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政:发育价值创造流程是企业的事业基础

这是包子堂与您相识的第2581

前 言

古人说,天地君亲师。每个人一生中有三个引路人:第一个引路人是父母亲,第二个引路人是老师,第三个引路人是上司或老板。经过三个引路人可以成才了。要想出道,就要见天见地见人,道法自然,走向实践。

企业管理注重的是实践,光学不练不行。只学理论,不从事实践,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只从事实践,不学理论,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任何学习都应该有最终的落脚点和目的性。这叫学以致用。否则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同时,企业的实践必须在理论的框架下进行。企业的经理人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共同构建有关企业的事业理论和概念体系。

管理已经成为每一个职业人尤其是经理人员的基本素养,成为每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职能。

价值创造流程与管理系统
发育价值创造流程是企业的事业基础
孔子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做任何事情,都要区分重要的和次要的,这叫物有本末。都要弄清楚目的性,弄清楚落脚点,这叫以终为始,事有终始。
2500年前,古人已经讲清楚了做事的方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股脑的把各种课程冠名管理,往人们脑袋中塞,现在人们脑子里的东西不是太少了,而是太杂了。剪不断,理还乱。
德鲁克说了,管理本身没有目的性,它的目的统一于企业,统一于企业的命题。管理是企业的一个器官,是企业的一项职能,必须围绕着企业的基本命题构建,以支持企业在生存和发展。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三个基本命题相联系,使企业有前途,使系统有效率,使员工有成就。尽管这三个命题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三位一体,但对企业而言,这三个当中最为要紧的命题是,使系统有效率。
这里的“系统”,是指专业化分工之后的一体化关系体系,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就是“组织”,或称分工一体化体系。
系统的有效性,不在于如何分工,也不在于如何组织,而在于如何按一体化的要求进行分工。分工与组织,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开来。
东西方企业相比较,差距究竟在哪里?我认为,是系统的有效性。系统的有效性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响应市场需求的速度,二是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响应市场需求的速度,核心概念是“时间”,是价值创造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又称“通过能力”,加工对象通过价值创造流程及其各个环节的能力。要求价值创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相关部门以及各个职务担当者,统一于时间。这就是稻盛和夫倡导的方法,按时间计算价值,即“时间价值”。
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核心概念是“柔性”,使价值创造过程具有自我演进与更新的能力。这不仅要求价值创造流程统一于顾客,不断深化和顾客的联系,而且要使价值创造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具有足够的自由创新空间,能够释放每一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乃至个性上的天赋。
人们之所以不下苦功夫去学管理,并努力掌握管理这项技能。我认为,是因为管理这门学科被人讲泛了,讲杂了,没有聚焦。如果一门学科是发散的,不能聚焦,不能收敛,就会失控,就无法让人变得通达,到达成功的彼岸,并使管理学科,变成有用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应用于自已的生计。

管理学科其实有它内在的统一性,统一于企业内部的分工与组织,统一于企业的价值创造流程。企业的存在价值和存在的理由,是由企业能为谁做什么贡献决定的。企业存在价值和理由的大小,是由企业能为谁做多大的贡献决定的。因此,管理学科必须围绕着企业创造价值的流程展开。

在企业还很小的时候,创业团队就要着手去做这件事情,发育企业价值创造流程,形成分工一体化的关系。创业团队就是分工与组织体系的缔造者。
大家都知道,企业创业期,就是孕育期,从0到1。就是不知道从0到1意味着什么?不知道在这个孕育期当中,最为关键的是孕育出价值创造流程。
什么时候建立价值创造流程?我认为,只要企业有了稳定的顾客群,有了内在的业务,就要开始建立价值创造的流程,依靠持续强化的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深化与客户的联系,包括响应市场需求的速度与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不断深化与客户的联系,使企业和客户同步成长。
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与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有关。有关分工对于提高效率,历史上有很多专家学者有过透彻的论述。如斯密与马克思。很遗憾,中国的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学会如何分工。如何把一件事情变成很多很多专业化的工作,交给很多很多人去做。像华为那样,17万人只在一个领域当中干事情。就像亨利·福特那样,把8万人整合在一个工厂里,从事T型汽车的生产制造。
专业化分工,是现代企业的根本特征,也是现代企业的效率来源。亨利·福特可以把生产一辆T型汽车的事情,细分为8800多个专业化的工作,由8万来担当。1908年,T型汽车卖780美元,竞争对手要卖2500美元(以上)。到了1915年,同样的汽车卖250美元,占全球轿车的市场份额50%以上,占有半壁江山。
专业化分工之后就要变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体化的工作流程。过去,我们把这个称之为“生产作业流程”,或“生产制程”。现在,知识工作者为主体,我们把它称之为“价值创造流程”,也称“企业的业务流程”或“价值链”。企业依靠内部的价值链,为目标客户群做贡献,赢得自身存在的价值与理由。其它的部门或人员,以及相关的资源要素,都是围绕着价值创造流程配置的。
管理作为一项职能,是服务于价值创造流程的。管理本身没有目的性,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企业价值创造流程有效。背离这个流程,企业就失去了事业的基础,无所谓“基业长青”,只剩下一群买卖人。管理职能也就无成了无本之木,管理者也就成了老板的助手,帮着一起做买卖。就像《甄嬛传》中“答应”,干得好就升格为“常在”。
企业能不能谋取到分工专业化的好处,能不能不断深化分工,取决于一体化的能力,取决于组织能力。企业当局不能一味的深化分工,还必须根据一体化的程度,进行有效的分工。使分工和组织对应起来,相辅相成,维持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创造价值的能力。
中国的很多企业,不知道这个原理和原则,把分工之后的一体化,即组织的命题,生硬地把它变成“管理”命题。找一帮人当经理人,也称管理者,去从事一体化的事情,美其名曰,从事管理职能工作,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随着企业越来越大,专业职能部门越来越多,上下的层级也越来越多,价值创造流程就被部门墙割裂开来。与此同时,价值创造流程不再统一于顾客,而是统一于官僚机构的总部或老板,混乱、无序和失效就不可避免。
专业化分工的进程就随之中断,开始走向分子公司的模式,美其名曰,集团化。实际上是一体化的组织出了问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表现为资金利润率的下降和人均销售收入的下降,并使原来专业化分工水平上的好处,也化为乌有。
我们的理论界,也根本不知道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愣把这两个概念变成一个概念,称“组织管理”,让人啼笑皆非。没理论,太可怕了。
很多人根本没有仔细研究过福特工厂的经验,不知道8万南美移民是怎么被组织起来的,是如何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整体的。
亨利·福特根本没有安排一帮经理人,更没有这样的专业职能部门,从事所谓的管理工作,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管理工作。而是从生产线上选拔5%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在从事直接的价值创造过程的同时,为更多的操作工人设定岗位职责和操作指南,明确各岗位之间的责任边界,确保加工对象能够顺利地通过各个岗位,提高流程的通过能力。
在福特的工厂中,真正的管理者就是那些工头,是维持工厂秩序或纪律的工头。他们是真正承担管理职责的人,这就是使系统有效率,使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来。他们有权力随时解雇不听劝阻的工人。
现在是知识劳动为主体,价值创造流程不再围绕着“物品”展开,还是围绕着“事情”展开。然而,分工一体化的价值创造流程,依然是企业的存在价值和理由,依然是企业一开始就要发育出来的事业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