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和合”的麻黄

小朋友们,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影子?它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时候又会消失呢?

我们来想象一下,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你站在一块绿油油的草地上,面朝太阳,你的身后会出现什么呢?没错,正是一条黑色的影子。这个影子为什么会出现呢?如果用光学原理来解释,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不透光的,阳光不能穿过我们的身体,照射到草地上,所以草地上就形成跟我们的身体轮廓一样的,没有光的“阴影”部分,被称为“影子”。

很好。你能理解这种阳光与阴影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继续讨论,中国古人从许多类似于这样“明与暗”的对比中,总结出来的“阴”与“阳”了。

我们再用天气的阴晴变化,来解释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两个字。比如:有太阳的天气,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就可以称为“阳”;没有太阳的天气,阴云密布,沉闷灰暗,就可以叫做“阴”。要是请你描述一下,在“阴雨天”和“阳光天”里,你心情的不同变化,你会怎么形容呢?

积极的,温暖的,明亮的,外向的,动态的;消极的,寒冷的,灰暗的,内向的,静态的。。。分别可以形容哪种天气的心情呢?

答案很明显吧。积极的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阳”;消极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阴”。这个现象几乎可以概括,中国古人对于世间万事万物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在一本古老的著作《易经·系辞上》里,就可以看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记载。意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都可以用“阴与阳”的相互关系来解释。

那么,“阴”与“阳”都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明亮”与“黑暗”;其次,它们又是相互转化的,比如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人的身体移动到哪,人的影子就会跟随到哪。也就是说,原本“明亮”的草地,都可能因为身体的移动,而进入“黑暗”中;第三,就是“阴阳和合”。假如没有光照,在一片漆黑中,我们是不能区别出“明亮”与“黑暗”的。所以,“阴”与“阳”也是共生的。

讲到这里,你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与“阳”了吗?当然,阴阳的内涵同样适用于传统中医药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阴阳和合”,名字叫做“麻黄”的药材。

麻黄药材来源于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这些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它们的地上植株矮小,叶片退化成膜质鳞片状,所以人们也会把麻黄叫做“无叶草”。每年秋季,中医药人采集麻黄植物的草质茎,晒干后作为药材使用,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

同时,他们也会把麻黄的地下根和根茎挖出来,作为中药材使用,叫做“麻黄根”,麻黄根的功效与麻黄截然相反,不再能发汗解表,而是收敛止汗。

多么神奇呀!同一株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人体的作用却截然相反,是不是很像我们前面分析的“阴与阳”呢!

课后思考:根据它们的药用效果,判断一下,麻黄和麻黄根两种药材,谁属于“阳”的药材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