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舆情课,只有一句话
今天的舆情课,只有一句话。
“YYJ”就能搞定的事,没必要整成这样。
结果因为线上线下风险评估的不足,硬生生地让市场利益、NGO背景、营销爆点、明星力量在一个话题点完成了同盟捆绑,实现了线上动员、线下串联的利益叠加和情绪同向,这种现状真的要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舆情,不是“宣传”。处置舆情,极其讲究“时度效”的综合统一,哪个时间做哪个事,都极其讲究,还要同时兼顾埋于舆情深处的各种暗涌。
一般来讲,如果某一话题连续成为全网焦点,而网上争论态势又十分明显的话,对抗、攻击、偏激、逆反等大量主观情绪会随着热点上升而出现反复碰撞、激烈冲击,产生偏离、异化倾向。这时候,利益博弈、灰黑裹挟、NGO串联、涉稳动员、骗捐诈捐等各种舆论灰黑暗涌随时可能出现,会不断干扰社会判断,会严重影响社会心态。
这就是舆情,处置舆情不仅要有智慧,要有风险评估意识,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舆情越急、越烈、越负面,处置就要越冷静,越不能慌了手脚。
处置引导千万不能太过想当然,太囿于体制内的固有思维。纵观一些部门的处置,引导视角、讲理姿态、文风语都不能跟上互联网媒体的传播节奏,除了自己人会友情转发传播外,在舆论中几乎没有多少传播生命力。
这样的现状,如何能应对当前“软文营销愈演愈烈”“隐性渗透倾向加剧”的负面舆情新形势、新特点。
无论是2016年的《盛世中的蝼蚁》和《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还是现在的《杭州是我的家,我只是想活着...》,都没有平台推荐,但却都能瞬间刷屏网络。
这是不是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有些话虽然不中听,但一定利于行。
至于这个舆情,几个拐点,还是看以下几张图直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