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四俊”交游考(上)
图片可上下滑动
JiuHua SiJun JiaoYou Kao
“九华四俊”交游考
吴振华
微信版第782期
“九华四俊”是晚唐的一个较为重要的诗人群体,他们分别是许棠、张乔、张蠙、周繇。四人均来自皖南九华山周边地区。四人均出生贫寒,困顿科场几十年,人生经历坎坷。对于他们的生平记载,文献中记载甚少。《新唐书·艺文志》录张乔、张蠙诗歌各二卷,许棠诗歌一卷,未著录周繇集,《直斋书录解题》录周繇诗歌一卷。有关其生平事迹的资料散见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等书中。
“九华四俊”之名,最早见于清徐松《登科记考》中,此书卷二三云:“《永乐大典》引《池州府志》云:张乔,字伯迁,时李频以参军主试,乔及许棠、张蠙、周繇皆华人,时号‘九华四俊’。” 而这一称呼并不见于唐人载述,除《池州府志》提到外,当时其他文献却只字未提。《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年间,而所引用《池州府志》的数据源,时间应该远远早于明代永乐时期。“时号‘九华四俊’”一句,说明在“李频以参军主试”时,已经有这一称谓。晚唐时期,皖南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名人众多,如费贯卿、杜荀鹤、顾云、康骈、殷文圭等。为什么称呼此四人为“九华四俊”呢?
据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载记:“咸通末,京兆府解,李建州频主京兆府试,同时有许棠与乔,及俞坦之、剧燕、任涛、吴罕、张蠙、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谓之十哲。”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在“张乔”条、“任涛”条与《唐摭言》记载相似。《唐摭言》中《争解元》条曰:“同华解最推利市,与京兆府无异,若首送,无不捷者。” 许棠终于在次年进士及第。由此可见,“九华四俊”都参加了同一年的京兆府解试,按《唐诗纪事》卷六八《公乘亿》所载,许棠进士及第的时间应是咸通十二年(871), 则四人同时参加解试当在咸通十一年(870)。唐代京兆府和全国各州郡向朝廷“解送”人才的时间是当年十月,以应次年春天的会试。按“咸通十哲”有十二人,其中就包括“九华四俊”,他们在解试中的排名,分别位于第一、第二、第七和第八,四人又来自同一地区,“九华四俊”得名当与此有很大关系。
张乔,《唐才子传校笺》卷十《张乔》条,考出张乔是青阳人,根据《唐才子传》记载:“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 据九华山所在地青阳,进而得出张乔为青阳人的结论不够准确。按《唐才子传》所述,张乔是池州人,池州府治在秋浦。《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江南西道池州,州治秋浦县 。张乔应该是秋浦县人。张乔早年有隐居九华山的经历。晚唐许多名人早年都曾隐居九华,像池州石埭人杜荀鹤,早年就隐居九华山,他青少年时与顾云、殷文圭等读书于九华山,后来又到庐山读书。晚唐池州属县有四:秋浦、青阳、至德、石埭。《唐才子传校笺》卷十《张乔》条,考证其为池州青阳人 ,这一观点不够准确,池州属县只有秋浦临江,在诗作《将归江淮书》中所描写“郡因兵役苦,家为海翻移”。唐人习惯用海称江。张乔家在江边,说明张乔因为兵役而搬家。再如《题友人林斋》中描述“吾庐近溪岛,忆别动经年”,更说明了家在江边。明代嘉靖《池州府志》卷七《人物篇》记“贵池张乔”,明代贵池即为唐代秋浦。汤华泉《张乔考论》一文考证出张乔家在梅根(即今梅埂)、清溪(即下清溪)一带,认为张乔是秋浦县人,此论更为准确。
张蠙的籍贯争论很多。《唐才子传》卷十:“蠙字象文,清河人也。”《十国春秋》卷四四所载同。而《永乐大典》所引《池州府志》认为张蠙为“华人”,考虑到池州州治在秋浦,张蠙应为池州秋浦县人。和张乔一样,张蠙也有诗描述其家在江边,如《投翰林张侍郎》:“举家贫拾海边樵,来认仙宗在碧霄。”《叙怀》云:“月里路从何处上,江边身合几时归。”张海《张蠙考略》一文指出,“池州说”较为可信。《郡斋读书志》《唐才子传》言其为清河人,则不知所据。很可能清河是其郡望,而非桑梓。周祖撰、贾晋华认为:“疑清河乃就郡望而言,其实际籍贯为池州。”⑧而池州只有秋浦位于江边,张蠙和张乔一样,当为池州秋浦县人。
