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这首李叔同1915年作词的《送别》,从在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中几次出现,到如今,已是骊歌的不二经典。

李叔同的一生是一个传奇,

从降生天津盐商李家,

到上海滩翩翩浊世佳公子,

“二十文章惊海内”,从赴日本留学,

到归国后从事艺术教育,桃李满天下,

最后皈依佛门,

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

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

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

1880年10月23日,

弘一法师生于天津一个富裕的家庭。

俗姓李,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

名号屡改,一般以李叔同为世所知。

他原籍浙江平湖,

父名世珍,清同治四年会试中进士,曾官吏部。

后来在天津改营盐业,家境颇为富有。

李叔同五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16岁时的李叔同

李叔同小时候就很聪明,

六七岁时,就随着长自己十二岁的兄长文熙读书。

他十三、四岁时,篆字已经写得很好,

十六、七岁时曾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填词、

又从唐静岩学书法。

他在迁居上海以前,曾以“文童”进过天津县学,

受过八股文(当时称为时文)的严格训练。

李叔同十八岁时,

在母亲作主之下与俞氏结婚。

越年戊戌政变,他就奉母迁居上海。

到了上海,才是风流才子李叔同的舞台。

由于他家在上海有钱庄,

他可以凭少东家的身份任意支取生活费用。

同时他以富家公子身份,与沪上名流交往。

并且加入了“城南文社”,

曾以《拟宋玉小言赋》,名列文社月会第一。

天涯五友图,1899年李叔同与江阳张小楼、江湾蔡小香、宝山袁希濂、华亭许幻园结拜金兰(左起)。

1899年,二十岁的李叔同迁居好友许幻园家的“城南草堂”。

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

其后,李叔同的文人雅士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五光十色。

他与画家任伯年设立“上海书画公会”。

二十二岁入南洋公学,从学于蔡元培,还与歌郎、名妓等往来频繁。

而且在上海粉墨登场,参加《黄天霸》等京剧演出。

同时为沪学会补习科作《祖国歌》,并编有《国学唱歌集》。

一时之间,风光无二!

1905年四月,由于母氏王太夫人逝世,

他以幸福时期已过,决心东渡日本留学。

他临行填了一阕《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词曰:

被发佯狂走。

莽中原,

暮鸦啼彻,几枝衰柳。

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

便惹得离人消瘦。

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

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

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

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

听匣底苍龙狂吼。

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

是祖国,忍孤负。

读来真是激昂慷慨,荡气回肠。

“二十文章惊海内”,

可以看出他当时何等的意气风发。

李叔同到日本后,学油画,攻钢琴,

参加话剧,创办音乐期刊,几乎无所不能。

留日期间,还与一日本模特结婚,

女子后来随其一起回到中国。

1907年,李叔同于东京春柳社演出“茶花女”一剧。

1911年,李叔同归国,

在上海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当老师。

讲授国文和音乐,翌年加入“南社”诗社,

被聘为《太平洋报》主笔。

1914年,三十五岁的李叔同加入西泠印社,

与金石书画大家吴昌硕时有往来。

这一年,李叔同在课后经常集合友生组织“乐石社”,

从事金石研究与创作。

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艺术教师

其实,从日本归国后,

李叔同一直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达七年之久。

直至1918年,那一年,李叔同三十八岁。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来到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

皈依老和尚了悟门下,法名演音,号弘一。

从此,世间再无那个会作诗、会填词、会书法、

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的李叔同,

只有弘一法师!

本就善音律的他,从此作了佛法的弘扬者,

演佛法之音,以佛音唤世人的善心、善念

及感恩、忏悔,并且“弘一不弘二”,

放下诸杂艺,将生平所绘油画赠予北京美专学校,

将所藏印章,包括自刻及友人所刻的赠予西泠印社,

将碑帖笔砚、书法作品

赠给画家周承德、好友夏丏尊、诸申甫,

将衣物、书画书籍、音乐资料等

赠给学生丰子恺、刘质平,从此专弘佛法。

李叔同将出家时,与他的学生刘质平(左)、丰子恺(右)合影。

出家前的这一系列捐送之举,

确实让人感到“诸艺皆废”之打算,

但很快,法师就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事,

他与艺术结缘太深,哪怕入空门,

得解脱,艺术也是如影随形。

皈依同年九月,他就应范古农之请,

另购笔墨纸砚,开始书写经偈,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

以书法弘佛法,包括抄经、题记、偈跋等。

1919年初出家时的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在自己人生的后十年,一心钻研佛学。

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

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

最后使他成为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

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

佛教界尊他为近代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

居中坐者为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曾说过:“见我字,如见佛法。”

他就是通过书法不遗余力地弘扬佛法,

而书风也由在俗时的绚烂蜕变为平淡、稚拙,

这是修行佛法后心灵的迹化。

他的书法藏锋入纸、线条圆浑,

字形更是打破棱角,形散神不散,

泯灭锋芒、气息内敛,

有一种超然物外、安然恬静的禅趣。

致刘质平手札

弘一法师的学生丰子恺提出“人生三层楼”说,

对法师由艺术人生升华到宗教人生作出了最为得当、透彻的阐释。

丰子恺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

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

二层楼的扶梯的最后顶点就是三层楼,

所以弘一法师升华到宗教,是必然的事。”

