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封表扬信
《1》
茶友来表扬信了。
当然,这并不是第一次收到茶友的表扬信,但是,却是我极为开心的一次。
因为,这一次,茶友说,他在我们家的牡丹里,喝出了某大牌银针的感觉。
并且,还是在我们家的2020年的新牡丹里,喝出了某大牌2019年白毫银针的感觉。
请注意三组关键词:
白牡丹VS白毫银针,完胜。
2020年VS2019年,完胜。
小陈茶事VS某大牌,完胜。
可以从牡丹里喝出银针的感觉,这牡丹,等级得多高,产区得多好?
可以用2020年的白茶胜过2019的白茶,这白茶的工艺得多好,技术得多精湛?
所以,我非常高兴,那天请李麻花吃了一顿烤肉。
准备等下个月初上山的时候,也请老S师傅下山来,在八尺门吃一顿海鲜。
话说当年,我们仨加上一个王政委,在八尺门码头吃海鲜,吃到一半,明亮的月光从太姥山的某个侧峰爬上来,光芒万丈,熠熠生辉,令人心生崇敬与拜服之心。
后来S师傅故技重施,请一帮河南的客户也在同一个码头的渔排上吃海鲜,没想到北方人不熟悉海性,吃完之后,居然晕船了......
瞧这事给办的!
从此S师傅就被贴上了标签:一个除了做白茶,干其它事都不行的老农民。
《2》
其实,村姑陈收到表扬信,是常态。
为什么呢?
(画外音)李麻花:因为茶好啊!
那为何这一次,特别要写在文章里来说一说呢?难道是村姑陈年龄大了,脸皮变厚了?
非也。
只是觉得这位茶友的表扬背后,有着极为深层次的市场因素,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商业潜规则和行业操作。
是那种做白茶的人一听,便可以了悟于心的:嗐,我就知道是这样!
故而值得拿出来分析,拿出来让更多的茶友学会,并避免掉坑里罢了。
先来说说茶友“从牡丹喝出银针感觉”这回事。
这件事,普通茶友一听就特别奇怪,对不对?
白牡丹和白毫银针,都是白茶当中的品类,都是拥有着很多粉丝的大咖。
它们各自有各自的香气滋味特征,连外观上也大相径庭,怎么可能从白牡丹和白毫银针当中,喝出相同的感觉来呢?
就像中国人和非洲人,DNA规律如此不同,是不可能长得一样的。
但有一天,你在街上看到一个非洲人长得跟中国人很相似,是不是会大吃一惊?
《3》
别忙着吃惊。
让村姑陈告诉你,这情况,正常着呢。
在《白茶国家标准》里,白牡丹,分为四个等级。
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这四个等级,它们的采摘时间,是不同的,有着明显的先后顺序。
特级最早采摘,在白毫银针采完之后,紧接着就采特级白牡丹了。
接着采一级白牡丹,过一几天采二级白牡丹,过一段再采三级白牡丹。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各年份不同,具体的要看当年的气温上升情况,气候变热情况而定。
如果温度升高快,天气热得快,那各个等级之间的间隔时间就比较短,有可能睡一觉起来,就过了一个等级。
如果遇到降温,像2018和2020年这样的倒春寒,那天气就热得慢,茶树发育也慢,那几个等级的白牡丹之间间隔的时间,就会比常年略久一点点。
前文提及,在白毫银针采摘完毕之后,采摘的是特级白牡丹,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牡丹王。
由于采摘的时间非常接近,其实特级白牡丹与白毫银针在外形上,在生长季节上,在内质口感上,是比较接近的——至少相较一级,二级,三级白牡丹,特级更接近白毫银针的品质与风味。
于是,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也就是茶友提到的,在牡丹里喝到银针感觉的情况。
也就是在一款标着“白牡丹”字样的白茶里,喝出“白毫银针”风味的情况。
因为相近,所以相似度极高,喝起来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4》
好,读到这里,大家看懂了吗?
为何茶友在小陈茶事的白牡丹里,喝出了某大牌白毫银针的感觉?
结论是:因为这款白牡丹,等级极高,高到了接近白毫银针的品级,所以才能喝到相似的口感。
所以茶友发来表扬信,因为他花白牡丹的钱,买到的是类似白毫银针的品质,从经济方面来论,他赚到了。从茶叶品质上来论,他也赚到了。
而村姑陈,因为认真做茶,因为认真标注白茶的品质,也赚到了品牌影响力。
可见,卖好茶,认真做茶,真心是可以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然而,这并没有完。
这只是一个顺向的比较。
让我们来一个逆向的比较吧。
从“白牡丹里喝出白毫银针的口感”这个命题反推回去,得到的是另外一个命题“(某一款)白毫银针的口感跟白牡丹相似”。
那么,为何一款白毫银针会跟白牡丹相似呢?
