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率弟子考察福建历史文化名村---下梅随笔

风水吉祥文化植入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曾祥裕率弟子考察福建历史文化名村---下梅随笔

曾祥裕 曾海亮

曾祥裕风水团队福建行,在游览自然风光之外留意考察古民居风水。应朋友之邀我们来到福建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下梅 ,通过考察古村落风水布局和民居特色来解读中国古人的风水情结。

古人风水情结的来由

风水是中国先人从生存安全需要出发,在与自然环境相处过程中,对居住环境逐渐模索出选择、安排与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总结出来的一门学问。这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一门学问。
史书记载,中国的风水术起源于华夏民族先民对于居住环境的勘察和选择,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就有先民相地的记载。

据《大雅·公刘》篇载,公刘率领周朝先民迁居幽地时,不仅察其山水,亦测其日影,相其阴阳,观其日起日落,以确定居处。

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认识到水火山泽、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自然方位四时变化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汉末,形成了风水术的原形。唐宋之际,形成了两大风水理论流派,即江西的形势派和福建的理气派。
   风水的发展从皇宫走向民间,这与客家先民南迁有关。

当初中原的客家先民在迁徙来江西赣州、福建西部和北部以及广东梅州等地时,因为受到当地土著的排斥,为了生存,他们只好选择还没有开垦的荒山野岭居住,山区即可避乱,又适合繁衍生息,因此客家人格外注意选择山清水秀的地方居住,在客家居住区有“有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说法。

所以,住房选址要看风水,成了客家人一项很重要的风俗,并逐渐形成了传统,代代相传。

山环水抱:下梅的风水景观特点

下梅村坐落在武夷山风景区以东四公里处,村落面积二点四平方公里,村庄四面环山,风水文昌意象鲜明独特。

据记载,下梅从隋朝起始有村落,唐朝设驿道,宋朝开始形成街坊,从明朝开始有了较大规模的民居建筑群,清朝村落达到鼎盛时期。

民间有歌谣唱道:“鸡鸣晨光兴,祥云夹出千灶烟”,可见当年的繁荣。如今,村中宋代的建筑只留有“少微坊”遗址,明代建筑遗存不多,仅剩四幢民居;较多的是清代古民居。

 下梅先民为什么要选一个南、北两面高而东、西两面低的盆地作为村落居住地呢?一是勘舆家们考虑到日照因素。东、西方向是太阳升落位置,下梅东、西方向山峰相对低矮,有利长时间日照,最大限度地为村落全方位提供长足的日照。而南、北山峰相对高,有利于减弱秋冬冷空气对流的侵扰。

由此看来,一个区域建筑物的坐向应因地制宜。

怀着一分执著一分闲散,我们漫步在下梅古街上,一步步溶入古街的黄昏暮霭,又小心翼翼地走进一座座古宅幽院,恍若走进历史旧梦的深处。在这里, 古村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至今依然完好。 古街与小溪相依相偎,并肩而行,犹若情侣,始终不离。涟漪荡漾的清澈溪水,是美女子的明眸。
风景因水而灵动,气质因溪流而底蕴绵长深厚。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有了灵气和活力;水是景观的灵魂,景观得水就富于情趣和意境。在中国人的风水情结中水是核心元素。

藏风得水,得水为上。这是浸入国人骨髓中的风水理念。

下梅村落中有当溪穿村而过,又有梅溪环绕村庄南北。

当溪为下梅村中轴,把下梅村分为两半,沿溪畔,是一排弧形靠背长椅,称“美人靠”。因当时下梅村成为武夷岩茶的集散地后,下梅男人多外出经营茶叶,家中媳妇每天傍晚便会依着河沿栏杆眺望下游船只,盼望夫婿早早回还。为此,邹氏人家便耗资沿河岸修建起弧形长椅,让盼夫妇人靠坐望夫,称“美人靠”。如今,“美人靠”上不再靠“美人”,而是许多老年村民坐靠闲聊和读书看报的好去处。

环顾下梅村庄整体上蕴藏着“山气刚,川气柔”的风水意象,堪称“钟灵毓秀”之地。

下梅的风水亮点:八卦意象乾坤井和水口亭

中国传说是伏羲和女娲繁衍了后人,而又传说伏羲创造了八卦,这个八卦就是易经的核心。它是我们祖先“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观鸟兽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悟出来的对自然界的感性认识,是对整个大自然一年四季变化发展总结出来的规律。

古人的阴阳五行观念无不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平常的选址布局的内涵就是与风水有关。清康熙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至今留有典型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筑三十余幢,村中有古巷二十余条,如东兴巷、景隆巷、新街巷、方厝巷等。村庄建筑按《周易》的八卦来布局村落的乾井、坤井、天一井等景观,外人进入村庄,犹如进入一个迷宫,没人引领,难以出村。

