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个乞丐版骑行小生态(非技术)

“让已有的条件都发挥作用,搭配起来。”

喜欢上骑行,纯属偶然。20多年没有摸过自行车了,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碰它了。

平时我的跑量也就200-250公里的区间,家人从健康考虑,一直建议我少跑多骑。考虑到经常陪家人去郊外的公园里运动(跑步也经常驾车到郊外的公园),为此送了我一个方便在车后备箱里随车携带的折叠单车。

9月下旬开始,我用它刷了北京的二、三、四环。分别为:32、50、68公里。

从五环开始,是没有标配的辅路的,所以,没有办法刷。但是,我将南六环相邻的黄马路,强行视为“六环辅路”,也去走了一下。

请注意,不是刷六环,那个我做不到。

我将黄马路视同“六环辅路”,以南二环、黄马路,和南北向的京开高速、京福路这四条路为四边,组成一个四边形,全程也有50公里,与三环等量齐观。

京福路无法直接向南前进到六环接壤,要么向东,要么向西折一下,虽然距离不受影响,但图形不好看,后来就不走了。

在磁各庄桥路段,黄马路几乎就是正儿八经的“六环辅路”,继续往西,两者就逐渐分开了。毕竟它们不是主路和辅路的关系^_^

我把磁各庄这张照片用作题图,将来自己容易找到它。

这样基本上环路和向南的大圈,都兜过了。

没想到经过600公里的骑行后,喜欢上它了。正式成为“喜欢骑行的跑步爱好者”。

没打算在这上面多铺张,前不久跟家人一起努力做断舍离,主张把玩具尽可能地缩减。

故此,在搭建骑行的生态时,尽量跟跑步相结合。

所谓生态,一是器材,二是数据,数据是核心。

可以说,生态的搭建,主要是随着数据如何使用(如何集合,采用哪个分析平台)而定。

之前有朋友问我该买什么跑表时,我也请对方考虑好,打算怎么样集合数据,和以什么分析平台为主。否则,东一个器材,西一个器材,数据会很散乱。

对我来说,骑行,是一个在健康道路上的新事物,作一小文,以立存照。

一、骑行这个话题,Strava当然不能缺席

元旦开始,我的运动数据全集合在Polar上,而其中跑步的部分,经常会借助RQ平台帮助分析——RQ平台只接收跑步数据的共享,其他活动不接收。是我过去一直很信赖的平台。

意外的是,当时Polar与RQ没有直接的共享协议,要通过Strava转。因此Polar里的运动数据,全体向Strava同步,Strava则将跑步数据向RQ同步。

现在Polar也与RQ有协议了,可以直接共享。

Strava是骑行界很著名的平台,只是我从Polar向它同步过去的,一直以来,都是跑步、步行、力量等等科目。从来没有产生过骑行数据。

曾经也想过,既然“不得不”用了Strava(因为原来要靠它作为Polar和RQ的桥梁),什么时候也以骑行者身份用用它,免得对不起它在骑行界的赫赫大名。

有的骑行产品的硬件厂商,也会与Strava做数据分享,以此作为对客户的服务。

现在Polar已经可以直接连RQ了,我也还是选择通过Strava,这样可以在Strava上留下由Polar所做的骑行记录。

由Polar记录的骑行数据,传到Strava上,除了保留所有原始信息外,最受骑行爱好者欢迎的,是它的“预估功率”功能。

因为好的功率计实在比较昂贵,我暂时没打算去买它,菜腿阶段的我,心得体会不够深。

这样一来,Strava的预估功率功能,显得非常亮眼。

它是根据心率、踏频、速度、体重+车重等要素综合计算出来的。不知道车轮尺寸和踏板曲柄长度这些数据有没有考虑,反正我在Polar里也都设置了。

值得一提的是,里面选择车型至关重要。之前,我设置了“公路车”,最后分析的输出功率总是非常低,实际上,我的车应该更类似山地车。一旦设置成山地车后,一场从红绿灯频繁的市中心区穿插到四环、经常有机会停下来等交通灯的骑行,其输出功率就非常合理了。

说明公路车在相同输出功率下,应该跑得比山地车更快。或者达到相同速度要求,公路车输出功率比较低。“公路车比山地车跑得快”,从这里也可以得到印证。

心率曲线很明显可以看出有很多等交通灯的地方。

我最关注的,是每次运动的训练效果。本例是非常有效的一场有氧运动,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如果在不容易被打断的地方,可以时不时地到心率4区逗留一下。

本来嘛,两个月前引入骑行,就是为了训练效果而去的,更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拉拉有氧”。