二楼连着三楼,

所以丰子恺认为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通,

这跟法师“见我字,如见佛法”在旨趣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后来台湾作家林清玄也因此认为:

“弘一大师的宗教情怀,是从艺术风格发展与提升出来的,

没有艺术的李叔同,也就没有宗教的弘一法师。”

忆母堂

1937年三月,五十八岁的弘一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

闽南佛教养正院做了关于书法的讲说,

他说:“我觉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艺术,

在于从学佛法中得来。

要从佛法中研究出来,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地步。

所以,诸位若学佛法有一分的深入,

那么字也会有一分的进步,

能十分的去学佛法,写字也可以十分的进步。”

佛法赋予了书法“空灵”“沉静”的品格,

这种宣扬,也给书法家带来了更深层次上的心灵慰藉,

这种观念下的书法体悟,

将书法超脱于日常实用,

把书法带入一种听从禅心的呼唤。

《心经》

弘一法师自评其书,

“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这是他的书法美学追求。

这种逸品格调,也必须要泯灭技法的束缚、打破碑帖的隔阂,

向书写者内心深处求。

他甚至说“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

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屏除,绝不用心揣摩”。

“亦可以艺术而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这是弘一法师心心念念的。

法师也用他“平淡、恬静、冲逸之致”的艺术,

向我们表达出他在佛法修行中所获得的幸福感、满足感。

他的书法作品线条纯净,境界空灵,

笔端没有一丝一毫的自矜功伐、幽愤不平、杂念痛苦。

(0)

相关推荐

  • 李叔同,一生极致归平淡

    物道君语: 半世繁华,半世空门,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他从未变过, 这一生对极致的追求. 海河是天津这座城市线索,似乎这里的一切都从此展开. 老三岔河口的不远处有座宅院,是由四个四合院组成,另有小花园 ...

  • 《你爱吗》(3)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你可能不知道弘一法师是谁,但你一定知道李叔同.你可能也不知道李叔同是谁,但你一定知道<送别>.当然你也可能不知道<送别>,但是你一定知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 弘一法师李叔同书法作品欣赏

    2021-03-30 21:58:26·书画艺术家 弘一法师李叔同书法作品欣赏

  • 超其象外:弘一法师《仿东坡先生》

    弘一法师<仿东坡先生>,横 70cm,纵46cm. 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名字,听来可谓如雷贯耳.他的非凡才华不仅反映在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教育和编辑各个领域,同时表 ...

  • 弘一法师: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如梦 在俗的李叔同与在僧的弘一法师,都义无反顾地活成了世人眼中的"传奇".其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 ...

  • 空盦: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中秋之夜,这些年的印象,一定是要晚饭陪着父母吃酒饭的,饭后则是赏月和吃月饼.酒一定要让父亲喝好,我陪着父亲也喝一点儿:月饼捡喜爱的口味儿切成小块放入盘中,父母先吃,我们必须也要吃,以讨父母开心. 及父 ...

  • 一壶浊酒尽余欢,十首诗词读平生

    诗词大会群 公众号 欢迎您 开始赏诗词 无酒不成诗,把酒言欢,寄愁于酒. 千百年来,古文人对酒情有独钟,以酒入诗词,寄予了怎样一番深情呢?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 ...

  • 一壶浊酒尽余欢,十首诗词读半生

    无酒不成诗,把酒言欢,寄愁于酒.千百年来,古文人对酒情有独钟,以酒入诗词,寄予了怎样一番深情呢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 ...

  • 一壶浊酒尽余欢 十首诗词读半生

    无酒不成诗,把酒言欢,寄愁于酒. 千百年来,古文人对酒情有独钟,以酒入诗词,寄予了怎样一番深情呢?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 ...

  • ​一壶浊酒尽余欢,十首诗词读半生

    无酒不成诗,把酒言欢,寄愁于酒.千百年来,古文人对酒情有独钟,以酒入诗词,寄予了怎样一番深情呢?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 ...

  • 一壶浊酒尽余欢:重温《城南旧事》

    文 / 达令 闲来无事,得空看了 1983 年由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我瞬间被那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的英子迷住双眼,心间不由地开出喜悦的花.得此机缘,有幸找到了书籍.我真的很喜欢林海音先 ...

  • 诗词丨一壶浊酒尽余欢,十首诗词读平生

    无酒不成诗,把酒言欢,寄愁于酒. 千百年来,古文人对酒情有独钟,以酒入诗词,寄予了怎样一番深情呢?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 ...

  • UC头条:一壶浊酒尽余欢,十首诗词读平生

    千百年来,古文人对酒情有独钟,以酒入诗词,寄予了怎样一番深情呢? 点击加载图片 <将进酒>--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