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垣备忘||清水顶段是否为北齐长城

时常听闻清水顶段有北齐长城,但并没有见到相关的图片。

后来见到一幅图片,是这样的:

对这种墙体,首先就起疑,毛石垒砌,立面保存较好,少有植被,年代不可能太久远。这,应该不是北齐长城,这是典型的明长城。

长城遗产网上,花家窑-清水顶段长城,有三道,均分类为明长城:

其实,这一带的长城分为三道:北侧一道为土边,中间一道为砖石墙,南侧一道即上图所示,为石边。

《西关志》载:花家窑口,正城一道,水门一空,敌台三座,东西山边城三道。

就是说,这三道边城,都应当是明长城。

当然,也不排除是明代叠压、利用明前长城所修建。

距此不远,隔石峡峪沟谷,石峡村西南,长城遗产网标识了一段北齐长城。

但石峡峪一带的长城,《西关志》亦有记载:石峡峪口正城一道,水门一空,东稍墙一道,拦马墙三道,东西山边城三道。

按说,明代石峡口与花家窑口的长城防防御设施,形制是类似的,其墙体也应基本具有相同相近的特征。为何石峡村西南的为北齐长城,而清水顶-花家窑段石边却是明长城?

石峡本地的长城保护人士易水寒提供了几幅石峡村西南的长城照片,果然与前述清水顶段明长城大不相同:

这种墙体,反倒是与昌平马刨泉北齐岭的北齐长城特征相近:

这些墙体的共同特征是:土石混杂,泥土堆积较厚,墙体间杂草较多;与常见明代坍塌成石垄的长城墙体有显然不同。

后来有幸亲临现场,观察到清水顶-花家窑段的墙体,才发现,这段长城,其实并不那么简单,不同的地段,有不同的特征:

1、接近石峡关附近的石边起点段,墙体土石混杂

这段长城,墙顶被厚厚的泥土覆盖,泥土厚约30厘米,其上植被茂密,与平常所能见到的明长城有明显区别。

明长城石块残存较多,石块间没有这么多泥土,经历长久的雨水冲刷,少量的泥土也会被冲洗干净。这么厚的土层,绝非一日之功。

走在这种墙体之上,如果从侧面将杂草铲除,甚至识别不出墙体。

这种墙体分布于延庆86号附近,砖石墙与石边结点向东偏南的方向。

2、过渡阶段

第一段土石混杂的墙体转向东北方向以后,墙体特征接近石峡村西南的北齐长城及之前的土石混杂墙体之间,但墙体立面明显,残高较高,石材明显出露地表,植被减少,与常见的明长城的坍塌石垄相近。

3、典型的明长城段

墙体随山势渐高,墙顶宽度增大,石材间几乎没有植被。这已经是显著的明长城的特征。

清水顶-花家窑段长城被分类为明长城,大致就是依据这段墙体而确定。

4、等级极低的清水顶段墙体

自清水顶之后,墙体折向北偏西而行。这段墙体,等级极低,保存状况非常差,少量的毛石块匍匐在地,残高仅数十厘米。

或者,这些低矮的石垄,其实是出露地表的部分,土层之下,应当还覆盖了部分墙体的石材。

其实,根据《西关志》的记载,这些不同特征的墙体,都应当包含在这东西山边城三道之内。

或者说,这些墙,明代都曾作为石峡-清水顶一带的防御设施。

其不同的特征,显然是修建时代不同而致。

按石峡-清水顶一带长城的分布与走势,石峡村西的北齐长城,应顺山势延伸至清水顶附近。

因此,清水顶附近长城墙体展现的与石峡村西南的北齐长城相近的特征,说明其是有关联的。

如果石峡村西南有一定北齐长城存在,也应该延续到清水顶段。

小结:

1、清水顶-花家窑段,应存在与石峡村西南同时代的北齐长城

从上述图片的特征判断,第一段土石混杂且被泥土覆盖的墙体,年代足够久远,当属与石峡村西南、马刨泉等处的北齐长城同一时代。这段墙体,基本保持了原貌。

石峡村西南的长城之所以分类为北齐长城,据文物部门的消息,发掘出了北齐遗物,其年代的认定,由专业人士判定,此处不再展开分析。

2、清水顶向北偏东方向的低等级墙体,符合北齐长城的走势

这段墙体接续第一段,在同一条长城的走势线上,应存在一条同时代的完整的长城。

这段墙体等级低的原因,是外侧面临陡峭的山崖,有险可峙,可不设防。

到明代由于这一带修筑有多条防线,这段墙体存在的意义进一步降低,因此,没有重修或加固。

3、清水顶向西南方向转折的那段墙体,显然是明代新修

由于其位于石峡村西南-清水顶北齐长城的必经之路上,因此早期也应有北齐长城,但由于这一段山势缓和,明代在北齐长城基础进行了重修,将北齐长城叠压在底层,现在所能观察到的,属于明长城。

