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的车战与步战(上)春秋篇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建立,中国从此进入了春秋战国近六百年的乱世,在春秋战国时代,车兵 步兵 后来的骑兵成为战争中的主力。那么,春秋战国时代的车战与步战是怎样的呢?

一 春秋時代的车战:战车

战车是春秋时代最常用的武器。《孙子兵法》一般将战车分为驰车和革车。据曹操解释,驰车即攻车,用于攻击任务,机动性能好。革车体型较大,通常有皮革覆盖,作为辎重车或用于临时构筑防御工事。宿营时也克供人休息。故而也叫苹(屏)车。战车是春秋时代的主要武器。无论何种战车,都为木质结构,一般在重要部位装有青铜件,通称车器,用以加固和装饰。战车的形制基本相同,均为:独辕(輈),两轮,长毂;横宽竖短的长方形车厢(舆),车厢门开在后方;车辕后端压置在车厢与车轴之间,辕尾稍露出厢后,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两轭用以驾马。战车每车驾2匹或4匹马。4匹驾马中间的2匹称“两服”,用缚在衡上的轭驾在车辕两侧。左右的2匹称“两骖”,以皮条系在车前。合称为“驷”。马具有铜制的马衔和马笼嘴,这是御马的关键用具。马体亦有铜饰,主要有马镳、当庐、马冠、月题、马脊背饰、马鞍饰、环、铃等。有的战车在车辕首部制成尖锋。并在车衡两端安装铜锥,还有的在车轴头部安装有保护车轮,带有锋刃,类似矛头的铜軎 (wèi古代车上的零件,青铜制,形如圆筒,套在车轴的两端。),用于在前进时刺杀敌军马匹和人员。其作用有点像波斯人使用的卷镰战车。 (从这结构也可以看出战车转弯很困难 基本冲直线)商朝战车轮径较大,约在 130~140厘米之间,春秋时期缩小为124厘米左右;辐条18~24根;车厢宽度一般在130~160厘米之间(山东省胶县西庵出土的西周战车车厢宽达 164厘米),进深80~100厘米

战车结构图解

战车每车载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这种乘法可以追溯到商朝。如在殷墟车马坑中,3名甲士分布两处,车后2人,舆侧1人;3套兵器,第一套华贵精美,余两套仅为一般的铜质,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兵器的品种也明显地有射御之分。据《左传》等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乘法也与此相同。此外,还有4人共乘之法,称为“驷乘”,但这是临时搭载性质,并非通例。除3名甲士随身佩持的兵器外,车上还备有若干有柄格斗兵器。据《考工记·庐人》记载,这些兵器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合称“车之五兵”,这些兵器插放在战车舆侧,供甲士在作战中使用。但是在实际出土的战车上,所配置的兵器品种却往往不象记载的这样齐全。

攻车可以分为一般攻车,指挥车(戎车也叫元戎)和阙车。国君所乘的战车称为“戎车”,其形制与一般战车基本相同。春秋中期以后,军队中出现了专职将帅,国君已经不必亲登战车指挥作战,因此戎车便失去其作为国君专乘的意义,而成为将帅的指挥车。在指挥作战时,还有副车(也称佐车)供将帅备用。车上车左的位置是空的,以便将帅转乘。阙车也叫“游阙”,是将帅掌握的机动部队。主要是负责巡逻,警戒和补充缺损。有时也用以加强战斗队形中的一翼。

二 春秋时代的车战 车兵与步兵

春秋时代车兵与步兵协同作战。车上战士的身分起码是「士」,都是有身分的人。当时一乘战车(三个乘员)就是一个战斗单位,在车后还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徒步的兵卒(称徒兵),步兵兵卒一般为国人(平民),(国人指城邑或郊区的居民,野人或称庶人是郊区以外的广大土地的居民,地位很低,在春秋时期通常不服兵役,但在春秋后期也开始加入军队,国人在战国时代后成为职业常备军“甲士”,见战国篇)有的就是奴隶,充当后勤徒役。“乘”也是春秋时代基本的战术编组。一乘的人数,在西周是二十五人,春秋是五十人,春秋后期是七十五人。楚国是一百人。乘的编制可以分为前拒,左队(角),右队(角)。曹操注解为'攻车一乘,前拒一队,左右角二队,共七十五人;守车一乘,炊子十人,守装五人,厩(厮)养五人,樵汲五人,共二十五人。攻守二乘,凡一百人。'则'驰车'为'攻车','革车'为'守车'。各千乘,共得十万人。”(如图所示)乘以上的编制,大概是五乘为一队,10乘为一卒,100乘为一师。师是军队最高单位。师之上还有军,若干师组成军。但军的编制不固定。各国的中央直辖常备军,多数编为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也有编成两军(如鲁国)四军,六军的。一般中军,上军地位最高,其统帅就是国君.只有楚国与众不同,左军地位最高,最为精锐。