许棠籍贯为宣州泾县。《文献通考》卷二四三《经籍考》七十,“许棠集一卷”下列陈氏云:“唐宛陵许棠文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诗集类》同。而《唐诗纪事》卷七十《许棠》条云:“许棠,字文化,宣州泾县人。”许棠为宣州泾县人还是宛陵人?《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江南西道》条,宣城本汉宛陵县,隋时改为宣州,县界有陵阳山。《通典》卷一八一《州郡十一·宣州》:“大唐为宣州或为宣城郡,领县十:宣城,汉宛陵,有敬亭山……泾,汉旧县,故城在今县东,有泾水、陵阳山。”⒒这在许棠诗歌中有所证。许棠晚年作有《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诗中陵阳为陵阳山,又据《忆宛陵旧居》“旧忆陵阳北,林园近板桥。”可知许棠家即在陵阳山北麓。《秋日归旧山》,许棠从边地回乡,“旧山”就是陵阳山。
关于周繇籍贯,据《唐诗纪事》载:“调池之建德令,李昭象以诗送曰:投文得仕而今少,佩印还家古所荣。” 李昭象为周繇好友,周繇为建德人,当可信。据嘉靖《池州府志》卷七《人物篇》,周繇为建德人。按《十国春秋·地理表上》:“建德,旧为至德,杨吴改为建德。” 据陶敏《晚唐诗人周繇及其作品考辨》,晚唐有两周繇,字为宪者,实为元繇,而字允元者,当为“九华四俊”之一的周繇,为池州至德人。
《永乐大典》引《池州府志》称“乔及许棠、张蠙、周繇皆华人”,意思并非指四人是九华山人。其实他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九华山人,九华山在唐代经过李白、刘禹锡等文人宣扬之后,声名鹊起,成为宣歙道(四俊都在这一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风景名胜,而“九华四俊”恰恰来自这一地区。九华山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这一地区的代名词。同时代乡人杜荀鹤,字彦之,自称九华山叟,亦称九华山人,池州石埭(安徽石台县)人。好友顾云《唐风集序》云:“大顺初,皇帝命小宗伯河东裴公掌邦贡,次二年,遥者来,隐者出,异人俊士始大集都下,于群进士中得九华山人杜荀鹤,拔居上第。”
四人都曾隐居九华山。据《唐才子传》所载,张乔在年少时隐居于此读书。又嘉靖《池州府志》卷七《人物篇》“贤哲”条:“黄巢乱,乔曰:‘尚可以行道乎哉?见几而作,此其时矣。’遂与伍乔之徒栖老九华。” 张乔晚年隐居九华。许棠和张蠙隐居在九华山没有实证,从许棠诗歌《旅中送人归九华》中的“分与仙山背,多年负翠微”一联可知,他对九华山很熟悉。《中国名山与佛教》:“史载唐池州人顾云 ‘与杜荀鹤、殷文圭友善,同肄业九华山。’同时期归隐九华山的文人还有许棠、张乔等。” 张蠙《赠别山友》“旧山回马见”,旧山当为早年隐居的九华山。而其《过山家》中“家山不在此,在此可归休”的家山,环境和诗中所描写的山景同样美丽清静,家山可能就是九华山。张蠙《费征君旧居》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费冠卿隐居九华的艳羡之心。嘉靖《池州府志》卷七《人物篇》“贤哲”条记:“河南尉秩满,归隐九华。” 《全唐诗》卷六○六林宽《和周繇校书先辈省中寓直》曰:“古木重门掩,幽深只欠溪。此中真吏隐,何必更崖栖?……” 可知周繇有隐居之心。杜荀鹤《送福昌周繇少府归宁兼谋隐》有“一路水云生隐思,几山猿鸟认吟声”之句,从侧面说明周繇早年就曾隐居,以至于猿鸟熟悉其吟声。《唐才子传》卷八云:“家贫,生理索寞,只苦(嗜)篇韵,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阃域,时号为‘诗禅’。⒒诗禅之名,说明其受佛教影响尤深。其家在至德县,与九华山临近,故推测其当有隐居九华山的经历。
据上引材料可知,四人均以诗歌驰名,都参加了同一年的京兆府解试,受业于同一恩师李频,又同属于“咸通十哲”。四人籍贯都在九华山所在地(青阳)附近,又同属于宣歙地道区,四人都有隐居九华山的经历。这些原因,固化为“九华四俊”这一专名。
《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云:“其年府试月中桂诗,乔擅场。……其年频以许棠在场席多年,以为首荐。” 可知许棠在包括“九华四俊”在内的“咸通十哲”之中,年龄应最大。《唐才子传》卷九《许棠》条谓“咸通十二年李筠榜进士及第,时及知命”。知命即年届五十。许棠于871年及第,其生年应该在822年。在许棠诗歌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证据,如《献独孤尚书》:“退鹢已经三十载,登龙曾见一千人。”据《唐藩镇年表》卷六和卷八,独孤尚书即为独孤云,咸通六年至十年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检校尚书,咸通十一年转天雄军节度使、秦州刺史,许棠此诗应该作于咸通十一年(870)。“退鹢已经三十载”意指身处逆境已经三十年了,由此逆推,从武宗会昌元年(841)开始身处逆境,许棠应该此年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如果其生于会昌二年(822),正好是二十岁,古人谓之弱冠。据此论定许棠生于武宗会昌二年(822)。