4、延庆86号台向东南以后,折向东北方向的过渡段墙体,有明长城特征,应为明代在利用的基础上加以修缮

这段墙体,基本符合明墙体特征,但其改建或修缮的年代可能较其东北方向(清水顶西南段)更早。

2021-11-2

(0)

相关推荐

  • 八达岭石峡村

    . 石峡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西南部,距离北京城区较远. . 延庆公交车,如果我们从延庆的东关换车路线更近一些,为了从枢纽站上车会有坐位,我们的公交车沿着延庆的夏都公园转了一大圈,顺便也看了一下风 ...

  • 图说丨“鬼门三峡”之中卫黑山峡 甘宁交界处的黄河咆哮

    15 07-2021 全长5000多公里的黄河,波涛滚滚穿山越峡,一路奔腾向东.在一座座礁石和绝壁间,制造了一个个险滩,给人们展现了黄河的神秘莫测.有一段被水利专家称为峡谷区的流域,从黄河兰州段起蜿蜒 ...

  • 边垣备忘 ║寻找石湖峪口及其他

    萧艾老师曾提出一个问题:石湖峪口在哪儿? <四镇三关志>说:石湖峪口,正德八年建,缓. <西关志>载:石湖峪口,正城一道,水门一空,城铺一间. 撞道口以西,没有高度相符的关口, ...

  • 边垣备忘 ║重走神堂峪重边西侧及3座敌台(重发)

    神堂峪重边墙体以前走过,其中西侧以前走过一止一次,不过,我每次只走完墙体及山险的少量地段,并没有完全走通.这段支墙长240米. 8月22日,与独善其身老师.我爱我的小红马再次走访这段边墙.这次有了一些 ...

  • 边垣备忘 ║寻找石湖峪口(后续更新)

    根据独善其身老师意见,更新和修改了寻找石湖峪口的内容,包括: 1.修改之处: 长城遗产网261敌台两侧的260.262两座马面,葛老师认为应当是战台,不是炮台,原文根据记忆描述成葛老师的观点为炮台,不 ...

  • 边垣备忘||进一步发现据以确认石湖峪口封堵的证据

    再次来到石湖峪段长城,观察可能的石湖峪口的位置. 北侧二道关墙体及鳞龙山. 264号敌台. 向东远眺撞道口及十八蹬段长城. 在274马面西侧,回望这段特异的墙体--一段拼接的墙体,一侧是砖墙,另一侧是 ...

  • 边垣备忘||发现撞道口早期残墙,试解明早期关口与后期墙体不同的防御思路

    过撞道口城堡约200余米,骆驼说这儿还有一道墙. 还有?这儿怎么会有墙? 我将信将疑地抬起头,果然,这是一道墙. 不过,会是现代的墙吗? 墙体内侧. (距离起点0.33km 当前海拔284m) 墙体外 ...

  • 边垣备忘||滴溜山长城的拦马墙与排水系统

    想起滴溜山段长城,即云蒙山残长城遗址公园内,景区介绍有北齐长城.之前去过两次,都没能近前观察.正好周末有时间,不妨再次前往看看. (一)景区所谓北齐长城,应是拦马墙 因为这儿以前是景区, 不知现在是否 ...

  • 边垣备忘||神堂峪关重边边墙遗存补遗及西侧墩台功能推测

    关于神堂峪关,曾经在<边垣备忘 ║重走神堂峪重边西侧及3座敌台>.<看山看水 ║闲议串条子墩>两篇游记中有所提及.详情及所引用的资料,参见上述两篇,不再赘述. 只是当时有一段墙 ...

  • 边垣备忘||古北口便门

    2020年10月8日及11月14日,两次至古北口,于古北口关西侧的卧虎山段及古北口西北支墙,有一些新的发现与认识,详见<看长城║古北口是否曾经存在"第三条长城"--卧虎山&q ...

  • 边垣备忘||密云284敌台处不为人注意的暗门

    边垣备忘||密云284敌台处不为人注意的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