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三阳经之根详解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从以上三段经文可以看出,在万物还没生长出地面的时候,都是阴命,名称叫做阴中之阴;而长出地面的,是阴中之阳。而从经文中所叙述的三阳经都是阴中之阳,说明三阳经都是长出地面的,或者说是根于地下而长在地上;三阴经又都是阴中之阴、少阴、厥阴,说明三阴经都是没有长出地面的,还在地下,或者说是根于地下,长在地下。

释字:根者,《说文解字》:“木株也。”《管子·地形篇》:“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又《博雅》:“始也。”结者,《说文解字》:“缔也。”《注》:“结,谓收敛之也。”

“根”是万物之始,营养的来源,“结”是万物的终,结出果实。以植物为例,根于地下,长出地面的部分开花结果,这是阴中之阳的部分。而植物的另一部分根于地下,结成的果实也在地下,也就是块根,这就是阴中之阴的部分。人体阳经就是根于地下结于头面部,人体阴经根于地下而结于地下。

植物生长的结构是地上部分是茎叶,地下的部分是块根,从这样的结构可以得知营养是通过根须进入植物体内,一部分营养块根,另一部分顺着植物的茎叶营养在上的果实。块根对于植物本身来说是一种储藏,就像五脏藏精。植物茎叶为阳在外,好像身体在外的躯干部分;植物的块根在内为阴,好像身体在内的五脏部分。

人体阳经连接六腑犹如植物的茎叶,阴经连接五脏犹如植物的块根。营养物质就是水谷精微。

三阳经为什么根于井穴呢?我的理解是,人体四肢各有6条经脉,即三阳经与三阴经,先来看看三阳经,所谓经是连接南北的经线,四肢末端为经线的北端,躯干、头部是经线的南端。北端为阴极,阴极阳生,因此说三阳经生于北端,或者说根于阳经的井穴。三阳经根于井穴是指阳经因阳气的濡养而生长。

三阴经为什么根于井穴呢?我认为,阴经在内与血脉性质相同,阴经根于井穴是十二经脉的阴阳转交过程,三阳经脉由头走足,在足部将阳血转化成阴精,进入三阴经脉而从三阴经脉流向五脏而藏。六经与十二经脉要区分开,六经是阴阳的不同形式,十二经脉是营血流行其中的管道。三阳经与三阴经的性质不同。

总之,人体阳气根于手足阳经的井穴,手足相对比,足为阴,手为阳,三阳经根于阴中之阴,阳气始于阴极的部位,这个阴中之阴就是足之井穴,经云:“阳受气于四末”,此之谓也。三阳经气之结在上,太阳结在双目,阳明结在头维穴,少阳结在耳中。太阳经气结而成精在双目,则目能视;阳明经气结而成精在头维,则头能思维,经云:“头者精明之府”;少阳经气结而成精在双耳,则耳能听。三阳经气结而成精在上所以脑目耳聪明。

三阳经气流行脉外,三阴经之阴精流行于脉中,脉有阴阳不同,阳脉之血在足部内侧转入阴脉在三阴经的井穴上,所以说三阴经根于井穴,而血流顺着阴脉向上藏于五脏,其结在任脉上,任脉是阴精之海,太阴结于太仓。少阴结于廉泉。厥阴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标本根结

    ​标本根结 特立独行的,经脉循行系统 反复阅读<灵枢> 前九篇的基础之上 笔者发现内经之中一套独立于 <灵枢·经脉>的经脉循行体系 几次文所要讲的标本根结循环系统 在逐渐发现了 ...

  • “根结”、“开合枢”、“根溜注入”与临床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原文]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 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 ...

  • 分部逆从

    ​分部逆从: 皮部中的浮络 分为三阴三阳 有顺行 与逆行 的不同 脉道分为二 经脉和络脉 简称为经络 经是"纵丝" 直行的主线 络是网络 经络 的主要功能 为运行气血 例如: 水者 ...

  • 朱燕中 | 三阳经的形成新解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

  • 朱燕中 | 阴阳对峙互根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阴阳的对峙关系 阴阳的关系前面已经谈了很多,下面从另外一个角度再谈一谈."阴在内,阳之守"是指阴在内部而且是阳的守候,也是说明阴在内是阳的根.前面提到的阴阳关系,主要是阴阳的转 ...

  • 朱燕中 | 详解十二经络之终始和标本

    终始 出处<灵枢·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详解2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详解1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名方详解-半夏秫米汤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 ...

  • 朱燕中 | 五腧穴流向为什么与十二经脉不同?

    昨天 今天为大家分享来自朱燕中教授近期直播<走进"黄帝内经·灵枢": 浅谈经络中最好用的"五腧穴">中的精华内容,希望对中医经典感兴趣的你能有所收获 ...

  • 朱燕中:如何高效学习中医不走弯路?

    朱燕中:如何高效学习中医不走弯路?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对痹症怎么看?

    一.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痹证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这三种邪气的性质各不同,风为阳邪,主开散,风邪袭人在外开卫气,在内瘀滞营阴,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等症状.这是风邪从外侵袭人体的特点.在内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