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 今译与研究

沈寿先生简介

沈寿(本名洪水)(1930年一201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城内的一个职员家庭。 

从小就喜欢弄枪舞棒,1934年,他遵奉祖母之命,从童崇武老先生学练内家八桩和内家八拳等武术。

1943年,他始学杨式太极拳于复兴公园。1944年,加入精武体育会,他先后学练了太极、少林等多种武术。沈寿还热衷于重竞技体育,如举重、健美、摔跤、拳击等体育运动。

1953年5月,他在西部边陲的一次公出途中,遇山洪暴发,被激流冲走而负伤。此后,他的健康状况就一落千丈,开始重拾最适宜于他的杨式太极拳了,逐步恢复健康。

上世纪60年代初,沈寿与恩师傅锺文先生重新取得联系,请教杨式太极拳。接着又探望傅老师,向老师表达了希望在沪期间能继续进修杨式太极拳的愿望。承蒙老师慨然应允。从此以后,潜心专攻杨式太极拳。此前他所学的各类武术,以及太极拳其它各学派的技法和理论,对他研究杨式太极拳仍旧是不无补益的。

在北方工作的沈寿,第一次重返故乡。鉴于当地尚无85式的杨式太极拳,于是遵照傅钟文老师所嘱,在宁波他有意识地物色和培训了一些助教人才。至1983年10月宁波市永年太极拳社成立之前的8年时间里,共培训了学员两千馀名。这就为1983年创立宁波市永年太极拳社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宁波市永年太极拳社终于在1983年10月1日成立,沈寿被推选为第一任社长,连任了3届(1983~1993),至1993年10月换届时主动引退。

中年以后,一般就只以沈寿为笔名撰写文章了。其著作已出版的有:《太极拳法研究》(1984年初版)《太极拳推手问答》(1986)《沈寿拳诀选》(1986)《导引养生图说》(1992)《导引养生百法图谱》(1994)《太极拳论谭》(1997)(大展出版社1998年)《太极拳走架推手问答》(1997)除以上7种外,尚有沈寿点校、考释的太极拳古典理论《太极拳谱》(14卷繁体字本)。此书系经中国武术协会审定,被列为「中华武术文库‧古籍部」,于1991年初版;1995年被作为精品书再版。至于这次编集出版的《沈寿‧太极拳文集》(4卷本),其中卷三《36式太极拳详解》,是他在年逾古稀后所写的力作。其馀各卷,除了修订,也有所增补。他所写的导引和气功类文章,曾被收入到了《常用医疗健身法》(1982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中老年强身顾问》(198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和《医学知识集锦》(1983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等书内。

(沈寿先生年轻照)

《十三势行功歌》原名《十三势歌》 是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 山西人王宗岳所著。王曾旅居河南,以教 馆为业。据写于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 的《阴符枪谱·序》说:“山右王先生,自少时经史而外,黄帝、老子及兵家言无书不读,而兼通击刺之术,枪法其尤精者也。”他的武术著作,留传下来的有《太极拳谱》和《阴符枪谱》等两种,尤以《太极拳谱》一书的流传最为广泛。该书是 由《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等两 篇论文,以及《十三势歌》、《打手歌》等两篇诗歌组成。

近两百年来,这四篇文章早已被后世太极拳家奉为太极拳理论中的经典著作。其中当推《太极拳论》一文最为精辟;其次,则以深人浅出的《十三势歌》适应最为广泛。若以指导初学走架者掌握基本要领来说,《十三势歌》无疑是一篇较好的启蒙性歌诀,对于外功拳学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十三势歌》是一首带有古代民歌体 的七言歌诀。

通行本计二十四句168字,便于传诵和记忆。对太极拳的行功走架和推手、散手,都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因此,不论解放前或建国后出版的各种太极拳专著,大都辑载这首歌诀,或引述其原文。如歌诀中的“尾闾正中”、“顶头悬”等语,都早已成为太极拳教学中的常用术语了。

