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怪”——MAG机枪

MAG机枪是一只真正的的“缝合怪”。

我的一个师弟有句名言:“世界名枪一大抄,各个都是缝合怪,给我四个小时,我一定能给一款枪找个'爹’出来。”师弟以话多、能侃而闻名,他说的大多数话我都不记得了,但这句话却牢牢记在了心里。现在这个时代,枪械发展已经高度同质化,相互借鉴、层层借鉴的现象屡见不鲜。于是,“'缝合怪’遍地走”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缝合怪”中,MAG机枪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它的缝合体现在好几个层次上。

缝合机匣

机匣是枪械的骨架,它前接枪管,后接枪托,算得上是枪械中“顶天立地”的核心部件,就像建筑中下接地基、上承房顶的承重墙一样。在机匣的表面上,我们常常能看见几颗铆钉,这些铆钉就像是建筑中的钉子一样,负责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

图中箭头所指的3个部件都是“缝”在机匣上的,它们的周围都有密集的铆钉

但是,铆钉就像青春痘,多多少少会影响枪械的颜值。枪械中公认的“美男子”——M16步枪采用了铝机匣,机匣表面没有铆钉,“皮肤”光滑、形象一流。AKM步枪就要粗犷一些,机匣的前后、中间都有铆钉,但整体形象尚可,看多了还觉得挺酷。而MAG呢,它像糖葫芦垛子一样,浑身都是铆钉,十分辣眼睛。

浑身都是铆钉和MAG机匣设计有很大关系。MAG的机匣是钢制的,但并不是由一大块钢板通过车铣刨磨的方式“挖”出来的——这是当年(1958年)比较常见的机匣加工方式,但加工费时费力。MAG的机匣也不像AKM步枪一样,是薄钢板像折纸那样折弯冲压出来的,而是由几个钢片,像布片拼接一样缝合出来的。因此,MAG机匣上的铆钉就像针脚一样密集。

MAG的机匣加工方式介于“挖”和“折”之间,没有“挖”那么费事,但比“折”的强度、刚度更高,算得上是真正的特色设计。根据一些文献介绍,MAG的机匣寿命可以达到惊人的7万发,这远远大于整枪寿命。结实的机匣给MAG带来了一流的可靠性,也让MAG获得了诸多赞誉,甚至得到了“金刚枪”的美称。

不过,鞋子是否合脚,只有穿鞋的人知道。在20年后诞生的米尼米轻机枪上,比利时人果断放弃了特色缝合机匣,转向了AKM风格的折弯冲压机匣。

缝合“核心”而MAG的击针足足有一根一次性筷子大小。

在手、步、冲、机四种枪械中,机枪是最复杂的,它的复杂体现在两个核心机构上——自动机与输弹机。MAG自动机、输弹机也是地地道道的“缝合怪”,是BAR+MG42的混血产物。

美国采用的MAG 被称作M240,其中最常见的是M240B,它的枪管外有隔热板,很好识别

之前的《机枪故事之BAR》中我讲过,FN公司曾魔改过BAR,推出了几款相当不错的改型,并狠狠地赚了一笔。对于当年的FN而言,BAR可是雪中的火炭、暗室中的明灯。魔改BAR既让FN公司赚了不少钱,也让FN公司“拐”上了一条歪路——在MAG上,FN公司居然还在沿用BAR的自动机设计。

从产品延续性的角度看,FN公司当然要沿用BAR的设计。但BAR毕竟是1918年的设计,MAG则诞生在1958年,跨越40年的“忘年恋”注定是没有好结果的。纵然经过魔改,基于BAR改进而来的MAG自动机也依然落后,最大的缺点就是超长。为了装得下超长自动机,MAG的机匣也“撑大撑长”了一圈,变得沉重而肥胖。

更为悲剧的是,MAG采用的闭锁方式,是一种半肘节、半卡铁偏移式闭锁机构。这种设计直接导致了机匣受剪、受弯。相比之下,1961年诞生的PK机枪采用了回转闭锁,机匣只受到压力,几乎不会受剪、受弯。如果把机匣比作一个矿泉水瓶的话,PK机枪闭锁是踩在瓶子正上方,而MAG是一脚踩在侧面。

以上的说法可能有点拗口。大家只需要记住,受制于闭锁方式(这是自动机的一部分),MAG的机匣必须设计的重、厚、长,而PK机枪的机匣却可以做得轻、薄、短。就这样,肥胖、粗壮,还无法瘦身的机匣,给MAG带来了巨大的重量——整枪重达到了惊人的12.5千克(M240B),在二战后的新一代7.62毫米通用機枪中,绝对算得上是重量级了。

可以这么说,在1958年时,MAG抄哪款枪的作业都可以,但唯独不能抄BAR——它可不是什么“好学生”,就这样,MAG抄来了一堆毛病。所幸,MG42是个真正的优等生,比利时人认真抄来了MG42的双程输弹、一次进弹设计,这套机构也确实表现良好。

在后来诞生的米尼米机枪上,幡然醒悟的比利时人没有再次“延续”,而是一脚踹开了MAG的自动机,走上“回转闭锁好”的道路,但依然延续了双程输弹、一次进弹设计。有时候我在想,还好BAR使用弹匣,如果BAR使用弹链的话,1958年的比利时人说不定还会继续抄下去,然后再掉进“大坑”一次。

