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垣备忘||清水顶段是否为北齐长城
时常听闻清水顶段有北齐长城,但并没有见到相关的图片。
后来见到一幅图片,是这样的:
对这种墙体,首先就起疑,毛石垒砌,立面保存较好,少有植被,年代不可能太久远。这,应该不是北齐长城,这是典型的明长城。
长城遗产网上,花家窑-清水顶段长城,有三道,均分类为明长城:
其实,这一带的长城分为三道:北侧一道为土边,中间一道为砖石墙,南侧一道即上图所示,为石边。
《西关志》载:花家窑口,正城一道,水门一空,敌台三座,东西山边城三道。
就是说,这三道边城,都应当是明长城。
当然,也不排除是明代叠压、利用明前长城所修建。
距此不远,隔石峡峪沟谷,石峡村西南,长城遗产网标识了一段北齐长城。
但石峡峪一带的长城,《西关志》亦有记载:石峡峪口正城一道,水门一空,东稍墙一道,拦马墙三道,东西山边城三道。
按说,明代石峡口与花家窑口的长城防防御设施,形制是类似的,其墙体也应基本具有相同相近的特征。为何石峡村西南的为北齐长城,而清水顶-花家窑段石边却是明长城?
石峡本地的长城保护人士易水寒提供了几幅石峡村西南的长城照片,果然与前述清水顶段明长城大不相同:
这种墙体,反倒是与昌平马刨泉北齐岭的北齐长城特征相近:
这些墙体的共同特征是:土石混杂,泥土堆积较厚,墙体间杂草较多;与常见明代坍塌成石垄的长城墙体有显然不同。
后来有幸亲临现场,观察到清水顶-花家窑段的墙体,才发现,这段长城,其实并不那么简单,不同的地段,有不同的特征:
1、接近石峡关附近的石边起点段,墙体土石混杂
这段长城,墙顶被厚厚的泥土覆盖,泥土厚约30厘米,其上植被茂密,与平常所能见到的明长城有明显区别。
明长城石块残存较多,石块间没有这么多泥土,经历长久的雨水冲刷,少量的泥土也会被冲洗干净。这么厚的土层,绝非一日之功。
走在这种墙体之上,如果从侧面将杂草铲除,甚至识别不出墙体。
这种墙体分布于延庆86号附近,砖石墙与石边结点向东偏南的方向。
2、过渡阶段
第一段土石混杂的墙体转向东北方向以后,墙体特征接近石峡村西南的北齐长城及之前的土石混杂墙体之间,但墙体立面明显,残高较高,石材明显出露地表,植被减少,与常见的明长城的坍塌石垄相近。
3、典型的明长城段
墙体随山势渐高,墙顶宽度增大,石材间几乎没有植被。这已经是显著的明长城的特征。
清水顶-花家窑段长城被分类为明长城,大致就是依据这段墙体而确定。
4、等级极低的清水顶段墙体
自清水顶之后,墙体折向北偏西而行。这段墙体,等级极低,保存状况非常差,少量的毛石块匍匐在地,残高仅数十厘米。
或者,这些低矮的石垄,其实是出露地表的部分,土层之下,应当还覆盖了部分墙体的石材。
其实,根据《西关志》的记载,这些不同特征的墙体,都应当包含在这东西山边城三道之内。
或者说,这些墙,明代都曾作为石峡-清水顶一带的防御设施。
其不同的特征,显然是修建时代不同而致。
按石峡-清水顶一带长城的分布与走势,石峡村西的北齐长城,应顺山势延伸至清水顶附近。
因此,清水顶附近长城墙体展现的与石峡村西南的北齐长城相近的特征,说明其是有关联的。
如果石峡村西南有一定北齐长城存在,也应该延续到清水顶段。
小结:
1、清水顶-花家窑段,应存在与石峡村西南同时代的北齐长城
从上述图片的特征判断,第一段土石混杂且被泥土覆盖的墙体,年代足够久远,当属与石峡村西南、马刨泉等处的北齐长城同一时代。这段墙体,基本保持了原貌。
石峡村西南的长城之所以分类为北齐长城,据文物部门的消息,发掘出了北齐遗物,其年代的认定,由专业人士判定,此处不再展开分析。
2、清水顶向北偏东方向的低等级墙体,符合北齐长城的走势
这段墙体接续第一段,在同一条长城的走势线上,应存在一条同时代的完整的长城。
这段墙体等级低的原因,是外侧面临陡峭的山崖,有险可峙,可不设防。
到明代由于这一带修筑有多条防线,这段墙体存在的意义进一步降低,因此,没有重修或加固。
3、清水顶向西南方向转折的那段墙体,显然是明代新修
由于其位于石峡村西南-清水顶北齐长城的必经之路上,因此早期也应有北齐长城,但由于这一段山势缓和,明代在北齐长城基础进行了重修,将北齐长城叠压在底层,现在所能观察到的,属于明长城。
4、延庆86号台向东南以后,折向东北方向的过渡段墙体,有明长城特征,应为明代在利用的基础上加以修缮
这段墙体,基本符合明墙体特征,但其改建或修缮的年代可能较其东北方向(清水顶西南段)更早。
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