但这首歌诀经过后人不断的辗转传抄和刊刻翻印,传抄笔误或口传音转等差讹自然在所不免,加上许多辑录者所作的同音润 改,以致各个刊本的文字互有出入。若就词义分析,多数刊本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有个别刊本更改得离题很远甚至面目全非的。

长期以来,笔者曾陆续对照研读了二、三十种刊本,相互校订其文字,考释其辞义,企图复其原貌。现根据忠实于原 著和择善而从的原则,以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所附录的《十三势歌》为主,同其它各有关刊本合璧对照,相互校正后勘定原文,按每四句为一段,分为六段,编列序号,并作出注解、意译与浅析于后。如有不妥之处,尚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沈寿先生照)

01

《十三势行功歌》

校订后的原文

(一)

1.十三总势莫轻视,

2.命意源头在腰隙。

3.变换虚实须留神、

4.气遍身驱不少滞。

(二)

5.静中触动动犹静,

6.因敌变化示神奇。

7.得来不觉费功夫,

8.势势存心揆用意。

(三)

9.刻刻留心在腰间,

10.腰内松净气腾然。

11.尾闾中正神贯顶,

12.满身轻利顶头悬。

(四)

13.仔细留心向推求,

14.屈伸开合听自由。

15.入门引路须口授,

16.功夫无息法自修。

(五)

17.若言体用何为准?

18.意气君来骨肉臣。

19.详推用意终何在?

20.益寿延年不老春!

(六)

21.歌兮歌兮百册字,

22.字字真切义无遗。

23.若不向此推求去,

24.枉费功夫贻太息。

校勘与注解

题解:该篇题名原作《十三势歌》,据《太极拳释名》说:“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由于本篇主题是阐述行功的基本要求.因之,后人增益“行功”二字。意译似可作“太极拳行功歌”。近人有自编十三个式子的太极拳,托名为古人所留传下来的“十三势”,那纯属附会而已。(为便于查阅,以下注解的序号与原文的序号是一致的)。

01

十三总势:总,综合,基本;势,法式,方法、方式。《太极拳释名》说:“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采、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 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 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这就是“十三势”作为太极拳别名的由来。换言之,太极拳有五种基本步法 和八种基本手法,俗称“五步八门”。由于我国古代医学、军事学和内功拳学,都是应用古代哲学中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来推理演绎治法、兵法和拳法的。因而太极拳也以“五步八门”与五行、八卦相合,即所谓“人法天地”、“人与天地相参”。而把五、八两数相加,即为“十三总势”,实即包括手、步在内的十三种基础法式。单就数式而论,它与曹操删定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定数是同出一源的。因为古兵法也是以五行、八卦来推演的,古代著名的《八阵图》也是与八卦相合的。所以,五、八、十三等数式既不是随意拟订的,也不是道教等封建宗教迷信所固有的一套玩艺儿,仅仅是宗教利用这些古代哲学使之唯心化而已。因此,不可把古代兵家、拳家、医家的东西与道家完全混为一谈,不加分析地全部加以唾弃。其中有合理的,固然应该保存;不合理的。也要问它一个为什么。

02

命意:原指定意或寓意,这里可把这两个字分别解作:命,生命;意,意识(即精神)。或说一语双关,似也可通。源头:江河发源地。腰隙:腰部孔穴,这里指腰之后部第二、三腰椎之间的“命门”穴位,是属于督脉的最重要的经穴之一。

祖国医学认为: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例如:《难经》说命门是“五脏六之本,十三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明代名医张介宾《景岳全书》也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类经附风》说:“命门总主乎两肾,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由于“命门总主乎两肾”,而“肾为先天之本”是,“肾藏精”、“肾主骨又主髓海”,从而 说明,命门最重要的一个作用便在于它元气的根本,是人体产生精气和热能的发源地。

当然,这都是中医学的说法。我国古代拳家根据这一医理,也就加陪重视对精、气、神的锻炼,炼精、葆精之说,便由此而生。拳谚说:“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拳法·精气篇》说:“拳家三宝,精气与神,存亡之机,生命之本”。

