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闲读:“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今天仍然读杜甫的诗。
关于思念家乡,其实这也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李白望着月亮,第一件事想起来的就是故乡,他说“举头望明月,低闲思故乡”;王维一个人跑到外乡,遇到逢年过节就格外思念家乡,他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高适一个人在旅馆里过除夕,想到自己满头的白发,他同时也想到的就是自己千里以外的家乡,他说“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宋人李觏说:“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人在天涯之远,心里永远会挂念生他养他的故乡。明代的袁凯在外地收到家乡的信,他写诗说:“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杜甫)
杜甫也写思念故乡的诗,他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首诗很有名,但真正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却是他那句“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全诗如下: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草堂前的杜甫像)
杜甫初到成都,除了亲朋友好友给他的支援让他建了草堂之外,他的生活仍然是十分紧张的,他在《百忧集行》里说,“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显然,这位主人是杜甫的生活来源,但实质上,这位主人并不是杜甫的友人,杜甫不得不接受他的资助,他不得不陪着笑脸以获得生活上的保障,他心里是不舒服、饱含屈辱的。相比之下,他原意向亲朋友好友求助,比如760年,他就寄诗给彭州牧高适求助:“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50多岁的杜甫,到了秋天就又进入了饥寒交迫的时节,老高啊,你什么时候救救急啊!高适他们从来没有让杜甫失望,获得资助的杜甫,也会过上几天安生日子。
(杜甫草堂)
但真正让杜甫的草堂热闹的,要算严武了。严武算是真正的实权派,他32岁就任职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上元二年(761年)12月,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这时唐室为了对付吐蕃,合剑南、东川、西川为一道,支度、营田、招讨、经略等统为一体,权力相当大。严武跟杜甫的私交甚好,762年春夏两季,严武经常带着小队人马来到杜甫的草堂来拜访杜甫,他来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携带着酒食(这其实是对杜甫的资助),草堂范围之内,竹里行厨,花边立马,草堂呈现难得欢乐场面。当然,也只有严武来的时候,杜甫的才不为生计担忧,获得短暂的心理安乐。甚至后来,严武还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杜甫在成都获得了暂时的安定,也多来源于严武,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也源于他的这一段任职经历。
但是好景不长,762年4月,玄宗和肃宗先后死去,唐代宗继位,到了这年7月,代宗召严武入朝述职,杜甫去送严武,一直送到绵州,二人在绵州附近的奉济驿分手,写了这首诗。
(唐肃宗像)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严武在玄宗朝曾任侍御史,肃宗朝曾任京兆少尹、御史中丞,在那个时代,严武的确是有名的臣子,代宗新朝,当然需要知名的臣子,但杜甫不说朝廷而说中原,显然是赞扬严武为众望所归,也表明他这次还朝,是大家所盼望的。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这四句是赞扬严武文韬武略,在平叛收京镇守一方等各方面均有杰出贡献的。“安史之乱”起,唐玄宗携众人逃往成都,肃宗即位灵武时,严武就在灵武辅佐肃宗。后两句借用张天步的比喻,比喻国家的政局混乱之下,严武平乱中起的作用,说他曾协助打开当时的局面,收复两京。而边塞由于战争而扬起的沙尘,在严武的努力之下,从容不迫地平息了。
(大雅堂前的杜甫)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第一句有典故,典出《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度,背负青天,然后图谋迁移到南海去。后来,这个典故用来比喻志向远大。这当然是赞美严武抱有大志,要将四川地区治理好,如大鹏展翅,现在奉召回朝,又好比它回翅由南方返回北方。在古人的天体观里:北极星位于天体最高处,其它的星都拱卫着它。这是赞美严武一向忠心耿耿地为皇帝工作,这次内调中央,更加接近,和其他大臣一道犹如众星捧着北极星。他设想严武上朝时的情景,待漏听鼓,直到天亮。严武入朝已在夏天,在这个时候,宫莺都不歌唱了,鸟儿已经停止了它春天婉转的歌声。
(秦时咸阳唐时长安)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所谓的玉帐术,是指某种神秘的兵术,《抱朴子·外篇》里说:“兵在太乙玉帐之中,不可攻也。”通过这种兵术,可以镇边辟邪。当然,世上不可能“玉帐术”,杜甫用这一句,说严武还朝后留下了玉帐术,足以“静塞尘”保护成都人民,而锦城人仍然因为怀念严武而忧愁。剑阁的道路通往朝中,江潭里隐藏着满潭的白蘋。既写远方,又写当下。
(长安塔影)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我们知道,杜甫在长安住十年以上,他的先祖杜预也是长安人,所以长安对于杜甫来说,既是当时国家的国都,也是他的精神故乡。所以,杜甫自从758年离开长安之后,就一直心心念念着要回去,长安旧属秦地,所以说归“秦”,他说,我这一生可不希望终老蜀地,只要我不死,我终将回到长安。当然,这也表达了他困留蜀地的惆怅,他希望自己不要终老蜀地,争取再回朝廷做官。因此他劝严武,如果有担任重要职位的机会,遇到危难要挺身而出。
开头说了,中国人的乡土观念一向很重,杜甫也是,他终生不忘回乡终老,我们知道,到了晚年,杜甫还是离开了成都,从四川出发还乡,只可惜,他最终没有回到长安,而是病死在归途之中的一条船上。
(苏东坡赤壁夜游图)
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当然源于苏东坡博大的胸怀,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心地安静,那里就可以做为故乡成为自己心灵寄托的地方。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现代诗歌里有一首余光中的《乡愁》,每每读起就让人感动,抛却这首诗里的两岸观念之外,这首名诗之所以成为名诗,有打动人的感发力量,其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杜甫远在他乡,时刻怀念故土,并不是他不具备博大的胸怀而找不到自己的心理安静,而是他对于家国有发自内心深切的爱,这种爱时时折磨着他,使他内心不能安静,有人说杜甫缺少苏东坡思辨境界,其实他跟苏东坡有完全不同的经历。在对故乡的感情上,苏东坡并不比杜甫高明。
(【唐诗闲读】之140,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