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老虎》:去爱,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余秋雨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三个目标之后》的文章,讲的是一个世界级富豪在六十岁的时候,完成“求多”、“求好”、“求独”的三个人生目标,却在那之后感到人生迷茫,一度甚至感觉活不下去,有了结束生命的念头。
直到有一天他偶然间把自己私人飞机上的轮椅给一个残疾人女孩使用,女孩眼里乍现的光芒点亮了富翁的精神世界。此后富翁就开启了自己的慈善事业,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
电影《两只老虎》中葛优饰演的张成功与这位富豪就有几分相似之处,在外人看来,他是社会名流,呼风唤雨,四通八达,拥有巨额财富,过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以世俗的标准来看,他的人生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成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成功人士,在遭乔杉饰演的余凯旋绑架的那一刻,原本是预备从自己造的楼顶跳下自杀的。
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
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去爱、去工作,对于“张成功”们来说,工作不是问题,爱却是一门缺失的人生功课。
余凯旋让张成功找人来赎他,张成功的回答是:“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当一个人物质追求已达顶峰,而精神世界却匮乏不堪的时候,便很难再找到自己生活下去的意义。
开头的那位富豪在后来感慨:“人生就像攀爬梯子,年轻时拼命攀爬,爬到顶之后,才发现梯子搁错了墙头。”
张成功又何尝不是一个终于意识到自己把梯子搁错墙头的人?只不过,那位富豪遇上的是一个残疾人女孩,而张成功遇上的是一个绑匪。
而且,幸运的是,这是一个心中有爱的绑匪。这点爱照亮了张成功晦涩的内心,仿佛一座桥,让他从自己创造的孤岛中走出来,重新与人去连接,重新得以去爱。
一.
张成功
——身处孤岛,
不会爱,更不敢爱
当张成功被余凯旋绑架到泳池之后,余凯旋让他找人来赎,张成功却说:“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
刚开始以为这只是说笑,然而在后续的情节中发现,他是真的没有亲人朋友。登上成功的顶峰,却发现身侧竟无人陪伴、分享,这是何等的寂寥。
张成功就像身处一座孤岛,他不愿不敢出去,他人也无从进来。无论是在朋友关系还是在伴侣关系中,张成功都无法去敞开自己。他面对爱情时的自我与多疑,面对友情时的冷漠与算计,根源都在于他内心深处严重匮乏的安全感。
张成功的前女友周原第一次评价他的话,很直接地说出了这点“因为你太缺爱,你根本就不相信有爱,你根本就不具备爱人与被爱的能力,你太没有安全感了,你觉得每一个人都在骗你……”
伴侣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度的关系,这种关系会不断地把我们推到自我的边界。周原作为张成功的前女友,也是他最深爱过的人,自然能触及到他不为人所知的那一面。虽然电影采用这种直接用人物口述的方式会略显突兀和尴尬,却是一个事实。
到了友情这个片段,第一次看的时候很难理解。张成功为什么宁愿花一万多买一个大哥大,也不愿意借五千块钱给曾经给了自己很多帮助的战友范志刚看眼睛,曾经承诺要给范志刚投资开饭馆也没有兑现。
之后再看,从张成功身上就看到一种曹操式的“我宁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
张成功说他害怕范志刚还不上,其实他害怕的不是范志刚还不上钱,而是万一范志刚有钱也不还了。
对于张成功来说,他害怕的不是丢掉那五千块钱,而是“背叛”。所以,不借,就不会让对方有“背叛”的机会。为此,张成功宁愿自己去负他人,也无法承受他人负自己的风险。
一个人的内心要有多脆弱、多没有安全感,才会如此行事?
在电影最后的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中,我们大致可以猜测,自然是与其童年经历有关。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张成功跟着诗人父亲躲到了小山村,可父亲还是在迫害之下在他面前跳崖自杀了。对于年少的他来说,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自杀,这是多大的一种创伤。可以说,张成功带着这个创伤生活了几十年。
电影中诗人这个意象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另外一部名为《死亡诗社》的电影中,基廷老师对学生们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诗人在《两只老虎》里面,代表的就是生活就是爱。
而当张成功目睹父亲自杀时,爱就已经停滞了,这时候充满他内心的是恐惧以及对父亲的一份恨意。
恐惧比较好理解,而那份恨是比较深层次的,那是一个少年对父亲的质问:“为什么你要丢下我?”
对于张成功来说,他在父亲跳崖那一刻学习到的就是“爱是危险的,爱没有好结果”,他的爱与连接在那一刻断裂了,并因此走向爱的对立面——冷漠。
是的,爱的对立面并不是恨,而是冷漠。他用将自己封闭起来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同时也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恨”。所以在之后,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中,他都无法敞开自己,他不敢去爱,不会去爱,也不能去爱。
二.