又说:“内有所养,外自然强;内失所持,徒具外壮”。太极拳作为内功拳的一种,也必然更加看重内炼精、气、神的,所以,开篇除第一句点出题名,强调重视基础训练外,就从精气神谈起,这正是全篇的旨要。腰隙,一作“腰际”,误也。

03

变换:一作“变转”,义无不同。但这里泛指阴阳虚实的交替变换,不只限于“变关转势”。留神:一作“留意”。据古诗格律分析,第三句不押韵,所以末一字不会是“意”字;再据上、下句诗意分析,第2~4句谈的是精、气、 神,大体上依次分占“精、神、气”三字,因此,第三句中也以“留神”二字为是。留神,含有聚神或精神贯注的意思。

清·李亦畲(公元1832~1892年) 《五字诀》“神聚”条目说:“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情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这段话可借为“留神”句的注脚。

04

气:包括外气与内气。“气遍身躯”主要指的是内气,即“宗气”,或称为“经络之气”。但如没有外气(即由外界吸入肺部之气),那连生命都不能维持,更何况于“气遍身躯”呢?!少:同“稍”。

(沈寿先生照)

05

触动:触发,感动。

06

示:显示,表现。一作“是”同音口授笔误。

07

得来不觉费功夫:通行本大都把此句列为第8句,把“势势存撰心用意”列为第7句。若据古诗格律的韵脚分析,则以按本文已订正的顺序为是;再据《十三势行功要解》:“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用意,刻刻留心在 腰间’也”。证明这两句是上、下紧接相连的;而“得来……”句无疑在此之上。

08

存心揆用意:揆,音亏,察度。一作“换心须用意”语气不太通顺,可能是后人为附会“用意不用力”的拳理而所作的修改。

09

腰间:此处指腰脊而言。古人说:“腰者,要也”。《玉篇》:“腰,本作要”。拳谚说:“腰如干,肢似枝,腰微动;肢自动,腰不动,肢乱动,无用功,一场空”。《十三势行功心解》说:“气若车轮,腰如车轴”。《心会论》说:“腰脊为第一之主宰”。这些话都是强调腰脊的枢纽和关键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所以,本句与开篇第2句是密切关连、内外相合的,在笔法上也是前呼后应的。

10

腹内:一作“腹心”,后人润改,但“腹心”是指丹田穴而言,而不是指“腹和心”。松净:一作“松静”,以松净为是。含虚而不紧张;净,空而纯也。凡气沉丹田,腹松则蓄气充盈,能自然鼓荡;净则内气纯粹,能流行无阻。因此,唯有腹内松净,方能有气势腾然之感。

11

尾闾:即尾闾骨,又名尾骶骨。包括骶椎和尾椎在内。拳家往往把它当作测量人体正直与否的“铅陀螺”看待。但“尾闾”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专指尾骨,而拳家多取义于前者。正中:一作 “中正”,义无不同。

自然正直,取居中之势。棋谚说:“脑居静为贵,帅居中为安”。拳家往往借喻为行功时的心静身正,这倒是十分恰当的。神贯顶:即神气贯顶之意。

12

顶头悬:头部向上顶起,如悬物状。与“虚领顶劲”之义略同。虚领,松开衣领,借喻为颈部肌筋骨节充分放松;顶劲,头部微微用劲向上顶起。两者说法不同,其义则一。

13

向推求:向,面对,指对前面所阐述的各个要点。推求,探究,求学,即通过亲身实践去探究其根本的意思。

14

听自由:听凭其自然,即取法贵乎自然,而不要矫装做作。这是太极拳在应敌战略、战术上,随人而动,舍己从人,以及在走架外形上,不追求任何高难 度的一种指导思想,有“拳法贵天生”之义。(天生,也即天然,自然)此处自然作“自由”,与押韵有关。

15

人门引路须口授:含有“师父领进门”的意思。、

16

功夫无息法自修:功夫,同“工夫”。一作“功用”,以“功夫”为是。无,同“毋”,不要;息,止息。自修, 一作“自休”,纯属笔误。全句含有“拳艺无止境”,“习拳贵有恒”和“修炼在个人”的意思。所谓“功夫、功夫,全在化功夫”了。