步兵(徒兵)方面。伍(五个人)是基本单位。配备各种长短及远程武器。如《司马法》云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一般是纵队作战,司马法云“五伍为列”五伍为一两(二十五人,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队)。两的战斗队形,一般由五个伍纵队组成“五伍方阵。配合战车作战。

作战时﹐甲士在车上﹐步卒以两为单位随同战车行动﹔各战车队的战车则以一定方式展开成阵。阵本指战车和步卒的排列﹐亦即当时军队的战斗队形﹐其基本形态为方阵。方阵﹐春秋初称“拒”﹐其总体配置由左﹑中﹑右三个方阵组成。称为三阵。左中右三阵一字排开。例如,前707年的繻葛之战中,郑“曼伯为右拒,祭仲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就是典型的三阵。(值得一提的是,此战,周王室军队被郑国击败,使得周王室权威一落千丈)其他像《左传·文公十年》载楚子与宋公、郑伯田于孟诸,楚子居中,“宋公为右孟,郑伯为左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城濮之战,楚令尹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子西将左,子上将右”,晋国原轸、郤溱将中军,以狐毛、狐偃将上军,栾枝、胥臣将下军,其采用的阵势也都是三阵。到了春秋后期,三阵仍相当流行。如吴国在黄池之会上列三个万人方阵,越王勾践在破吴笠泽之战中“分其师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就是明显的例子。所谓五阵,是由三阵发展而来的。这在春秋期间也正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之中。最早它当属于一种行军阵法,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名曰“荆尸之阵”。“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即系一个由开路的先锋军、保护兵车的右军、搜寻粮草的左军、主力中军和殿后的精兵所组成的五阵。其他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所载的齐军行军队形,也明显是以“前后左中右”为结构的五阵。构成十字形。

在传统的上、中、下(或称左、中、右)三阵内部,也根据战斗形势的变化,对战术编队做必要的调整,从而加强车、步兵的战术协同,提高军阵的整体战斗能力。繻葛之战中的“鱼丽之阵”,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据《左传》记载,鱼丽阵的特点是“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杜预注云:“《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缺漏也。五人为伍。”可见其阵是以二十五辆战车组成一个战斗单位,而将以伍为单位的徒兵疏散配置于战车之间,其位置稍后。这就是在“三阵”框架内的车步配置的局部调整,它很好地发挥了车、步协同作战能力,以郑军击败周王室联军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说白了就是步兵分散开来保护战车侧翼和后方)

鱼丽阵(图片来源:《步兵崛起》廉震著)

无论三阵,五阵,方阵战术都要求战车结成一个正面宽大的巨大整体来实施攻击﹐因此当时军队作战受地形条件制约甚大﹐一般均将战场选择在便于大量战车集结展开的开阔暴露的平原地区。在西周及其以前时期﹐方阵内的步卒与战车成互相脱离的两线配置﹕步卒以两为单位在战车队前方列成一个绵密的横队。这种大排面的密集方阵很难保持队形﹐为了协调动作需要在行进间不断整顿队列﹐如记载﹐牧野之战中﹐周军在接敌过程中每前进一段距离就要停止一次以整顿队形﹔接敌之後﹐每进行四至七个击刺动作也要停止一次整顿队形﹐其前进速度十分缓慢。由于整个方阵形成一个大排面的整体﹐其中的步卒两便无任何机动馀地可言﹐这不但影响了兵力的发挥﹐而且削弱了方阵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因此机动性较差。此外﹐由于步卒和战车成两线配置﹐易被敌人从中截断﹐使战车失去步卒的掩护﹐因此其步车的协同也很不密切。

到了春秋时代,车战进一步发展。由于军队的物质保障条件有限﹐故行军速度较低﹐据《周礼》所载﹐其标准日行军速度为三十里﹐称为“一舍之地”﹐再高的速度则为兵家所不取。野战宿营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车队集结之後﹐在营地四周掘壕﹐并将掘出之土以木夹板夯实成环形土墙(垒)﹐时称“营军”﹔如果限于时间和地形条件不能筑垒﹐就用辎重车辆相互联结﹐组成一道临时的环形工事﹐时称“次车以为藩”。作战前首先出车布阵﹐其程序先派出游动战车(阙车)在两翼警戒﹐防止敌军袭扰﹔然後再派出马拉的重车(广车)在阵前横列﹐以为屏障﹔最後战车部队从军门鱼贯而出﹐按一定方式排列成阵。开始攻击前一般还要进行挑战﹐称为“致师”。致师多以一乘车的兵力赴敌﹐带有考验对方决心和窃测对方军力的威力侦察性质﹐同时也为己方的队形调整争取时间。致师时并伴有一定的礼仪性言辞。正式攻击开始後﹐进攻军队以正面宽大的严整队形缓慢前进﹐各级军士以不同发令工具随时协调部属的动作以保持队形。进攻时的队形,《周礼》记载,“险野人为主,易野车为主”。郑玄注解,“险野人为主居前,易野车为主居前”。地形险阻,步兵在前,地形平坦,战车在前。有的时候也有步兵在战车两侧,呈品字形布局的。总之因地制宜。(如图所示)接敌过程中双方以弓矢对射﹐接敌後以长兵击刺﹐战车冲击﹐首先打乱敌方阵形﹐然後聚歼散兵。一般说来﹐如有一方阵形动摇胜败即大致定局﹐所以战斗持续时间较短﹐最长不过一日。追击的实施一般并不猛烈﹐《司马法》说:“古者逐奔不远”﹐“逐奔不逾列﹐是以不乱”﹐大概为了保持队形﹐一般不提倡长距离追击。车战时期的作战是以野战为主而很少攻城。原因在于以战车为中心装备起来的军队缺乏有效的攻坚手段﹔同时﹐当时的战争也没有向纵深发展﹐对要塞的争夺并不十分迫切。《孙子兵法》认为“攻城则力屈”﹐攻城之法是用兵的下策。因此﹐车战作为战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早期形态﹐具有形式简单﹑机动性差﹑车卒难以密切协调﹑持续时间短﹑野战而非攻坚为主﹑无突袭性而颇似决斗等特点。