余凯旋——
心中迷茫却仍存天真,
这份天真是不灭的光
余凯旋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年轻人,生活物质的压力常常让我们心生迷茫,就像没有眼睛的老虎。于是慌不择路,做出一些不恰当的选择,比如余凯旋因为女友的离去想快速挣到100万,他选择的方式就是做绑匪。
但是作为绑匪,他又远远不够心狠手辣。说了几次撕票,也始终下不了手。一个绑匪,反而被人质吓得够呛。这是余凯旋内心的良知在起作用,这样的人内心仍然是良善的。
这样的良善体现在他帮张成功去问周原的评价,回来之后,编了一段假话给张成功听。他怕张成功听到真话会伤心,那么来一些善意的谎言又何妨?
诗有时候就像给生活加一层滤镜,对于余凯旋来说,生活能过则过是他的哲学,加一层滤镜又有什么不好呢。
作为诗人的余凯旋身上是仍然存有这样一份天真的,这份天真让他面对残酷的生活真相时,仍能选择去爱。
没有眼睛的老虎在这点光亮的指引下,最终也不致犯下大错。所以,他去KTV面对曾经欺负自己的同学时,也下不了手去打。这里张成功代替余凯旋出手,其实也是一种对张成功的疗愈。在多年前,诗人父亲被迫害的那份愤怒,在一巴掌一巴掌中得到了宣泄。
记得在余凯旋帮张成功办完第一件事后,余凯旋就不再锁着张成功了,两人一起坐着聊天,在这余凯旋还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说了出来。
在游泳池中,张成功和余凯旋比赛水下憋气,精明的张成功每次都偷偷上来呼吸,等到余凯旋上来的时候再一头扎下去,好几次都是如此。
也许这一路走来,张成功在余凯旋身上看到的那份天真,那份对他人的不设防与信任,是自己身上所没有的,这使得张成功内心的铜墙铁壁开始松动。
如果说之前无论是战友还是爱人,都是亲密关系,张成功需要不断测试。而余凯旋,作为绑架自己的绑匪,这种特殊的关系,特殊的情境,让张成功第一次感受到信任与爱原来也并不是危险的事。
最后,张成功让余凯旋去给自己的父亲送信,一部分是因为他已经认可了爱,消解了对父亲的那份恨意,余凯旋代表的是爱;另一部分是他从余凯旋身上找回了年少的自我,无论世事变迁,曾经的张成功也是一个天真少年。
而至于为什么自己没法回去,我想仍是因为他心中的愧疚,感觉无法面对父亲以及青梅竹马的彩霞。
三.
去爱的第一课就是爱自己,
而爱自己的第一步是
接受不同面向的自我
张成功在电影中修的一直都是“去爱”这门功课,在余凯旋的身上看到爱,然后跨越时间去看到父亲身上的那份爱。
电影中我认为最出彩的一段,是张成功去求原谅,而范志刚其实是没有原谅的。如果说范志刚最后接下来那笔投资,原谅了张成功,反而无法点出电影最核心的一点:人生有时候就是需要带着遗憾和负疚感前行的。
张成功在自杀未果,被余凯旋绑架之后,才终于了悟生命中那些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人和事。其中就是和范志刚的这段战友情,这段无比珍贵的情谊因为自己的自私自利而断送。于是便想找机会弥补,让自己内心的那份愧疚减轻一些。
来到范志刚的按摩店,张成功让余凯旋假装投资人,自己则假装沉默的司机,以为这样可以瞒过范志刚让其接受投资。谁知范志刚眼盲心不盲,提出要他们俩先体验一下。
余凯旋在范志刚的按摩下,痛苦不堪,连连尖叫。而张成功在范志刚使了两倍力道的情况下,尽管脸已扭曲,却硬是忍着一声不吭。
对于范志刚来说,也许他使出两倍的力道,是想让张成功开口,亲耳听一句道歉的话或者是其他什么的,可最终张成功都没有开口,范志刚说了一句:“可惜小谢还是没感觉啊!”他无法接受张成功用投资的方式来弥补,于是他说我怕还不上,以此拒绝了张成功的投资。
而张成功呢,在范志刚说了:“还是那么瘦,多吃点”之后,那些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此时的他被愧疚淹没,一个人默默地趴在按摩床上流眼泪。他此刻才明白,那些已经发生的,再也没有商量的余地。曾经的错误,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战友不会再原谅自己。
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和事,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去弥补的。发生的就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就是与自己和解,让它过去。
成年人就需要为自己做的选择负责,即使需要带着遗憾和负疚感,我们仍然要放过自己。放过自己,是爱自己的开始。而爱自己,方能爱他人。
张成功在范志刚这里,终于接受了自己人格的阴影面,多疑、自私自利,那些都是自己的一面。在求原谅时,也许张成功仍然是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的,想要通过弥补去抹掉自己的这一面。而在被拒之后,才去接受自己,去为自己所做的负责。如果说救赎,这一段可以说是最直击心灵的,残酷痛苦却真实。
当我们在真正学会爱之前,我们遇到的都不会是真正的爱,而是爱的功课。
当我们能去接受真实的自己,无论在外人看来是光彩的,还是阴暗的,多少不同面向的自我,都去接受它。
而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我们都是有选择的,有阴暗面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用这一面去行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有可能去敞开自己,不必害怕他人触及到真实的自我,才会有与他人的连接产生,才有爱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