17

体用:原是指事物的性质与作用,而这里借指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18

意气君来骨肉臣:即强调以意气支配肢体,而不是相反。此句“君、臣”与上句“体、用”是一个意思的两种比喻性说法。近人有将此句改为“意气均来骨肉沉”,从表面现象看,仿佛带点反封建味道,但事实上,前、后句原是一问一答,一改之下,成了答非所问;而且词义也很牵强,更何况古今有别,岩连古籍上以“君、臣”作比喻的文字都要改掉,那真是改不胜改了。显然这种改法是不足为训的。

19

详推:仔细地推敲。一作“想推”, 以详推为是。

20

益寿延年不老春:强调打太极拳的人应该把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作为终极的目的。但绝不是因此排斥拳术的技击、艺术等性能和功用;从前文“因敌变化示神奇”等句来看,是不难证明这一点的。

21

百卌字:卌,《说文》:“数名,亦直为‘四十’字”。《字汇补》:“四十并也”。这是因诗句受七言的限制束缚,所以作者选用了古代俗写的合体字。今本多有改作“百四十”者,可是这么一改,那歌诀究竟是百四十首、百四十句,还是百四十字呢?所以宁可直写为 “百四十字”,让此句破格成八言,而不宜删去“字”字。

22

义无遗:义理较全面的意思。一作“义无疑”,当为后人所改。

23

若不向此推求去:据前文第13句引伸,以反复告诫和前后相互呼应。

24

贻太息:贻音遗,遗留,此处音义皆通。太息,同叹息。一作“遗叹息”或“遗叹惜”,皆属同音润改。此外,个别胡删乱改或校对不力的旧刊本,则错别字更多,但多数也还是音同义近或字形相近的。如“视”作“识”,“滞”作“痴”等音同;“闾”作“关”形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由说明,对于有价值的古典拳术论著的校和考释工作,是有待进一步深入去做的。

今译与浅析

现采用意译的方法,以散文形式作出今译,并分段进行浅析如下:

〔意译〕对太极拳的十三个基本法式不可轻视,务须认真熟习和严肃对待。人的生命之门和五脏精气的发源地,在后腰的命门穴位,这是要着意去内炼的地方。对于运动过程中的虚实变换,必须做到全神贯注。呼吸要顺畅,以使内气能够没有丝毫阻的周流全身。〔浅析〕这段话言简意赅,开宗明义地提出要充分重视“五步八门”等基本方法和内炼精、气、神的基本要求,做到炼精、聚神和气遍周身。

〔意译〕沉着松静,在运动过程中精确地去感知对方的各种动态,以采取引化或发放的对策。对其动态,达到像静态一样的容易辨别;而自己在运动中,则要保持象平时一样的宁静。同时,要顺应敌方的来势,随机应变,这样方能表现出拳艺的神妙。可是,要得到如此高度的拳艺水平是很费功夫的,不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是办不到的。因此,对于一式一手都要悉心去审察精究其用意。〔浅析〕《太极拳解》说;“身虽动,心贵静”。太极拳是主张柔静的内功 季术,所以是把“以静御动”、“视动犹静”、“动中处静”、“静中生动”等等有关主的类理,提高到战路义上来认识的。本段的主旨就在于此。这对初学行功的人来说,是必须首先交代清楚的,否则日后练成“硬太极”,就谈不上“顺势借力”、“四两拨千斤”了。

〔意译〕时刻留心自己的腰脊部位,动作做到“以腰为轴”。小腹的丹田部位要松净鼓荡而不可紧张或闭气,使内气有腾然生发之感。尾骨要相对地保持正中之势,这样身躯就自然随之正直,从而使神气能上贯头顶。同时头部也要向上顶起,如悬物状,这样全身才能轻灵利活。〔浅析〕这段话着重谈身法和气法的基本要领,如今太极拳教学大都用“以腰 为轴”、 “气沉丹田”、“呼吸自然”、“尾闾正中”、“神气贯顶”、“虚领顶劲”或“顶头悬”等等几句术语来进行讲解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王宗岳所著举论和拳诀的影响之深远了。