二、闲置的FENIX 5X变身码表

过去两个月在骑行过程中,一直通过看腕表来了解当下状态,在城市里绕圈时,速度不快,没有特别的感觉。但当在郊外绕圈时,即使山地车没有公路车那样快,但是也很容易超过25公里的时速,往往在那种时候,偏偏最应该了解运动的状态,这时候去看腕表,无论是抬起手腕、手离开车把,还是手不离开把手、偏过头去看,都会带来两个潜在的危害:一是有摔车的危险,二是下意识地停止踩踏,打断速度节奏。

不管哪个,都很有害。

这样一来,码表的需求就浮现出来。

阻止我添置码表有三个原因:

1、实在不想再添置器材了,何况我的数据都向Polar集合,而Polar本身的在售码表M460不便宜不说,好像还很少有商家卖的。

也想过每次用Polar现有跑表来记录数据,另外弄一个不打算采用其数据、只是骑行过程中作为监察之用的其他码表,这样能解决骑行过程中在手腕上看数据的危险。

但是——

2、对性能的追求。如果考虑弄一个仅仅用做骑行过程中监察数据的第三方码表,实际依然用Polar的数据,这是可以的。因为不了解,担心陷入功能复杂,性能欠佳的坑里。我说过,我宁可一样东西只有一个功能,但这个功能必须要好。

在我看来,跑表普遍比码表的标准更高一些,跟其他厂商的码表比,应该(想当然)优势更加明显一些。

3、启用一个主器材之外的码表,又多一个数据的分散地。我特别不喜欢把运动数据弄得东一个地方,西一个地方都有保留的样子。

灵光一闪,将一直闲置的FENIX 5X跑表固定在车把上,用作码表,这个方案也是可以的。

反正现在Garmin也在每次骑行中跟Polar同时在做记录。它不算“另外的集合地”。

立马跑到代理店里,请小师傅帮忙把配件装上。

小师傅在店里帮我找了半天垫片,把我自己购买的小架子给固定上了。

看上去蛮帅的样子。

长期吃灰为主的5X又派上用场了,很高兴。它的屏幕当码表用,显示心率、踏频、距离、速度这四项,足够大,完全够用了。

点赞一下代理店的小师傅。

这样,骑行时同时佩戴的Polar只安心记录就好了,运动结束后,它的数据是要入库的。GARMIN的数据也可以自行记录在它的数据库里。两者是平行的(Garmin导不到Strava去)。

OK了,一分额外的钱都不花,用原本的Polar跑表,加上活用5X这个硬件当做骑行码表用来运动中监察数据,以及本来就在用的Strava平台,算是搭建成了一个最基本的骑行生态。

在Polar上和Garmin上的踏频和心率,都是来自同一个发射源,所以他们的数据是完全一样的。这是我在骑行过程中真正要随时监察的两个数据。

顺便说一下,心率带是必须的。除了天冷了,手表必须戴在袖筒外这个因素,还要绑在车把上的FENIX 5X,它也要显示心率数据的。

最好选用双模的,如果光是ANT+这个协议的,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接两个设备。

我用的是Polar H10。

踏频用的是迈金的,目前用得还很不错。

~~~~~~~~~~~~~~~~~~

今天主要是说跟数据采集和集合、以及与分析相关的“生态”。

至于穿戴在身上的东西,还有很多话可说,说起来会很冗长,就不在这里说了。

作者简介:

老威,健身与慢跑爱好者。跑步以追求健康为主,竞技目标为辅。强调基本功,特别强调有氧基础和核心力量。践行戒烟断酒、营养均衡、简单饮食的生活方式。愿与开朗、乐观、阳光、积极的人们,在健康道路上,相携前进。

历史文章(选):

【开始跑步】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1)身体篇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2)穿戴篇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3)步频篇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4)心率篇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5)跑姿篇

【训练心得】

在减肥话题里经常鼓吹HIIT的我,为什么自己经常在跑有氧?

怎么判断自己在慢跑、有氧跑、HIIT跑和燃脂跑

各档心率的训练效益

四种常用心率区间设置,殊途同归

运动中有所克制,也是一种戒“瘾”

训练目标越单一,越容易管理

跑步诸相

【健身收获】

瘦身后遇到小区里的人,都这样对话

这样练,减脂减重不应该是件苦差事

切身体会:减重减脂的一组小tips

连续秋雨,室内徒手力量训练

什么时候需要一场放松跑?

————————————————————————

本公众号关注大众健康话题,分享大众运动心得。
崇尚科学训练,合理膳食的生活理念;
倡导和睦共处,利乐群生的处事哲学。

欢迎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