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论丹溪治痿与痹南泻补北的浅析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症证。《内经》对痿证的记载颇详,在《素问· 痿论篇》中作为专题论述,指出本病主要病理为“肺热叶焦”,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产生痿软证候。朱丹溪则更加深入研究,纠正“风痿混同”之弊,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痿指导思想。在辩证施治方面又分为湿热、湿痰、气虚瘀血之别。许多学者曾沿用该理论来治疗痿痹,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1、病证原文
诸痿生于肺热,只此一句,便见治法大意。《经》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此固是就生克言补泻,而大经大法不外于此。东方,木肝也;西方,金肺也;南方,火心也;北方,水肾也。五行之中,惟火有二,肾虽有二,水居其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经》曰一水不胜二火,理之必然。肺金体燥而居上,主气畏火者也;脾土性湿而居中,主四肢畏木者也。火性炎上,若嗜欲无节,则水失所养,火寡于畏,而侮所胜,肺得火邪而热矣。木性刚急,肺受热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胜,脾得木邪而伤矣。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而诸痿之病作。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何肺热之有?故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机关矣。治痿之法,无出于此。骆隆吉亦曰:风火既炽,当滋肾水。东垣先生取黄柏为君,黄芪等补药之辅佐,以治诸痿,而无一定之方。有兼痰积者,有湿多者,有热多者,有湿热相半者,有挟气者,临病制方,其善于治瘘者乎。(《局方发挥》)
2、病证解析
泻南方补北方是指丹溪论治痿证的指导思想认为南方指属火,北方指属水,也就是说采用泻火补水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痿证。
2.1 该方法是丹溪从五行生克制化观点中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可以说是认准了脾病致痿这一主要的发病机理,还注意到了肝木和肺金的影响。即其所说的“肺受热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胜,脾得木邪而伤矣”。脾伤由于肝木横逆,而木之胜在于肺金不清。肺金司降,肝木主升,两相制约,升降有度,则有裨脾运,即所谓金能制木,木能疏土。若肺失肃降,金不能制木,则肝气横逆,克代脾土,反碍脾运,化源不济,而产生肢体废用。
2.2 痿证之成,病在肺脾,肺脾之所以病,根由水亏火旺,“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何肺热之有?故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机关矣。”泻南,法在制火,立足于清金保脾;补北,法在壮水,着眼于降火保肺。既顾及肺热叶焦病理特点,又不悖独取阳明治痿大旨,水壮火制,肺热无生,脾自健旺。
3、医案一二
3.1 泻南方补北方,泻南方则肺金不受刑,补北方则心火自下降。俾西方清肃之令下行,庶肺气转清,筋脉骨肉之间,湿热渐渐消而痿可愈也。然《经》云:治痿独取阳明,何也?盖阳明为脏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由前论之,则曰五脏有热;由后论之,则曰阳明之虚,二说似异而实同。盖阳明胃属湿土,土虚而感湿热之化,则母病传子,肺金受伤而痿证作矣,是以治痿独取阳明也。取阳明者,所以祛其湿。泻南补北者,所以清其热。治痿之法,不外补中祛湿,养阴清热而已矣。(《医学心悟· 卷三· 痿》)
3.2 丹溪有东实西虚,泻南补北之法,以镇阳光,火归窟宅,金不受火刑,而阳明亦无肺热之气乘之,宗筋柔和,机关可利耳(《杂症会心录· 痿证》)
乃古人治痿独取阳明者,何也?《经》云:真气与谷气煎而充身。又云:阳明为脏腑之海,阳明虚则五脏无所禀,不能行气血,濡筋骨,利关节,故肢体中随其不得受水谷气处而成痿。又云:冲为十二经之海,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络于督脉。阳明虚则宗筋缓,故足痿不用。统观经旨,欲除肺热,必先除阳明之热,而养其阴,调其虚实,和其逆从,斯宗筋润,筋骨束,机关利而病已也。(《杂病源流犀烛· 诸痿源流》)
3.3 痿由肺热传入五脏,热蒸则湿郁,气机为之不利,与风病外感,善行数变者不同。乙未余寓上海,刘君润甫之室,病起夏秋,缠绵数月,偃息在床,起坐无力,手足软弱,不任举持,来延余诊。切其脉,大而滑,知是夏令湿热蕴久不化,气分受伤,致成痿证。与草木在暑日中,热气蒸灼,枝叶皆萎软下垂无异。非得夜来清气涵濡,则生气必不能勃然。遂用清燥汤法加减治之,月余而症悉愈。