〔意译]仔细用心地照着以上要点去做,至于动作的属仲开合听其自然好了。(换句话说,只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锻炼日久,自能得心应手的。)初学的人是必须请师父心传口授来引导入门的,但习拳贵于以持之以恒而不可间断,而且拳艺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修炼深造就在于各人自己了。〔浅析〕这段话前两句是连接上段,要求认真掌握基本要领,并含有进一步强调着重用意识支配外形动作的意思。精神贵于专注,动作要取法乎自然,这就是“重意不重形”之说。有的人曲解这句话,误认为:即然太极拳“不重形”,并主张“屈伸开合听自由”,那动作姿势自可马马虎虎。这是把相对的说法绝对化了,真正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后面两句,若借用拳谚来说,那便是:“师父领进门,修炼在个人”。“拳艺无止境,实践出真功”。虽说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对初学的人,是不能不反复启发诱导 的。

〔意译〕若问:体用两者以哪一个起主导作用呢?自当以内在的精神意气为主,而以外形肢体的肌筋骨节活动为从。仔细推敲打拳的终极目的到底在哪里呢? 在于延年益寿、永葆青春啊!〔浅析〕这段话的前两句,也即《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的:“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实际上仍是强调重在锻炼精、气、神,但本段比前段又深入了一步,用问答形式定下调子、得出结论。最后两句,在肯定了以内炼精气神为主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终极目的,使最后的结语与开篇相互呼应,形成全篇理法的一脉贯串,文章也就到这里结束了。查《太极拳释名》篇末注有:“......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这段注文无疑是后人所加的,但很可能就是根据以上最后两句歌诀的精神加以发挥的。一百多年来,太极拳倒是循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虽然拳术是多功能的,养生保健只是其中的一种功用,然而太极拳之所以能在今天成为蓬勃发展的群众性体育,除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倡导,以及海内、外热心人士的努力推广之外,与它在理论和方法上强调养生保健的终极目的,是有着莫大关系的。这一点历史经验是值得其他拳派有所借鉴和吸取的。

〔意译〕歌哟、歌哟,不过一百四十个字,字字贴切,道理至真!如果不遵循这些要求去锻炼的话,那只会是枉费功夫并给日后遗留下叹息的,那时是懊悔莫及了。〔浅析〕这最后一段四句,分明是后人所作的一首赞美诗。试想古代内功拳家是不尚自我吹擂的,《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更何况《十三势歌》 只是一篇用当时口语写的通俗化歌诀罢了,所以决不至于会自我吹嘘说“字字真切义无遗”的。至于称赞古人著作,那又当别论了。再从歌诀的字数分析,通行本连本段四句在内,共24句168字,而歌兮歌兮百四十字”,显系称扬前面这一首20句140字的歌诀。若比照古人“八股文”的“起、承、转、合”来分析和衡量,这二十句歌诀也大抵符合要求的。由此充分证明:这最后四句绝非王宗岳原著,完全可以肯定是后人所作。换言之,通行本二十四句是两篇诗文,而不是一篇。

关于《十三势行功要解》

《十三势歌》原本就是古代半文言、半白话的启蒙性通俗歌诀,因此,自古以来从未有人对其全文作过今译,一般只是在引述时作些零散的铨解。现存最早的、而且较为系统的注解,当推清代武禹裹(公元1812~1880年)所写的《十三势行功要解》。(以下简称《要解》)。据考证认为:《要解》原来可能是武氏夹批在《十三势歌》原文中的几条注译和学习心得,系后人把注文单独录出,拟定题名而自成一篇的。这篇题名实即“《十三势行功歌》要解”,现存共计十条,各条结尾的“所谓……也”等语,也明显地是辑文者所补加。所谓“要解”是指铨解其精要,与“详解、“全解”或“直解”等等说法相对而言。由于今本王宗岳《太极拳谱》是经武禅襄之手留传下来的。武禹襄开始从学于杨露禅(杨澄甫的祖父),继而又从陈青萍学习“赵堡架”(河南陈氏大极拳一种架式),最后融会贯通而自成一派,成为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因他既有拳术实践经验,又能精究拳术理论,因此,人们对他铨释太极拳理论的文章十分重视。后人曾把他所作的《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解》、连同上述《要解》等三篇铨解性文章,经过刑繁就简、去粗存精的整理加工,辑成一篇论文,并改题为《十三势行功心解》。在此之前,《要解》等文,也曾被李亦番辑入《打手要言》。打手,即推手,也包括散手在内,实为“短打”的同义语。由此可见,王氏《十三势歌》及武氏的《要解》,对太极拳推手、散手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为便于大家能将王氏原著对照《要解》,连同本文的校注、意译与浅析一并阅读研究参考,所以,特地把《要解》自李亦畲所辑的《廉让堂本<太极拳谱>》中录出,经过校订,编列序号,并略加按语后辑载如下:

