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赏析

hyhls-2006.blog.163.com 2009-11-24 10:20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作者简介

鲍照(约四一四——四六六),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县北)人。出身贫寒。因向宋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而受到赏识,被任为国侍郎。文帝时迁中书舍人。临海王子项镇荆州,鲍照又任前军参军,所以世称鲍参军。后临海王谋反,鲍照死于乱军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国分裂,门阀士族当权的时代,一生关心国家命运,对刘宋王朝的政治深为不满。但由于“家世贫贱”而在宦途上饱受压抑。

鲍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思想内容较丰富,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有些诗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战乱和徭役压迫下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要求保卫国家的热烈愿望,和对士族门阀的揭露和愤怒抗议。但也有的作品流露了乐天安命、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和感伤情绪。

鲍照的七言诗和杂言乐府继承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具有感情慷慨奔放,词采新奇丰盛,音节激昂顿挫的特点。尤其是他的七言诗,对于当时诗体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南齐书·文学传论》说他“发言惊挺,操调险危”,这种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于唐代诗人产生过重要影响。今传《鲍参军集》十卷。诗集的注本有黄节《鲍参军诗注》较完善。

注释

①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又,案,即古“椀”(碗)字。 

②会:能。这句是说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 

③安能:怎能。蹀躞(diéxié叠谢):小步行走的样子。这句是说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呢。 

④弄儿:逗小孩。戏:玩耍。 

⑤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这二句是说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象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也是反映的仕途失意与坎坷。和前一首相比,表现形式上纯用赋体,抒述情怀似亦更为直切。

全诗分三层。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备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一上来先刻画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关注。接着便叙说愤激的内容,从“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再联想到生命短促、岁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难忍。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

中间六句是个转折。退一步着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于是适当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则寥寥几笔,却见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然,这里写的不必尽是事实,也可能为诗人想象之辞。如果根据这几句话,径自考断此诗作于诗人三十来岁一度辞官之时,不免过于拘泥。

然而,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决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结末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进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这难道不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吗?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这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升华。还可注意的是,诗篇终了用“孤且直”三个字,具体点明了像作者一类的志士才人坎坷凛冽、抱恨终身的社会根源。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亦称“寒门庶族”),这是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对讲的一个社会阶层。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鲍照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钟嵘《诗品》慨叹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是完全有根据的。他的诗里不时迸响着的那种近乎绝望的抗争与哀叹之音,也不难于此得到解答。

前面说过,同为诗人抗议人生的哀歌,本诗较之上一首的正言若反、半吐半吞,写法上要直露得多,但本诗也并非一泻到底。起调的高亢,转为中间的平和,再翻出结语的峭拔,照样是有张有弛,波澜顿挫。音节安排上由开首时七言长调为主,过渡到中间行云流水式的五言短句,而继以奇峰突出的两个长句作收煞,其节奏的高下抗坠也正相应于情感旋律的变化。所以两首杂言体乐府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再进一步,拿这两首感愤言志之作,来同前面那些借思妇口吻言情的篇什相比较,风格上又有不少异同。前诗婉曲达意,这里直抒胸臆;前诗节拍舒徐,这里律动紧促;前诗情辞华美,这里文气朴拙——随物赋形,各有胜境。不过无论哪一类题材,都能显现出作者特有的那种奇思焕发、笔力健劲的色调,这正是鲍照诗歌最能打动人心的所在。《南史》本传用“遒丽”二字评论他的乐府创作,后来杜甫也以“俊逸”概括其诗风,其实“俊”和“丽”还只标示出它的体貌,“逸”和“遒”才真正摄得它的神理。从鲍照的“俊逸”到李白的“飘逸”,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的。

(0)

相关推荐

  • 惠特曼《草叶集序言(节选) 》原文及赏析

    别的国家在代表者身上表现它们自己--但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才能,最优秀的或最多的却不表现在它的行政或立法上,也不表现在它的大使.作家.学校.教堂或者会客室里,甚至也不表现在它的报纸或者发明家上--而一直最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七:南北朝诗歌

    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七:南北朝诗歌 西晋末年以来,黄河流域兵荒马乱,社会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士大夫大多数集中在较安定的江南一隅,因此,整个南北朝时期,江南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南北朝 ...

  • 南北朝 鲍照《拟行路难(其六)》今韵

    南北朝 鲍照<拟行路难(其六)>今韵 一君木子 拟行路难(其六) 南北朝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 ...

  • 文学评论•《浅谈建安文学》作者 陈全喜

    浅谈建安文学(文学评论) 作者  陈全喜 汉末建安时期,我国文学有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文学发展的新时期已经来到.       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三曹".& ...

  • 教材解读︱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一.诗歌原文  拟行路难·其四 作者: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二.作者简介  鲍照(约415年 ...

  • 南朝诗人鲍照是乐府诗的代表,诗歌辞采瑰丽,豪迈奔放,震撼人心

    鲍照,元嘉诗歌代表作者,出生于山东郯城,今存在世的诗歌有200多首,主要是乐府和五言古诗,其中八十多篇乐府诗成就最高.家境贫寒却怀揣大志,抱负才学,是一位典型的出身寒门却感情浓烈的诗人.因为他的社会经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三百首,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拟行路难·其六 [南北朝]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 ...

  • 古诗沿革赏《拟行路难(其六)》

    一君木子 拟行路难(其六) 南北朝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 ...

  • 落纸写旧诗(84)---【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 其四》

    落纸写旧诗(84)---[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 其四> 拟行路难 其四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 ...

  •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完善 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 译文及 ...

  • 时光易逝,韶华易老,南朝古诗《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七赏析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已是进入初冬的季节,面对这逝去的岁月,是不是挺想说声时间过得真快啊!那么今天我们看看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看待这匆匆流逝的岁月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吧! 拟行路难二八首.其十七 南朝. ...

  • 古人眼中的冬去春来,《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五赏析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五 南朝.宋 鲍照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然得,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 ...

  • 拟行路难——鮑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诗词大意: 对着席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