许棠卒年不可确考。许棠《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其四:“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诗中的“乡国乱离”,当指乾符末至广明中黄巢入宣州之事。考《资治通鉴》卷二五三乾符六年十一月:“攻鄂州,陷其外郭,转掠饶、信、池、宣、歙、杭十五州。” 又广明元年六月,黄巢攻宣州,陷之。其五“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许棠应该在广明元年(880)回乡,其时已近衰年,年近六十岁。《全唐文》卷八一二《戴公墓志铭并序》,墓主葬于中和二年(882)十二月十六日,传此文为许棠所写,时许棠六十一岁。此后无相关许棠事迹,则许棠当卒于此年或稍后。
周繇生年和卒年不可考。陶敏认为:“段成式卒于咸通四年,字允元之周繇,于成式卒后方应进士举,卒后十年方及第。” 《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有“周繇集一卷:唐周繇撰。咸通十三年进士”的记述。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明确云:‘繇,江南人,咸通十三年郑昌图榜进士。若按陶敏先生考证,那么咸通四年(863)后周繇才应举,至少在二十岁以上,周繇生年在武宗会昌四年(844)或之前。又据《唐才子传校笺》考,周繇中进士时,应近知命之年。按此观点,周繇在宣宗大中十三年(872)及第,则其生年应该在穆宗长庆四年(824)或稍后。关于其卒年,嘉靖《池州府志》卷七所记,周繇,河南尉秩满,归隐九华山。仆射王徽称其孝弟,奏调至德令。据陶敏考证,王徽任仆射的时间应该在中和三年(883)四月至四年(884)九月之间, 所以,周繇被其奏为至德令当在此时。周繇在中和三年(883)应在世。此后未见踪迹。《大清嘉庆一统志》卷一八一《池州府·陵墓》所载,周繇墓在建德县境内,周繇可能仕终于建德令任上。
张乔《将归江淮书》:“郡因兵役苦,家为海翻移。未老多如此,那堪鬓不衰。”《新唐书·僖宗纪》载,乾符六年(879),黄巢陷鄂、宣、歙、池四州。据嘉靖《池州府志》卷七载,因为黄巢乱,张乔与伍乔之徒栖老九华。《新唐书·僖宗纪》载,黄巢军广明元年(880)十二月克长安,僖宗逃蜀。乔回乡应该在此年后。《将归江淮书》诗中“未老”一词,说明其年在四十岁至四十五岁之间,张乔生年应该在文宗开成元年(836)至武宗会昌元年(841)间。张乔参加咸通十一年(871)的京兆府解试时应该在三十一岁至三十六岁之间。《唐才子传》载张乔“十年不窥园”,张乔在参加解试之前还与许棠共隐庐山,可从。张乔卒年难以确考。据前文,张乔于广明元年(880)回乡栖老九华。中和二年(882),杜荀鹤年三十七岁,约此时至扬州等地,逢张乔、顾云等友人,《全唐诗》卷六九一有《维扬逢诗友人张乔》和《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唐诗纪事》卷六十七《顾云》条云:“咸通中登第,为高骈淮南从事。” 《资治通鉴》卷二五三《唐纪六十九·乾符六年》云:“冬十月,以镇海节度使高骈为淮南节度使,充盐铁转运使,镇扬州。” 张乔僖宗中和二年(882)当在世,此后无资料可寻。
按张海《张蠙考略》,张蠙《送董卿赴台州》当作于咸通七年(866),张蠙有诗赠给董卿,至少在二十岁。据此,知张蠙生年在宣宗大中元年(847)左右,与许棠相差约二十五岁,张蠙与许棠同属“九华四俊”,年龄不应该相差很大。张乔好友黄滔《贻张蠙》(一本题下有“同年”二字):“梦思非一日,携手却凄凉。” 二人能携手,相对感叹遭遇,说明二人年龄接近。据吴在庆先生考证,黄滔生年约在文宗开成五年(840)左右 ,张蠙生年应该在此年左右。《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唐才子传》卷十,张蠙及第于昭宗乾宁二年(895),则至及第时已年五十六岁以上,这与《投所知》中“十五年看帝里春,一枝头白未酬身”相合。
《唐诗纪事》卷七十云:“蠙,字象文,唐末登第,尉栎阳。避乱入蜀,王蜀时,为金堂令。……卒于官。” 明杨慎《升庵诗话》亦有类似记录。《文献通考》卷二四三《经籍考七十》记:“王衍与徐后游大慈寺,见壁间书‘墙头细雨垂纤草,水面回风聚落花’,爱之,问知蠙句,给札,令以诗进,蠙以二百首献,衍颇重之。” 可知王衍当政时,张蠙在世。据《十国春秋》卷三七,王衍于光天元年六月(918)至咸康元年(925)年在位。张蠙卒于此时。
综上所考可知,“九华四俊”的生活年代当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至唐亡后数年的八九十年间。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