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 “上善若水”被误读几千年, 你们颠倒了我的原意

前天写了篇关于“上善若水”文章,提出一个观点,认为老子虽然强调“无为”,但是同样强调”有为法“,并以水的””七善“作为论据,证明水是善于扬长避短(事善能)、选择时机(动善时)、果敢作为的。

点击加载图片

上善若水

其实这也不是我的新发现,历来解读《道德经》的,大致都是这个思路,认为文中“七善”正是水之所以“几于道”的原因所在。而我只是把它作为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证据。

这一“有为法”受到广大网友的好评,但也遭到少数网友的质疑和反驳,@浸淫之辞老友就认为“上善治水,水才‘有静’。文中几个‘善于’,皆是因为‘不静’,所以都会‘无尤’。尤,突出的表现”。

当时,只是觉得,我可能只注重“七德”之辨,而忽略了最后一句话“故无尤”——如果把“尤”当做“突出”的话——因此才会造成前后解读逻辑上的不顺畅。

点击加载图片

上善若水

今天把这个问题重新梳理一下,发现老友说得有道理。于是按照这个思路,尝试从《老子》甲乙本的角度,重新解读,抛砖引玉,欢迎诸君批评指正!

帛书《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需要说明的问题

1、通行本《道德经》中,开头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结尾呼应开头,故说“夫唯不争,故无尤”。

2、帛书甲、乙本分别是“有静”、“有争”,结合上下文,应为“有静”。

3、《道德经》强调的是“不争”,帛书《老子》强调的是“有静”,两者都是“道”的自然状态与特性。但老子之所以说水几于道”,前提是“居众人之所恶”,为何能“居众人之所恶”,是“不争”吗?似乎也解得通。但“道““大音希声,天象无形,道隐无名”,“寂兮廖兮”,因此,“静”才是“道”的主要特性。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听之不闻,视之不见,搏之不得”。

点击加载图片

上善若水

章旨大意

至善如同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能守静,停留在众人都嫌弃的地方。所以,水是最接近于道的。

但人们称颂的那些善,比如:选择善地而居,心胸善于抱持沉静,善于待人接物,应时而至善于守信,以及为政善治,做事善能,行动时懂得把握时机,这些都算是善了。

可惜,唯独缺了守静,因此达不到水的至善境界(夫唯不静,故无尤)。

点击加载图片

上善若水

章句分析

上善若水。

马王堆甲本为“上善治水”,或“上善始水”,有人认为“始”应为“似”。乙本作“如”,今本作“若”。我不知“上善治水”是啥意思,也许是整理着的个人见解?不敢确定,故取“若”或“如。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有静”,在甲乙本出来之前,王弼之后都认定是“不争”。可是甲本是“有静”,到底是“有静”,还是“不争”?“不争”自然也是老子思想主张之一。但此处所讲是水能在众人讨厌的地方,呆得住,一定是沉静,不为外物动心,甘于寂寞,这才更与“道”的清静无为接近,故曰“几于道”。如此解释就顺畅的多,不用曲折迂回地往老子思想上硬靠。

点击加载图片

上善若水

关于“七善”

通常的解读,是把“七善”归在水的品德上。可是第一句就得靠曲折迂回才能解得通,前面说,水“居众人之所恶”,接着就说“居善地”,到底是“居善地”,还是“居恶地”呢?

若本章要论述“不争”的道理,那么“动善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抢抓机遇”,激流勇进。那么若是不争不抢,如何能称得上“动善时”呢?因此要想解得通,就得格外下点功夫,采取迂回之法,平添一些文字进去。以老子的畅达,为啥非要让人如此费解呢?

且水利万物是不错的,但水一样可以给人类带来灾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疏忽,便可冲决出去,伤及生命,淹没田舍,这能算“善”吗?

点击加载图片

因此,把“有争”还原成“有静”,就直白顺畅的多。原来这“七善”,是世人以为的“善”。老子说“天地不仁”,又说“天道无亲”,它本无所谓善恶是非,所有的美德与恶德,都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划分的。在这“七德”中,哪一“善”的背后,不都隐含着“动”的欲念,人的意愿,人的选择?

可见,老子在本章是说,水不仅利益万物,而且有静,它可以居众人之所恶,一个人若能心静如水,虽居恶地而能安之若素,不为外物所动,这不是更善呢?所以他告诫人们:水趋下而行,居于众人之所恶,是其性使然,自然而然,没有刻意选择,且具“有静”之德。因此说“夫唯不静,故无尤”,心动则称不上“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