除了生长时节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款银针,等级偏低。
比如,是银针与特级牡丹混合生长的时间采下来的,那么,这批银针里,就会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一些特级白牡丹,也就是说,它不是纯粹的白毫银针,如此一来,它成品之后,从中喝出白牡丹的口感,也就不奇怪了。
或者,这款银针等级正常,但是产区不太好,而小陈茶事家的白牡丹,生于高山,长于深山,白毫密集,内质丰沛,胶质丰腴,汤水饱满,喝起来,就自然比产区不好的银针,汤感更稠滑绵润,更让人喜爱了。
这便得到了新的结论了:
等级不高,或者产区不好的白毫银针,喝起来甚至不如产区好、等级高的白牡丹。
(这里没有批判的意思,也没有王婆卖瓜的意思,只是按实情去分析——村姑陈注)
《5》
在表扬信里,第二个被表扬的,是年份。
是小陈.茶事出品的2020年白茶,战胜了某大牌的2019年的白茶。
这个胜利,可是凭真本事获胜的。
如果说牡丹战胜银针,可能凭的是银针茶商的懒——懒得挑捡,那么,2020年的白茶战胜2019年的白茶,便纯粹靠的是实力了。
这里稳赢的实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制茶技术。二是,储存技术。
制茶技术的精湛,能让茶叶当中的大部分内质,大部分有益内质,充分保留在茶叶里,在冲泡时,再充分释放于茶汤中。
这时候,便可以从高品质的白牡丹里,喝到白毫银针的滋味。
而制茶技术的粗糙,能让茶叶当中的一大部分有益物质,随着水分的蒸发而离开茶青叶片,只保留下一小半的养分在茶叶里。
当这种因制茶技术不到位而损耗了内质的茶叶,制成成品茶之后,冲泡出来的茶汤,便是极为不稠的,极为清淡的。
鲜爽感自然也有,但稠度却掉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稠,便不是好银针。
这样的白毫银针,空有银针之名,却无银针之润泽,之稠滑,之淳厚,之绵密。
只是绣花枕头罢了。
难怪要输给白牡丹。
并且是输给比自己小一年的白牡丹。
初三的孩子输给初二的孩子,好没脸呀。
《6》
前文提到了储存。
2020年的白茶完胜2019年的白茶,除了工艺的原因,还有诸存占了很大的因素。
可别小看了这储存。
有些人懒,也是为了省钱,仓库里从来不装空调,不装抽湿机。
这样的仓库,白茶放进去,是得不到良好的保护的。
过度的水分,会让茶叶过度氧化、提前氧化,长期下来,银针会生成巧克力味、朱古力味,而牡丹和寿眉则容易生成杨梅味、梅子酸味。
过度氧化,会让茶叶当中的内质,过度转化,转化出一些不好的物质来。
提前氧化,会让茶叶当中的内质,提前损耗,这对白茶的整体陈化过程,带来破坏。
比如,四个月的婴儿才能加辅食,但妈妈心急,才刚满月就给孩子添加辅食了,这样的喂养,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提前给孩子的肠胃造成负担,对于养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是很不利的。
所以,2019年的白茶,如果放在一个不标准的仓库里储存,等同于没怎么转化。
因为,在这一年的陈化时间内,因为外部环境的原因,它有可能并没有转化出多少有益的物质来。
并且,不良的环境还有反作用,那就是有可能因为水分超标或者温度超标等等其它的因素,让它的内质,遭到破坏——甚至比刚放进仓库的时候还少了。
这样不良环境储存下来的白茶,就算过了三年,五年,七年,十几年,它也不会有太大的转化和变化。
甚至,它的内质还未必比得过比它年轻许多年的白茶。
《7》
如果你遇到2005年的白茶,汤水稠度还不如2017年的,如果不是做旧,就肯定是没有良好储存。
没有进行物质转化,再老的老白茶,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虽然年高,却并不德高,而望众,更不知从何说起了。
这样的老白茶,还有收藏的必要么?
不如去存品质好的新白茶,毕竟,有优秀的品质,未来才可期。
看完这篇文章
#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正在记录
未完待续
……
▼
2019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系列文章
……
作者 | 村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