如前文所述,在春秋时代,进攻军队往往以正面宽大的严整队形缓慢前进﹐各级军士以不同发令工具随时协调部属的动作以保持队形。然而,在实战中,会出现两翼的突出部分,用以在两侧夹击敌军,称为“角”,例如,在前597年晋楚两国的泌之战中,楚国乐伯的军队先发起进攻,“晋人逐之,左右角之。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角不能进,”“角”构成了后世雁形阵的基础。除“角”之外,还有偏,是一种临时战斗编组,常作为机动部队或预备队使用。偏的编制并不固定。

三 车战到步战的转折——魏舒方阵

魏舒(?—前509年),姬姓,魏氏,名舒,亦名荼,谥“献”,所以也称魏献子。是东周春秋后期晋国的卿,是晋国六卿之一魏氏一族的当家人,也是中国古代战争从车战转为步战的关键性人物。(值得一提的是,魏舒是战国时代魏国的祖先)。晋平公17年(前541年)夏,山戎部落(春秋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进犯中原,魏舒及荀吴(中行穆子)率晋军进攻无终(山戎国名)及和群狄(好些少数民族),同戎狄的步兵遭遇于大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太行山区,山峦重叠,道路崎岖,地形险狭。魏舒感到戎狄是是步兵,己方是兵车,在山地作战,兵车机动困难,难以取胜。于是出谋“毁车为行”,把兵车改造为步兵,改车战为步战。即把5乘兵车的甲士(每乘甲士3人,5乘共15人),改变为5人为1伍,共编为3个伍的肩甲步兵,与原有轻装步兵合编,作为战斗的基本单位,使原来以两、伍、专、参、偏为编组的战车阵形,变成以前锋、后卫、左翼、右翼、前拒为编组的互相配合的步战阵形。最终击败了山戎,也开创了从车战到步战的魏舒方阵。后人称之为“崇卒阵图”
魏舒方阵的基本单位是由25人组成的小方阵——。其中包括15名重甲步兵(由甲士改编)和10名轻装步兵(原隶属于攻车的步卒),这25名士兵以5横5纵的队列形式排成一个长短兵器相互结合的方阵,其正面和纵深均为7.2米。像这样的步兵方阵,事实上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在战车技术盛行的中原地区,这种步战方式被逐渐淘汰了。
“魏舒方阵”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把步兵方阵和战车的阵型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就是将原来车战队形“为五陈以相离,两於前,伍於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杨伯峻注:“两、伍、专、参、偏皆陈名。此步兵阵法,其详已不可知……疑此五阵,乃诱敌之陈,其徒卒必少,或以徒卒之数为阵名。”按司马法注曰:“五十乘为两,百二十乘为伍,八十一乘为专,二十九乘为参,二十五乘为偏”,由上可知,魏舒方阵是个典型的五阵,是个巨大的创新。

魏舒方阵

春秋战国之交,铁兵器的广泛采用和弩的改进,使步兵得以有效地遏止密集整齐的车阵进攻。同时,由于战车本身车体笨重,驾驭困难,特别是当参战车辆数量骤增以後,战车对于战场地形及道路条件仰赖日趋严重,其机动性随之减低,而小块耕地的大量出现又严重地破坏了井田的道路系统,更增加了战车队运动的困难。此外,随著战争性质和结构的转变以及城邑地位的提高,对要塞的争夺日趋频繁,从而大大降低了战车在作战中的地位。于是,传统的车战逐渐被步骑战所取代,到战国时期终于形成了以步兵为中心,车兵为辅翼,骑兵为机动的新的战争方式。那么,战国时代的歩战,车战时怎样的呢?我们下一讲继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