下梅村北街有两口古井,蕴藏着八卦意象,这就是乾井和坤井。这两口井是伯石社、邹氏家祠共同营造出下梅村落的人文景观。伯石社是下梅村落最古老的中心区位标志。邹氏家祠是下梅村落中聚纳人气传承血脉的典型场所。

乾井在下梅村的邹氏家祠旁,临当溪而掘,是邹氏游子回乡祭祖,取乡井之水不忘渊源之故,喝一碗乾井之水,养育男儿雄健,培补阳刚之气。乡井与家祠巧妙结合,具有强烈的培源意识。

坤井在伯石社旁。社,为土地爷,也称社公。坤井也掘在当溪旁,坤为母,主阴,意寓坤井之水源自于大地之母,人们喝此水可得到大地之宽厚仁爱。
坤井与伯石社的巧妙结合,体现了人们对大地母亲博爱的感恩。 乾坤井设在下梅村的中心位置,体现了周易的阴阳平衡的理念。

说了乾坤井的玄妙之处,再说当溪的水口也体现了下梅人的风水情结。

当溪自东往西,直流而出村,按风水理论讲究水口要关锁。 通常关闭之法有两种,其一适用于水流量不大的村子,需要在出口处筑坝、挖塘蓄水;其二是水流量充足,无需蓄水,则需在出水处筑建桥、亭、堤、塘,并非真正为了蓄水而只起到锁住水流,留得财源的象征作用。

在下梅村村落水口处修复了水口桥亭----观祖师桥。 小小桥亭,横跨于水口虹桥之上,在青山绿水映衬下,成了下梅村的一大景观。

这座石桥亭,自建成以来的一二百年间,建了毁,毁了修,先人把石桥的存毁与下梅村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桥存村兴,桥毁村败,从这里更加强化了中国传统人居文化中水口造桥以聚龙气的应验作用。

下梅的民居精华:邹氏家祠和邹氏大夫第

  下梅古民居的风火墙是用当地的泥土、瓦铄、糯米、红糖等经过调和砌起来的,不仅坚不可催,而且防火,且百年不腐。多数民居大门以飞檐遮雨,门面雕龙刻凤,刻有诗书对联,寓意深远。进入民居,一般都是一重天井一层厅的布局,这是当年建筑设计师为采光、通风而设计的。天井下,都摆设有长条石花架,供主人养花赏花。木墙结构的古民居内,至今留有精美的木雕、墙雕、石雕图案。

  村中最为豪华的古民居算是坐落在下梅村北街的“邹氏大夫第”了。

邹元老原籍江西南丰,清顺治年间,携子茂章、英章由南丰迁徙下梅,以经营武夷岩茶为生,获资百余万。

因而,他出巨资雇请人工开掘一条小运河,称“当溪”,接通流到村口的梅溪,形成交通水网,并在溪流南北建房七十余栋成街,从此形成商埠,使武夷山的外销茶叶通过下梅集散。

“邹氏大夫第”因邹茂章诰封中宪大夫,邹英章诰封奉直大夫而得名。

  “邹氏大夫第”于清乾隆十九年所建,为四列一幢三厅四进结构,东阁西厢布局迷离的建筑群,集砖雕、木雕、石雕、彩绘于一体的清代建筑风格,其雕刻技艺精湛。迎门设有旗鞍、歇室、门当户对。门楼造型宏阔,石雕、砖雕的图案风雅。有吉祥的动物、植物、民间人物故事为主题,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大夫第”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一日,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邹氏大夫第外,还有邹氏家祠。

这是下梅村邹氏在与晋商合作经营武夷山茶叶获得巨大成功的丰碑,也成了整个村落的标志性建筑,它建于公元1787年。

据地方史料载,下梅邹氏与晋商合作每年获利百余万两银子,取得成功后,建豪宅70余座,修当溪建码头,立家祠设文昌阁,大兴土木,传教化,重教育。

邹氏家祠是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

邹氏家祠大厅有两棵立柱,它蕴含着文化之谜。

它是由四片木拼成的,这四片弧形木块就是由十字隼连接起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邹元老为了四个儿子及后人永远记住一个理念,四兄弟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撑起一片家业。

四片柱增强了家族凝聚力。用建筑物表现这一主题,真是耐人寻味。

厅堂上方原供邹氏创家立业时用过的扁担麻绳,用于清明祭祖时的祭物,借此勉励后人要艰苦奋斗,不能忘记先人的创业艰辛。

经测,邹氏家祠坐山立向为子癸山之界缝,水口为丁未,左侧来水为甲卯,右侧来水为乾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