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荐读】感悟在“小平小道”上/马誉炜

作者在“小平小道”留影 高政摄影
在令人敬仰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邓小平,无疑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近日因事去江西南昌两日,终于实现了去看看位于市郊新建县的“小平小道”的愿望。伟人已远行,小道依旧在。穿越时空,睹“道”思人,不禁感慨万千。重温那段特殊的历史,对于学习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夜那段历史,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都是很有帮助的。
“小平小道”陈列馆大厅里的邓小平塑像
记载着那段不平凡岁月的“小平小道”所在的江西省新建县原拖拉机修造厂,现在已开辟为“小平小道陈列馆”,一进馆,迎面是写有卓琳致陈列馆一封信的长长影壁,信中表达了邓小平夫妇对江西这块热土的无限热爱和深厚情谊,也彰显了这位一直与丈夫相濡以沫的老革命家夫人的坚强党性和人格。
徜徉在陈列馆里,我在一幅幅老照片面前伫足瞻仰,从一代伟人不同时期的足迹里品读着他的理想和信仰、志向与情趣、意志和胆识、爱憎与好恶,探寻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的内心如此强大,使他的眼光如此敏锐,使他的信念如此坚定,使他的步履如此稳健。在他当年做机械配件钳工的车间里,在他拖地板、劈柴、种菜、喂鸡、砸煤块的小楼下,在他曾每天踱步行走的崎岖小道上,我在寻觅那个让国人都十分熟悉的川音,那个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打不到的小个子”的身影。我看到,那位世纪伟人从照片上、从旧居里、从老地方向我走来,还是那么坚毅慈祥、还是那么乐观开朗,他像今天这块土地的主人一样,欢迎如我一样络绎不绝来这里参观瞻仰的人们,他用人们爱听的四川话娓娓道来,讲述着过往的岁月里这儿发生的一切,讲述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陈列馆大门口的塑像
陈列馆的一面墙上,存放着当年邓小平用过的一排书架,上面展出最多的是他看过的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著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杜林论》《唯物史观五书信》《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与革命》《论民族问题》《毛泽东选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还有《资治通鉴》《史记》《二十四史》等历史书籍和机械修理知识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大都已泛黄,许多书籍的封面都磨损严重。据资料记载,在那三年多的岁月中,邓小平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看书、看报,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在江西写给汪东兴的第一封信就是要求把自己未来得及带齐的书籍想办法捎过来。他经常戴着花镜,阅读到深夜。有些书籍他不止通读一遍,有的看过三遍以上。邓小平读报很认真,尤其是对《参考消息》四个版的内容一一细看,边看边分析研究,对《人民日报》的重要版面看得更是特别认真,从中了解国内动向和重要新闻。这就告诉我们,学习思考很重要。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学习史、一部理论创新史;伟人的成长史,同样也是一部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历史。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才能提升思想境界,积蓄心智,武装头脑,为正确发力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在游览瞻仰邓小平新建县故居和劳动场所的过程中,最使我感动的是那个特殊年代一代伟人和普通工人群众之间结下的那份珍贵情谊。这一方面是由于邓小平一贯的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分务实际、接地气的工作作风使然;另一方面就是江西革命老区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那种对党一贯忠诚,为人诚恳朴实善良的品质所系。邓小平把下放劳动当作是了解基层疾苦、体验民众生活的机会,特别关心身边群众的冷暖,热情细心对待工友同事,认真负责干好本职工作。在工人眼中,邓小平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在邓小平的心目中,工人师傅是他在危难中可以依靠的朋友。监管和下放生活即将结束时,邓小平还抓紧时间到江西清江、景德镇、瑞金、兴国、会昌、永新、宁冈、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察看民情、了解真实情况,为日后恢复工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就告诉我们,党的干部同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只要紧紧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调查研究,了解下情是科学的工作方法,一切真知灼见都是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真实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新建农机修造厂一角
邓林摄影展中一个镜头
已记不清何时从哪里抄下过这样一段话: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逆境,是倾覆弱者生活之舟的波涛,而它又是锤炼强者意志的熔炉。“小平小道”就是对上述这番话最好的注解与诠释。作为曾经任过十年党的总书记,协助中央主席、副主席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的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一夜之间成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到处贴满打倒在地的大字报,其压力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住的。但即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邓小平始终保持沉着冷静、乐观向上的态度,有条不紊、力所能及地工作和生活,主要是做技术性工作,有生之年再为国家为人民做点儿事情的愿望。他在后来会见外国朋友时坦率地讲道,我的人生经验就是生活态度乐观,坚信“问题总会得到解决”。这就告诉我们,磨难与挫折虽是人人不愿意看到得到的,但磨难与挫折却能使人获得难得的真知,锤炼坚韧的性格,积累丰富的经验。对于智者强人来说,磨难和挫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金秋十月,江西的天也渐凉了。蒙蒙细雨中,我收获满满地走出了“小平小道陈列馆”的大门。回眸远眺,烟雨中,一尊一代伟人邓小平与工人群众促膝谈心的雕像依然是那么亲切自然,心中顿生一丝暖暖的感觉。
2021.10.16于江西南昌
(0)

