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窑戏园
◆ ◆ ◆
岁月留痕
窑湖戏园及其他
文|胡克庆
这已是80多年前的事了——
当时,我家住在被人称为“下江院子”的汉冶萍公司职工社区里。整个宅院都被高墙包围,但在东南方墙外一个荷塘的尽头,常传来丝竹乐音,那里便是当年石灰窑镇的娱乐中心——窑湖戏园,而不是现代人称的“剧院”或“剧场”。
戏园在八泉街的街尾,常年有当时称之为“大戏”的汉戏班来献艺。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指湖北省武汉市地方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汉剧于清中叶形成于湖北,唱腔优美,对白雅致,对演员文化素质要求较高,其角色共分为“十大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花衫)、九夫(老旦)、十杂(花脸)。当时湖北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戏就是汉剧和楚剧。窑湖戏园常年有戏班守台。
当年守台的班主叫翟双平,唱外角的。还有几个颇受欢迎的名角,如坤角三生李鸿声,坤角四旦小彩云(名角李彩云的养女),五丑李罗克(后去武汉,任过汉剧院副院长)。有时也聘请名角来此短暂献演,包括汉剧大王吴天保在内演出《击鼓骂曹》,还有活关公之誉的陈春芳演出《水摛庞德》。为表达地主之谊,当地乡绅、戏迷经常热心地参与演出服务,每有新戏班来献艺,长江上窑码头上就会悬挂条幅,以示隆重。
看戏是一种娱乐,但又不是完全是娱乐性质。当时,不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流行这样四个字:“高台教化”,也就是说通过欣赏戏曲,接受教育。这里不仅有忠孝仁爱的思想教育,也有唱做念打的艺术教育。
戏剧影响了我漫长的人生。我曾经当过编剧、戏剧刊物的编辑、主编,凡是戏剧方面的人物、事件,我都会全身心投入,甚至不惜一切代价。
改革年代的初期,我在湖北省文联从事编辑工作。大约在1979年前后,武汉循礼门一带的旧货摊,经常有旧货出售,其中不乏珍贵文物。有一次,我发现了一些珍贵照片:1915年黎元洪做总统时邀请汉剧名角余洪元等去北京献艺,当时拍摄了他们的照片,其中一部分就出现在地摊上,这些都是绝版照片。我当时一个月工资80多块钱,我挑了其中一张,花了150块钱买下来,珍藏至今。后来又陆续买过一些,我那时生活非常节俭,可谓是精打细算,但为了戏剧,我舍得花钱。
我一辈子爱唱戏、写戏、编戏,并因此结识了诸多戏剧界名家。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曾送我一张她亲自题签的照片,她告诉我,那是她唯一题签赠人的照片。
(原载黄石日报2021年11月3日第6版)
更多原创,敬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