画家功力的赞叹。图中修篁、干枝行笔爽健,俯仰有致;竹叶用笔先按后提,露锋行笔,叶梢尖锐;石块的重叠处用重墨勾皴,浓重、浑厚、苍朴,使画面更加沉郁、荒寒。

观《古木丛篁图》,不由得让人想起李成的《寒林骑驴图》、李成与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和郭熙的《树色平远图》。如果把李士行的画与李成、郭熙的画作对照的话,我们会发现它们虽然幅式有纵、横之别,但也有不少相似点:都采用了平远法构图,画面都有“烟林平远之妙”、清旷迷蒙之趣,尤其是画中的干枝简直如出一辙,向上伸展的枝丫状如鹿角,向下盘曲的细枝形似蟹爪。可见,李士行画寒林得李成、郭熙之法。不过,他画枯木直追李、郭而又有所变化。此外,李士行画竹受其父李衎的影响,多用水墨表现;而他笔下的山水、坡石又有董源、巨然的遗韵。总的来说,李士行的绘画在继承家法的基础上又汲取五代、宋初多位画家之长,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家风格。

古木、秀竹是李士行描绘最多的自然物象。他之所以喜欢画它们,既有赖于家学的熏陶和时风的影响,又与这些物象符合其心绪不无关系。“君子意有合焉,故恒取以自偶”———这是对元代包括李士行在内的众多文人雅好“君子画”的恰当诠释。需要指出的是,李士行通过绘古木、竹石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南宋遗民郑思肖以“君子画”来表达一种亡国之痛,从而激起人们对元朝统治者的反抗是截然不同的。李士行一心想入仕,但多次未能如愿。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是何等的抑郁、愤懑!他越不得志就越敬仰古木的坚强不屈,就越希望通过绘古木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后来,他向元仁宗进献《大明宫图》,换得了一个五品官做,不久去官。他欲再入仕途,结果死于去集庆(今南京)的路上,年仅47岁。 (来源 书画艺术网)

阴山工作室:此作在上海博物馆官网的名称是《古墓从篁图》,疑误。在大多数文献及著作中均为《古木丛篁图》。“从”或通“丛”,但“古墓”却说不通。堂堂大博物馆的权威信息出现如此谬误,实在是误人子弟。

画家简介

李士行(1282-1328),元代画家。字遵道,蓟丘(今北京市)人。善山水,仁宗朝(1312-1320)近臣荐之,以《大明宫图》入见,仁宗嘉其能授五品官,与商琦同在近列,后任黄岩知州。工诗文书画,有前辈风致。画竹继承家法,枝叶挺秀,得写生妙趣,精妙胜于乃父。兼师赵孟頫、鲜于枢法,风致高雅,山水界画亦精。曾作《江乡秋晓图》,纸本设色,描绘水乡平远秋色,文人学士题咏,对其画给以极高评价,张宪题其《古木图》有“珍重君王别栋梁”之句。传世作品有《古木丛篁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竹石图》轴,藏辽宁省博物馆;《山水图》轴,藏故宫博物院;《松石图》轴两幅,相传为其所绘,藏美国王己千先生怀云楼。

(0)

相关推荐

  • 《李天锁的干枝雪地》

    <李天锁的干枝雪地>

  •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山水名画全集(146—150)

    <汉苑图> 146 <汉苑图> 元 李容瑾 绢本水墨 纵156.6厘米 横108.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容瑾,字公琰,生卒年不详,约在至正初.界画.山水师王振鹏.< ...

  • 藏品鉴赏——冯起震的《墨竹图》

    冯起震,字青方.省予,号稷下门生,山东青州人.在绝意仕途以后,冯起震索性以画竹为业.因善绘竹,他也得以广交董其昌.邢侗等艺友.董其昌更是称冯起震的竹画为"文与可后数百年所仅见".现 ...

  • 清代早期恽寿平二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下)

    自清朝建立至清康熙年间,是清代绘画发展的前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都直承晚明的余绪而向前发展,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继承晚 ...

  • 解读 | 最会画竹的画家们:做人当为君子,君子亦如竹

    "画竹的过程就是如何将具象美与抽象美和谐统一的过程,也就是画家本身与所画之竹融为一体的过程.人即是竹,竹即是人,要做到人画竹.竹化人." 中国人习惯用竹子来形容君子的品格:中通外直 ...

  • 大 观 | 倪瓒的朋友圈

    ❀ 至正五年四月八日,倪瓒与好友庐山甫放舟弓河,夜行之中,庐山甫打起灯笼,请倪瓒为其作画.倪瓒此时很困,但他还是答应了好友的请求,画下一幅小画,其中描绘隔江山色,六株树木,一片萧淡. 画毕,倪瓒在左侧 ...

  • 恽寿平《仿倪瓒古木丛篁图》

    <仿倪瓒古木丛篁图>轴,清,恽寿平绘,纸本墨笔,纵81cm,横32.7cm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仿倪瓒古木丛篁图>仿倪瓒遗意,画古木平泉,丛篁积翠.技法上,画树以鹿角 ...

  • 清 吴历《古木竹石图册》高清鉴赏

    清 吴历 古木竹石图册 册页 成交价2240万元 [作品鉴赏] <古木竹石图>册页,十开,在清代曾是陶北溟的旧藏,并珍藏于陶北溟書盒当中,并有民国时期大收藏家徐雪石的题签.该作从二十年代起 ...

  • 《李士行山水图》元代 李士行 ...

    <李士行山水图>元代 李士行 <李士行山水图>是元代画家李士行创作的一幅墨笔画,纵106厘米,横5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山水图>取境开阔,中间以一高峰 ...

  • 品读元代画家李士行笔墨下的古木山石

    李士行(1282-1328),字遵道,蓟丘(今北京)人,李衎之子,官至黄岩知州.擅长界画,尤其擅长于古木竹石和山水,继承家学,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具有平淡天真之趣.传世作品有<古木丛篁图> ...

  • 元•李升《淀湖送别图》精赏

    李升,元代画家,字子云,号紫筼生.濠梁(今安徽 凤阳)人.晚年居青浦(今属上海)淀山湖畔,筑草堂,人称"谪仙".擅墨竹,喜作窠石平远山水,颇有清趣. 画面清波荡漾,湖上有小桥.扁舟 ...

  •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542)明 唐寅《丛篁图》

    明 唐寅 丛篁图 北京海士德2010 成交价358.4万元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 ...

  • 明代画家-李士达《雪夜访友图》

    (2021-07-07 17:07:25) 转载▼标签: 绘画艺术文化图片书法分类: 中国古今名家名画 明 李士达 雪夜访友图   尺寸:130×60 cm 约7.2平尺 题识:万历丙辰冬寓于石湖村舍 ...

  • 元代名家山水画作品《古木筱石图》、《古木修篁图》赏析

    曹知白与倪瓒,是元代浙西一带招揽文士雅会闻名的豪绅,在当时影响甚大.曹知白为元代师法李郭派山水四大家之一,倪瓒则是元代山水画抒情写意一路的最高峰.倪瓒元末时为避兵乱,曾一度游居九峰三泖间,与松江诗文书 ...

  • 元 赵原《合谿草堂图》轴高清鉴赏

    当代书法 关于当代书法的研究 公众号 元 赵原<合谿草堂图>轴高清鉴赏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元 赵原 合谿草堂图轴 纸本设色 84.4x41.2cm 上海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