丁酉余客天津,夏初,潘黎阁观察为其孙缙华病久不愈,来速余诊。据云:患已数月,延今手足心热,盗汗不止,胸胁胀闷,抽搐作痛,两腿酸不任地,痿弱如废。余切其脉,寸关虚缓,尽部滑实,知是上盛下虚之假象。当舍证从脉,作上虚下盛治。用补中益气汤、郁芩五苓汤等方出入加减治之,两旬余而愈。
二证治法,即前哲泻南方补北方之意也。然或以泻为补,或以补为泻,或补与泻而相需,用意时有不同。又况兼食积、挟瘀血,痿证常有之,余尝佐以消食、活血诸法,始能奏效,岂能以一法尽乎?(《诊余举隅录· 湿热致痿》)
3.4《吕览》云:台高则多阳,多阳则痿。又云: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足则为痿。《淮南子》云木气多伛。由此观之,痿擘乃水亏火盛,木郁脾伤所致,泻南补北主之。川黄连、川黄柏、黄芩、连翘、大生地、怀山药、山萸肉、福泽泻、赤茯苓。
又诊:连进泻南补北之剂,两足自可徐行,饮食亦增,形神亦振,软数之脉亦缓,都是佳征。盖泻南方火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水,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何肺热之有?药获效机,原方增损。大生地、怀山药、云茯苓、福泽泻、怀牛漆、制豨莶、川黄柏、制苍术、黄芩、川黄连。(《问斋医案· 痿躄》)
4、讨论
痿证(痹)早在内经《素问· 痿论篇》就有专题论述。后世在汉唐时期直到宋代的《三因极—病症方· 五痿叙述》明确指人身五体,内属五脏,若“随情妄用,喜怒不常,劳失兼并,致内脏精血虚耗,荣卫失度……使肌肉、皮毛、筋骨痿软无力而致痿躄。丹溪从五行生克中提出泻南补北的指导思想,为痿证的治疗奠定了基础。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和发展,有关他的病机及分类更为完善,痿证由肺痿和肢痿两部分组成。
4.1 肺痿:指肺叶痿弱不用,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成疾。他主要表现为寸口脉数咳嗽,口中反有浊唾涎沫,可分为虚热和虚寒之证。如肺痈、肺痨、久嗽、喘、哮等伤肺,均可演变为肺痿。丹溪在原文中认为诸痿生于肺热而叶焦,有湿热、湿痰、血瘀之称。属于实虚相兼,所治法泻肺热。肺热不能输精于五脏,五体失养,应予补之。现代医学一般慢支、支扩、结核、肺痈失治迁延所致本病。
4.2 痿证:以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痿。历代医对该类病证进行研究与探讨。主要的病理机制有肺热津伤、湿热侵淫、脾胃虚弱,肝肾髓枯等四种,亦有挟痰、挟瘀、挟积等,正属虚实相兼。治疗上更突出“治痿应独取阳明”,指补脾胃清胃火,除湿热,以资养五脏。朱丹溪用泻南补北法以清内热、滋肾阴,达到金水相生,滋润五脏。在清雍正年间《医学心悟· 痿》中在丹溪治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按痹证学分类也称为痿痹之称,但不能与肢体痹混为一同。随着风湿病学的发展可以为十大类,一百多种疾病例入风湿病。痿证(痹)应属于边缘性风湿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神经根炎、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症等,在临床上比较为常见。我们也常采用朱丹溪的指导思想进行治疗,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如周期性麻痹,主要表现突然性肢体麻痹不用,该病证多因有暑热大汗淋漓,或因暴饮暴食,上吐下泻所引起大便钾离子的流失,水电解质缓慢,使神经和肌肉间介质接触发生变化而引起肢体麻痹,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医案鲍六,年二十余,因患血痢。所夏痢所引起的麻痹也不少见。
4.3 痿与痹鉴别
痿与痹同是肢体疾患,二者从临床表现、病因病理、治疗方药都有不相同之处。痿证以手足软弱无力、患肢枯萎瘦削一般不痛,多发于下肢。痹病则以四肢躯体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虽至后期,气血阴阳亏损,可出现肌肉痿缩,软弱废用(古称之为“痿痹”),但也必有疼痛。其发病部位不仅仅限于四肢,还包括项、背、脊腰等。从病机而论,痿证为五脏精血亏损,无以灌溉周流,经脉失养,“痿弱不用”。痹病是邪气阴痹经络,气血运行受阻,“痹而不通”,行步艰难,并未有痛楚者也。若痹症为不足中之有余,有余者因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有泻无补,形神色脉皆枯,必为麻木疼痛,行动艰难者也。故痹病在表,本风寒湿之邪,受病在经络血脉之中,气血闭涩之故。痿症在里,属精神气血不足,
受病在五脏六腑之中,因不能充周之故,所以治法亦别也”。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345040900/blog/141655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