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老岭抗日根据地抗联密营的由来及碾盘会议
集安市五女峰抗联密营遗址--碾盘会议
集安市五女峰抗联密营遗址--马架子
集安市五女峰抗联密营遗址--地窨子
北国冬情雪漫山,五女峰上卷飞烟。抗联密营笑不语,功勋碾盘破三关。
近日,集安市五女峰喜降瑞雪,大批游客登山赏雪。笔者一行5人,为寻找抗联“密营”和“碾盘会议”遗址,也来到了五女峰,跟随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赵希江的脚步,边走边听赵主任讲述那飞雪硝烟中发生的故事。
“密营”破局山上的积雪很深,走了一段路后,笔者站在赵主任没过膝盖的脚印里,向远处望去,发现有很多用松木、桦木搭成的房子已被积雪覆盖,有的只能看见上半截房子,有的甚至只能看见一个三角形的房顶,笔者不禁惊讶,这场雪是真大呀,连房子都给覆盖了。没想到赵主任呵呵地笑着说,雪是很大,不过你看到的房子很特别,那俩房子一个叫地窨子,一个叫马架子,本来就是半地下和三角形的房子,这个房子可是有来历的。
以前东北地区生活在深山里的百姓,因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居住地都较为分散,这种分散居住的方式,能避开日寇的严密监视和封锁,有利于抗联队伍与百姓取得联系。正是源于群众的支持,才使得抗联队伍在山区建立了很多规模较大的根据地,比如集安市的老岭抗日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北起清河镇,南到大路、榆林、太平;东起小青沟,西至台上、双岔,方圆600多平方公里。日本侵略者为了破坏根据地建设,采取各种卑劣手段,在1936年10月至1937年3月间,日伪派重兵对柳河、通化、辑安(今集安)、长白等地的抗联部队进行长达半年之久的疯狂“大讨伐”。他们强行建设集团部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归屯并户,将散布野外的民房拆毁烧光,强迫山民搬到统一修建的集团部落,同时在部落四周建起围墙、炮楼,设有门岗,居民出入都要搜身,毫无自由。被圈起来的农民失去了原有的家园和土地,生活必需品都要实行统制专卖,这使群众的生存变得极为艰难。日伪军就是以这种归屯并户的方式切断了当地老百姓和抗联部队之间的联系。抗联部队同百姓的联系被割断后,根据地逐渐丧失,被迫在原始森林中同敌人周旋,粮食、衣物、弹药的补给日益困难。为了改变这种困难局面,做好冬季反“讨伐”斗争的物资准备,杨靖宇指示第一路军各部在各自的游击区域内,选择地势险峻、人迹罕至、林木茂盛的深山里修建这种马架子和地窨子作为秘密营地,简称“密营”。
赵主任接着讲道,现在咱们站的地方,是五女峰森林公园山下南坡叫做海南坡(即五女峰公园内峡谷上四道沟的抗联遗址景区)的位置,因其地形较为隐蔽,且地势比较适宜游击战争,向东翻山可到阳岔,向西翻山可到东岔长岗根据地,向北翻山可到清河天桥老秃顶抗日根据地,向南可到榆林五道沟抗日根据地,所以抗日联军曾在此建立了重要秘营。“密营”的修建,打破了日伪军队的险恶布局,为抗联部队的生存和给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碾盘”破袭接着,赵主任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别醒目的石制大碾盘面前。赵主任手扶碾盘,满怀自豪地说,这里就是当年杨靖宇召开“碾盘会议”的地方,同时也是当时群众支援抗联部队的重要中转站。据当地老人回忆,在抗联队伍来到这里驻扎之后,有很多附近的老百姓,夏天装扮成采参客,冬季化装成猎人,不畏严寒酷暑,艰难险阻,就为了来到队伍上,看一看这些驱逐敌人、保卫家园的战士,以能亲自为队伍送一点粮食,为官兵们做一顿热饭而骄傲和自豪。抗联军队有了老百姓的支持,后方稳固,于是在“碾盘会议”上决定了一系列的战斗方案,于1938年3月到1939年1月间,打响了通辑铁路上3次最为突出的破袭战,即“破袭老岭隧道战斗、夜袭阳岔工事区战斗、破袭土口子隧道工地战斗”。正是这一系列战斗,使通缉铁路工程呈现出瘫痪状态,敌人预计1939年3月通车的铁路直到1939年9月才全线完工。这些战斗使得日伪当局不住哀叹:“通辑铁路工程不断遭破坏是满铁的铁道建设史上未曾见到的悲惨事。”讲到这里,赵主任自豪地笑了。
他继续说道,你们看到的海南坡抗联遗址,不是最初的,原来的遗址因年久失修,被多年前一次山洪引发的塌方彻底埋没。如今的抗联遗址是在集安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先后投入70.8万元还原了“地窨子”、“马架子”抗联原址;在市委非公党工委的积极协调下,筹措资金16.8万元,恢复了“碾盘会议”抗联遗址。抗联遗址的修复,拉动了五女峰红色旅游经济发展,吸引大批党员群众专程来到五女峰红色遗址,重温当年那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
听完赵主任的讲述,笔者望着那布满道道深痕的碾盘,仿佛看见了一位岁月的见证者,他一直在默默地诉说当年抗战的峥嵘岁月,讴歌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感悟着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来源:通化日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