《十三势行功要解》(共十条)

1.以心行气,务使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按:《黄帝内经·素问》的《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逆调论》说:“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因此,拳家才有“收敛入骨”的说法。)

2.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园活之趣。所谓“变换虚实须留神”也。(按:这一刊本的“神”字原作“意”,详见前文所解。)

3.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4.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按:拳谚 说:“沉着为拳艺之本”。似也可归结为一个“静”字。“专注一方”,这里指意、气、劲集中于要攻击的焦点,完整一气,由静生动,得实即发。)

5.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按:这里仿佛是说,“变换虚实须留神”乃是“因敌变化示神奇”的重要的前提之一。)

6.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7.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按:此三句引自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谓“腹内松净气腾然”也。

8.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按:李亦畲辑本此条结尾作“所谓‘腹内松净气腾然’也”,与“气沉丹田”的引文分置两条;而现在列为第7条的注文,则原以“所谓‘尾闾……’”句作结,说明两者明显地顺倒误植,若用 《十三势行功心解》一文的有关句来对照分析,也不难看出这一点的。因此,分别予以订正。)

9.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按:原脱一“令”字,今据《心解》补入。)

10.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按:《心解》“腰”作“身”,也可通。)

免责声明

本文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推广太极拳,著作权属于原作者。如原作者有异议,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

(0)

相关推荐

  • 行拳时,怎样做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你绝对想不到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最早见于<十三势行功心解>. 其含义是,行拳时要用意识引导内气,用内气引领动作.是先有意动.气动,再有外形之动,外形之动是意动.气动的外在表现. ...

  • 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规律 练好太极拳功夫并不难

    和 美 太 极 所谓"规律',是指自然界.社会或某种事务中反复出现的.有节奏的.永恒的某种关系,称为规律.如地球围绕太阳转,既有公转又发生自转,在自转的同时,发生了昼与夜.阴与阳的永恒互转关 ...

  • 太极行拳行功走架歌诀(中)

    <虚腋> 臂在肩外腋下虚,行拳出掌宜平衡. 肘肩拽膀坐手腕,内劲顺遂贯指尖. <圆裆> 腿在胯外裆宜圆,立身中正下盘稳. 圆裆开胯腰宜松,内气顺畅劲行脚. <定胯> ...

  • 董英杰:王宗岳之太极拳“行功论”解,建议每天研读!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 ...

  • 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功歌诀》《打手歌》

    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功歌诀><打手歌>( 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功歌诀><打 ...

  • 「经典」民国太极老人黄元秀注“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以心行气者,所谓意到气亦到:意要沉着,则气可收敛入骨,并非格外运气也.气收敛入骨,工夫既久,则骨日沉重,内劲长矣.以气运身者,所谓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二)

    研读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最大收获便是让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体悟. 本文集作为我的体悟之二,与拳友分享. 体悟之五:非下真功夫,难见太极拳"尾闾中正"的真面目.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一)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清代著名武术家苌乃周先生言:学拳宜明其理,传其神,顾其名,思其形,方能精妙入细.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是太极拳界公认的拳论之一. 在现在极少见到的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所 ...

  • 《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转变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 ...

  • 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及其详解

    十三势行功心解 武禹襄 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人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关键所在 十三势行功心解曰: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杨澄甫先生之注解: 心为精神意气之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及注解 众谱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及注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