安装在直升机上的MAG/M240。它太过沉重,人力携行不便,但直升机、车辆不怕这个

怪怪的MAG

“缝合怪”,“缝合怪”,除了缝合,还有怪。MAG的握把、击针都很奇怪。

通常来说,枪械的握把,无论是手枪的还是机枪的,其外形往往是圆润的,让人看起来就很舒服,握持起来也舒适,不会被棱棱角角硌到手。像我这样爱枪的人,忍不住还想去“盘”一下圆润的握把。但MAG是一个例外。它的握把外形简洁、线条硬朗,简直像是简笔画——画风和其它枪械根本不一样。。

更为神奇的是,从最早的MAG,到美国人的M240B,再到最新的M240L,这个神奇的“硬朗”握把一直被沿用了下来。难道说,这个握把真的很舒适?还是人们懒得换了?如果握把真的很舒适,为啥后来的米尼米机枪没有沿用?如果不舒适,为啥最新的M240L也不改一改呢?

除了握把,MAG的击针也很怪异。枪械的击针往往只有棉签大小(非自动步枪除外),哪怕是12.7毫米的大口径机枪,击针也非常的短小,甚至比步枪还要小。一般而言,击针越长、越细,寿命就越低,生产难度就越大。机枪的整枪寿命更长、使用强度更高、射击时的冲击更大,因此,击针往往更短更粗更小。

当然,超长击针归根到底也是超长自动机的“锅”。在米尼米机枪上,随着自动机大幅度减短,超长击针的设计也随之被抛弃了。

MAG(上)与PKM 等比例示意图。PKM的机匣明显要短得多,这是PKM的瘦身“秘方”

MAG的一生之敌

前文中我把MAG黑得够呛,但客观说来,它是一款不错的枪。精度、可靠性、勤务性,这些机枪该有的素质,MAG可谓是应有尽有,这也是它获得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订单,成为北约通用机枪“扛把子”的核心原因。

MAG的最大BUG就是太沉、太重,这又是BAR“遗传”下来的,属于典型的“血统”问题。本来,这样的缺点无伤大雅。但在命运的剧本上,上帝是个恶趣味的编剧,偏偏给MAG“安排”了一个一生之敌——PK/PKM机枪。MAG的优点,PK/PKM几乎全都有,重量还要轻得多。尤为关键的是,MAG和PK/PKM还处于不同的阵营,这让它们诞生伊始就掉进了命运的决斗场。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MAG是要输PK/PKM一頭的。MAG的确有一些优势,比如射速更高,更适合作为航空机枪或者舱门机枪使用。但对于机枪而言,这样的优势价值不大。而PK/PKM的优势在于轻。很多人都觉得,一款机枪,轻几千克没啥大不了的,其它的性能,比如射速、寿命更为重要。

这种说法当然有道理。从使用的角度看,轻几千克似乎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机枪本来就很沉。但是从设计的角度看,差别就很大了。任何产品都有一个边缘效应。比方说我很喜欢做炒生菜,在我刚刚学做菜的时候,我的水平进步非常快,每隔几天,炒生菜的味道都会好一大截。然而,随着我炒生菜的水平逐步上升,我发现我进步的越来越慢了。哪怕我花费更多的时间研究菜谱+试验,我的进步也很小了,水平很难再提高了。

遥控武器站上的MAG。近年来俄罗斯元气大伤,而西方国家发展相对较好,MAG最终压过了PK/PKM一头

炒生菜的过程符合一般产品的研发规律。产品刚刚诞生时,哪怕是稍有投入,回报也会很高。然而随着产品成熟,收入/回报比开始大幅度下降,哪怕投入很多,回报却少得可怜,甚至会出现投入巨大却没有回报的尴尬情况,这就是所谓的边缘效应。如今的枪械就处于这个阶段。看看这20年吧,所谓的进步——瞄具、附件、导轨、材料,增长点很少是枪械本身,大多都是枪械之外的。“枪械科技以换皮为主”,这可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话。

在MAG和PK机枪诞生时,枪械的发展虽然不至于像今天这样停滞,但也很成熟了,各个国家的设计能力应该都差不多。按照这个假设,枪械的性能取舍完全就是此消彼长——枪轻了,精度、可靠性就会变差,精度、可靠性增加了,重量就会增大。所谓的设计平衡点就是这样,单方面拔高某个性能,一定会牺牲另外的性能。

然而,PK/PKM机枪的各项性能和MAG差不多,重量却轻了一大截。如果用拳击赛来形容的话,两个选手打得有来有回,但体重有较大差异,那么重量轻的人无疑有更高的技术水平。从这一点上讲,PK/PKM的设计水平确实超过了MAG一大截。这也是为什么我说PK/PKM赢在更轻的重量上。

总结

“缝合怪”MAG是一款特别有趣的枪,它的很多设计独一无二,大多设计还能像段子一样讲给别人听。可惜的是,这款枪械正在走向消亡——无论是缝合机匣还是超长自动机都很难延续下来了,再过几十年,MAG就要彻底“断后”了。新老更替是时代的法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