相关推荐

  • 余哲春丨“小平”同志来我家

    "'小平'同志来了!'小平'同志来了!"8月27日上午9时许,一阵欢呼声在大嶂村上空回响.邓小平的特型演员李中坚先生来到了我的故乡大嶂,踏进我的家门.他中等身材,理平头,高颧骨,一 ...

  • 117幅书法作品纪念伟人,“翰墨颂伟人•名家书小平”书法艺术展云上开幕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广安观察 彭娟 川观新闻记者 何浩源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一幅幅苍劲有 ...

  • 注重养生的伟人

    邓小平对运动坚持不懈,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有条件的时候他会选择各种运动方式,没有条件的时候,就选择散步. 他善于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参与各种休闲活动. 在江西的时候,他每天要走1万步.那时候没有计时器 ...

  • 在广州凤凰城偶遇伟人“邓小平”

    今日话题:寻找您身边的伟人"邓小平"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邓小平逝世21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从2月19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一系列关于改革开放话题的文 ...

  • 陪父母过国庆

    陪父母过国庆 --小平故居游记 文/橙子 国庆节放假,有几天自由安排的日子.又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我们决定陪父母来一个短途旅游,目的地--邓小平故居. 十月阳光温暖,我们开车从蓬安到达广安. 公路两旁是 ...

  • 江西南昌新建小平小道陈列馆

        南昌新建小平小道陈列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望城镇望城岗原新建县拖拉机配件修造厂院内. 

  • 【今日荐读】冬日小吟/马 达

    图片作者为李欣荣摄影 一 秋雨秋风过后 一树翠绿的叶子 换上了路边单车的颜色 我知道,她们是想在谢幕前 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共享" 二 气温到了零下 家门口附近的河面上 结了一层冰 ...

  • 【今日荐读】觉醒的青春更美丽/马 达

    作者五一假日留影  田宇摄影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年迎来的这个"五.四"青年节特别有意义. 如果把我们这个党比喻为一个人,看一下她的发展史,多么波澜壮阔.怡人励志:一百年前,她诞 ...

  • 【今日荐读】物流学院遇亢笛/马 达

    亢笛陪我逛校园  北物供图 一个多月前,我原在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工作时的老部下.当时还颇为年轻的文化干事亢笛突然加我微信,待我添加成功后,手机的微信屏上跳出几行字:"老首长您好!我是小亢,亢笛 ...

  • 【今日荐读】“枫桥经验”在这里生根开花/马 达

    党课教育抓得紧 对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创造的"枫桥经验"早有耳闻,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地方的基层党员干部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 ...

  • 【今日荐读】《周易-系辞上传》拼注音诵读版,一起诵读吧!

    每天抽出3分钟,可以读一篇<心经>,可以读一篇<朱子家训>:每天抽出5分钟,可以读一章<论语>,读一章<史记>,每天抽出10分钟,可以读一篇<大学 ...

  • 【今日荐读】《战友报》上我那“第一篇” ——《笔耕甘苦录》旁编与补充之一/马誉炜

    2014年9月作者陪同时任军区司令员张仕波将军(中)到<战友报>社考察调研,左一为时任社长张长春.朱民摄影 华国锋同志为<战友报>题写的报头. 邓小平同志为<战友报> ...

  • 【今日荐读】送别前线战友彭志/马 达

    作者马达当年在老山前线大弄特侦三连讲党课  "特侦三连一等功臣.捕俘手彭志今天凌晨病逝了!"7月13日一大早,这条消息像一声炸雷,在我们前线战友"南疆飞虎"微信 ...

  • 【今日荐读】不负韶华 青年当自强/马 达

    作者的青年时代--摄于1980年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一段话,既高屋建瓴.高瞻远瞩 ...

  • 【今日荐读】疫情考量的是良心/马 达

    自从去年新冠疫情流行以来,无数的人们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斗争.从80高龄仍奋战在防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到为研制疫苗克服道道难关的陈薇将军:从火神山.雷神山昼夜救援的白衣天使,到驰援河北抗严寒斗风雪坚守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