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美 | 七闸桥
【往期回读】
七闸桥
小纪镇高徐中学 章文美
作者章文美先生,70后,爱好文学、音乐、书法、摄影等。现供职于江都区小纪镇高徐中学。
新建的七闸桥如长虹卧波横跨于宽阔的河面,桥身变得更宽,更雄伟。桥上虽少了许多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也见不到席地而卧的市民了,也找不到打着旋儿的河水了,但,斜拉索,宽阔的桥面、日夜穿行的汽车以及两岸日新月异的变化正在给江都这座城市染上一层辉煌的色彩。
我与七闸桥的相识缘自于二十多年前。二十年多前的每个暑假,我几乎都去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培训,经常徒步经过七闸桥。尤其傍晚,站在七闸桥上看日落芒稻河晚景,觉得很美,那是一种城市特有的美。
夕阳向地平线上渐渐沉了下去,落日的余晖染红了整个七闸桥和半个芒稻河。金色的河面上停泊着一条条拖船,它们首尾相连,像一条条刚刚飞累了的长龙并排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暮色愈来愈浓,拖船亮起了灯火,在晚霞的映衬下,整个河道俨然一幅“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意画面。船舷上的人从船头跑到船尾,再跑回船头,有时还不停地用拖把沾满江水在甲板上认真地忙碌着。同行的我们时常对船上人的水上生活充满着无限向往。
有时,夏水上涨,芒稻河水流湍急,我们习惯把视线投向桥桩,看河水围绕着水泥桥桩打转。水流经大桥,被一根根方形水泥桥桩阻挠着,转出一个个旋涡,发出“哧哧”的声音。
傍晚,桥面上各色各样的自行车呈一边倒的态势自东而西穿梭,形成了一波又一波下班车流洪峰。“叮铃铃”的车铃声此起彼伏,在人群中久久回荡,与不远处商业大厦钟楼上传来的安详厚重的钟声在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栏杆旁排列着许多席地而卧的年老市民,他们抢在上班族之前,早早地来到桥上占领一席之地。桥上不但有河风,而且蚊虫少。他们来乘凉、睡觉,直到天亮,当上班族喧闹的车铃声由西向东地响起,他们才肯离去。看够了城市霓虹闪烁的我们,返回进修学校宿舍,经过大桥,在微弱的路灯下脚指头时常踢到沉睡的人们,就像踢碎一个个沉睡的梦一般,但,绝不会招来埋怨,甚至辱骂,最多听到短暂的一声“唉”,然后,他们又辗转睡了过去。
从前的七闸桥虽不算宽,但有四百多米长,仅引桥就有三百多米。自行车上桥都是走“S”形路线。下班的人们弯着腰,身子前倾得几乎与桥面平行,他们迎着晚霞吃力地蹬着车轮,在车流的避让声中缓缓地向桥顶爬去。斜坡上留下了他们一个个交错的狭长背影。两端的引桥下居住着很多市民,他们的房屋密密麻麻,错落有致,静默在城市的喧嚣之中。暮色下,那缓缓升腾的缕缕炊烟轻盈、缥缈,是芒稻河上一盏盏永不熄灭的灯塔,也是累了一天的人们思归的灵魂。
如今,新建的七闸桥如长虹卧波横跨于宽阔的河面,桥身变得更宽,更雄伟。桥上虽少了许多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也见不到席地而卧的市民了,也找不到打着旋儿的河水了,但,斜拉索,宽阔的桥面、日夜穿行的汽车以及两岸日新月异的变化正在给江都这座城市染上一层辉煌的色彩。
站在桥中央,举目四望,宽阔的水面上依旧桨声灯影,演绎着南来北往的水上传奇。芒稻河的两岸早已矗立起一幢幢高楼大厦,与南面高耸的金奥中心城市建筑群遥相呼应,绘成了一幅安静祥和的芒稻河美丽画卷。拔地而起的金奥中心,鹤立鸡群,S形的身段宛若仙女一般,展现出“一览众山小”般的豪迈;又如矗立于发射塔旁的火箭,展露出蓄势刺破苍穹的雄魂力量。
蓝蓝的天上飘舞着朵朵白云,白云下面新的城市建筑群环绕着美丽的芒稻河。那一排排、一簇簇整齐的各色楼房多像一个个巨型城市书架被安插在河的两岸三面。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通明,“书架里”便绽放出书香城市璀璨的智慧光芒,也绽放出芒稻河古老而年轻的绰约风姿。
桥上风光无限,桥下岁月静好。新建的大桥下,步道平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与新扩建的仙女公园连成一片,形成一片广阔的休闲娱乐场所。人们在这里读书、下棋、唱戏、跳舞,用琴声书影谱写着颐养天年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