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焘:学诗词要下“笨”功夫!

:您是怎样自学的?研究与创作又是怎么结合的?

:我没有很高的学历。十九岁温州师范毕业就工作了。教过小学、中学,后来教大学,专治词学已是三十岁左右的事了。如果说,我在这方面还多少有点成绩的话,功夫就在一个“笨”字上。“笨”字从本,是我读书治学的本钱。记得温师的张震轩先生曾对我说:“为诗学力须厚,学力厚然后性灵出。”其实为文、治学,面面都可作如是观。在温师就读的时候,我已经学作诗词,特别喜欢读前人的诗词。自己买不起书就向朋友借。当时比较难得的书如元遗山诗、黄仲则诗以及白香词谱等,我都亲笔抄录,供背诵之用。年轻时养成这种认真攻读的习惯,使我终生得益不浅。我体会到,如不刻苦读书,就谈不上心得,更谈不上治学和创作了。后来我在严州九中任教,四五年间,教课之暇,天天钻藏书楼,文史藏书差不多读遍了。有关唐宋词人行状的笔记小说以及方志资料,我都一一札入笔记本中,这就是后来发表的《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研究资料的来源。广泛而有目的地阅读,是丰富学养的基本手段除了阅读领悟之外,还要动手作札记。陶宗仪的《辍耕录》、顾炎武的《日知录》以及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都是这方面的巨著。作读书札记可以积累学问,加深理解。我从十五岁开始写日记、作札记,一直坚持,深受其益。如何作札记?我概括成“小、少、了”三字诀。本子不必大,便于携带;字数不在多,要言简意赅,理解要透彻。这样的知识才是扎了根的、会发酵的,能够产生质的飞跃。

求贤访友,转益多师,对于学问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温师毕业以后,听说南京高师办暑假学校,我就负笈千里,聆听了许多新学巨子的讲学,大开了眼界。词坛老宿如朱疆村先生以及吴梅、夏敬观诸翁,我一一登门拜访;同辈学人如龙榆生、唐圭璋、任中敏等,也都先后建立了密切联系。师友切磋,能启迪思路,鼓舞信心,对研究工作帮助极大。

诗词是一种文艺创作。我们攻治词学就是以它为评论和研究的对象。如果对其创作规律、艺术手法缺乏了解,便如隔靴搔痒,不易说到好处。比如苏东坡《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词歇拍云:“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况蕙风评云:“上三句未为甚艳。‘曾湿西湖雨’是清语,非艳语。与上三句相连属,遂成奇艳、绝艳,令人爱不忍释。”(《蕙风词话》卷二)蕙风此数语,指出了坡翁此词艺术手法方面的独擅之处,可谓具眼。非深知个中甘苦者,不易到此。所以历来的词评家,没有不是兼工创作的。以学人的识断来拓展词境,以词人的文心来丰富研究,二者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本是可以相得益彰,共促成功的。因此我在攻治词学时,并不废弃创作。1929年当我初识疆村翁时,曾以“青兕词坛一老兵,偶能侧媚亦移情。好风只在朱阑角,自有千门万户声”(论稼轩词)一诗持前请益,老人不以为谬,问:“何不多为之?”私衷深受鼓舞。迩来五十余年,每有所感,辄付吟笺。年来出版的拙著《瞿髯论词绝句》、《夏承焘词集》、《天风阁诗集》数种,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小结。虽不能佳,却也约略可以窥出自己攻治词学的一些经历和心得。知人论世,不知尚有一得之愚,可供采掇否?

夏承焘西湖小影

(0)

相关推荐

  • 纪念夏承焘先生诞辰120周年 | 周笃文:侍读札记(上)

    夏承焘(1900-1986) 字瞿禅,别号瞿髯.温州人.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曾在温州任教,1930年到之江大学任教,居秦望山月轮楼,先后与龙榆生.朱疆村.冯沅君.陆侃如夫妇.冒鹤亭等把晤 ...

  • 楚天辽阔一诗人 ――重读《郁达夫全集》诗词卷札记(1)

    楚天辽阔一诗人 重读<郁达夫全集>诗词卷札记(1) 蒋增福 在我读过的郁达夫著述中,包括单本.选集和全集,亦包括论者所撰多种版本的郁达夫传略.传记和评传,要数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全集&qu ...

  • 钟振振:明词新解(4)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学诗难有惊人句

    我喜爱文学创作始于诗.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乡耕劳之余,伏在炕上写些短小的民歌.其中一首<浇麦>发表在<唐山劳动日报>的副刊,由此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之后,陆续在其它报刊发表 ...

  • 美产生于变化之中

    美产生于变化之中 杨逸明 诗是艺术品,艺术品追求美,美产生于变化之中. 要把诗写得美,有多种方法,学会掌握变化,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汉字有平仄,不断变化交替产生了诗词的音韵之美.遣词要避免 ...

  • 纪念夏承焘先生诞辰120周年 | 周笃文:侍读札记(下)

    夏承焘(1900-1986) 字瞿禅,别号瞿髯.温州人.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曾在温州任教,1930年到之江大学任教,居秦望山月轮楼,先后与龙榆生.朱疆村.冯沅君.陆侃如夫妇.冒鹤亭等把晤 ...

  • 【诗词微塾】格律与写作17 五言格律诗创作手法论述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学诗词要下“笨”功夫!

    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晚年改字瞿髯,别号谢邻.梦栩生,室名月轮楼.天风阁.玉邻堂.朝阳楼.浙江温州人,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系列经典著作无疑是词学 ...

  • 刘学锴:下笨功夫,做真学问

    中州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九年版<唐诗选注评鉴> 学人小传 刘学锴,1933年生,浙江松阳人.1952-1963年,就读并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顾问. ...

  • ▷ 肯下笨功夫,才能练就真本事

    作者 | 子非鱼 · 主播 | 空空 首发 | 推么推文化传媒(ID: atu0003) 1 过年家庭聚餐时,表婶一脸郁闷.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小表妹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是英语成绩却怎么也提升不上 ...

  • 真正聪明的人,都愿意下笨功夫

    除了把事做好,生活没有给你任何捷径 探索人生哲学 | 追求自我成长 『自言稚语』 之前在我的新书直播中,有个读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觉得自己的心智很不成熟,个人能力也很差,不管是学习, ...

  • 画家何云贵:越是聪明人,越要下笨功夫

    画家何云贵:越是聪明人,越要下笨功夫 图/何云贵    文/文涓 何云贵,号凝心堂主,1992年出生,四川德阳人.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宋画研修班,并获优秀学员称号.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 ...

  •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笨功夫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

  • 吴镜汀:画画就要下“笨功夫”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好的山水画不仅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而且有着美的意境.有时候看一个山水画,感觉是清新自然的,还有时候感觉是波澜壮阔的,无论是恬淡的还是热烈的其实都是意境的一种.当我们感叹一幅山 ...

  •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这样下“笨功夫”!分享实用的四招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把事情做成,有些人往往都是"浅尝即止"呢? 很多人说,可能那些人有天赋啊,他们去做什么都很容易上手,所以不管想要学习什么技能,总会比其他人厉害. 问题 ...

  • 他的这些画,都是下“笨功夫”画出来的!

    吴镜汀(1904-1972 ),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原名熙曾,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北平艺专山水画专任讲师,历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吴镜汀的山水作品兼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