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白族文字

我理解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在我看来,白族一直都是有文字的。

600多年前,白族地区经历了世界上最残酷的文化摧残,"在官之典,在野之籍"尽付一炬,硬生生,将一个有文字传承的民族,打落成一个无文字传承的民族。

前面的推文,我们已经说过:有证据显示,南诏时期,老白文在民间就已经有系统的使用了。官方是否使用?我们没有证据。但是从来文化都是从官方推广到民间的,所以官方是否使用似乎不言而喻。讨论官方是否使用老白文,不如讨论官方是否双语双文,如果再加上梵文的话,就是三语三文。

沐英都烧掉了什么书?这一点无从得知了。最近我一直用脚趾头在想,沐英攻占大理以后,看到的都是汉文书,四书五经,大学中庸之类,他有没有必要去烧这些书?他烧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同文同种之类的话,从中揣测出,沐英烧掉的可能是不同文的那一类书。

百年前,日本侵入中国,在许多日据的地方,学生只许说日语,学日文,道理是一样的。

但是这600年来,白族人民从来没有放弃用符号,书写自己的语言。

这些符号被称为老白文,被称为我字体(一种只有自己能看得懂的文字),被称为汉字记音。

许多人从中得出的结论,是汉文化对白族的影响。极少有人意识到,白族人民需要自己的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

我举个栗子。

看到汉字"泥鳅”,人们很容易就想起一种在淤泥里钻出钻进的水生动物。

但是如果作为白语的记音符号,"泥鳅"(nil qioul)则为”您好“之意,和那种水生动物一点关系也没有。在这里,”泥鳅“就是记录白族语言的符号,一种我字体,只有自己看得明白的文字,说得再清楚一点,这就是白文。和他之前的代表的汉字,无论从发音,从意思,都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说用”汉字记音“,来表达白族人民书写文字是不正确的,写出来的用于表达白族语言的,就是白族文字。虽然”汉字记音“只是”我字体“,但它的的确确是在表达白族的语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白族人民强烈需要一种能够表达自己语言的文字。

汉字不能准确的记录白语的音调,白语中有些特殊的声母和韵母,在汉语的中没有,所以能准确读出上面幅谚语的朋友不多。因此,从传播上说,这幅谚语的意义不大,但这副谚语,却在白语圈常引起讨论,参考下面推文。

不只是白音

从50年代的第一版,80年代的第二版,90年代的第三版,拼音白文的问世,可谓是历经坎坷,不仅仅只是草创文字这么简单,而是在”白语白文无用论“这种思想的压力下艰难诞生的。

拼音白文,可以准确地记录各地白语方言,有着极大的便利性,而且学习起来非常简单,如果本身会汉语拼音的话,几天之内就可以熟练地拼读了,当然如果想做到和我们平常阅读汉字一样(识读),需要大量的阅读才行,

拼音白文,现在最被人诟病的,是“我手写我口”所形成的记音差异。这也需要大量阅读,大量使用来规范,

文字的创立,使用,规范,推广,从来都是要以百年来计算的。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时间,现在白族十龄以下儿童,只有10%,能听会说白语。有许多孩子是在读小学初中才开始学白语的,这个年龄段学习白语,可能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语言学习时间。夹汉词汇会越来越多,对语言是有害的。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里,白族文化是璀璨的瑰宝。传承白族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文化。承载白族文化的是白族的语言,而承载白族语言的是白族的文字,所以拼音白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转发,点赞,留言,一个都不能少

感恩!本主保佑您!

Dual Weit

2017/11/12随笔

《白族文字方案》(草案)

【人物】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张霞:我的白语,我的人生

奚寿鼎:继承与开拓——20 世纪 90 年代初白语文工作小记

张霞:拼音白文的使用、发展及其地位

王锋:白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发展血脉

不只是白音

新白文和老白文的一次对话

白族人都应该进来看一下

值班编辑:Dual Weit

法律顾问:杨志锋律师

云南鹏诺律师事务所

白语茶座联系方式:

dv828@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