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宫花,黛玉真的是小心眼吗?

读《红楼梦》,实际是在受高级班的汉语言训练和熏陶,因为《红楼梦》的作者简直就是语言大师,再没有任何一本小说,语言的精彩优美程度能《红楼梦》相媲美。

读到第七回:周瑞家的送走了刘姥姥,去找王夫人回话,听说王夫人在薛姨妈处,于是从薛姨妈那里接了一个送宫花的任务,薛姨妈的原话交待得很清楚:

(薛姨妈)

“……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

注意记好这句原话,薛姨妈只能是这样安排,三位姑娘是直亲,林黛玉仍然是未成家的姑娘,她们当然排在前头,王熙凤已经成家,戴花不是“刚需”,所以,别怀疑,薛姨妈交待的顺序没错!

注意,周瑞家的让留着给宝钗戴,于是宝钗的形象就又描了一层:“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这跟后来四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参观宝钗的房子时,“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宝钗就是这样一个人,冷、静、简。

(宝钗)

紧接着就是周瑞家的送花,众人接花的过程,这实际上又是对众人性格的层层递进的刻画:

先是迎春、探春。“只见迎春探春正在窗下围棋。周瑞家的将花送上,说明缘故。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收了。”知书达礼的两个姑娘,真正的大家闺秀,虽然相当普通,却中规中矩。

(惜春正跟智能玩呢)

接着就是惜春,最小的姑娘。她在干啥呢?“只见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顽(玩)耍呢”,惜春自己说:“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做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哪)里呢?”惜春最后的结局也是出家,真真的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不过说归说,最后也只是“大家取笑一回,惜春命丫鬟入画来收了。”虽然她并稀罕,依她的脾性,也并不需要(这暗示,还是让丫鬟平和地收了。

紧接着,问题来了,周瑞家的没去找林黛玉,“便往凤姐处来”了,这跟薛姨妈交待的顺序不合,有两个原因:

(王熙凤)

1、凤姐的住处离探春、迎春、惜春处更近(《红楼梦》的空间只有大概的地理位置,没有任何一个建筑师能真正画出准确的位置图,因为这毕竟是文学作品,不是建筑设计图),周瑞家的就近图方便。如果是这个原因,周瑞家的这样做,无可厚非。

2、黛玉平常就拒人千里之外,嘴上极度刻薄,经常抢白别人,因此周瑞家的对她不亲近,周瑞家的这一级下人,对全府的人情世故,完全了如指掌(这从她的女婿冷子兴能把荣国府演说的清清楚楚就可以知道)故意拖到最后给她送。如果是这个原因,也怪不得周瑞家的,这是人的正常反应。

3、这是王夫人面子挣来的礼,先紧着王夫人一脉的人送。

(平儿)

接着说凤姐。凤姐的花是平儿接的(从标题来看,“贾琏戏熙凤”的戏份,可能过于“少儿不宜”,因此作者删掉了,只漏了一句“叫丰儿舀水进去”,要水干啥,作者没说……),平儿的做法也很合理,她“打开匣子,拿了四枝,转身去了。”(这是显示地位),紧接着又“手里拿了两枝出来”让人送到宁府给秦可卿戴。(想的周到,且又见他们这一家跟秦可卿关系足够近。)
更精彩的是:黛玉收花。

黛玉的花收到之后,并不急着用手拿,“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透着不懈),接着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当得知别人都有了之后,她直接就挑剔:“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只能“一声儿不言语。”她能说啥呢?黛玉挑理儿,挑得尖锐,挑得合理。

(黛玉)

黛玉寄居外祖母家,自卑与自尊都强化了一层,她从心理上把自己包裹起来,武装起来,言词犀利是她的武器,她需要表达自己的态度:我不能让人小看,不能让人挤兑!更何况,宫花的出处是薛姨妈,这更要命,为什么呢?因为自从宝钗进了贾府,甫一见面,黛玉就知道,宝钗是自己真正强力的竞争对手(不是婚姻,这时她还小,她想得更多的是人群里的口碑,众姐妹之间的地位,宝钗选秀失败后,估计黛玉立即就想到她也是自己婚姻的竞争对手)。

无奈的是,宝钗有哥哥,有母亲,有了他们,就可以替宝钗广结善缘,做人情,送东西,上下修好,他们是宝钗的强力支撑。当宫花送来,敏感的黛玉立刻意识到:宝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组织的集团军。送宫花看似小事,但在黛玉视角看来:简直就是示威!

(王夫人)

但这种事又不好放到明面上说,因此,她只能拿出自己的小性来,挥洒了再说。

周瑞家的只是个送快递的,结果白挨了黛玉的“小性儿”炮弹,炸得她无话可说,但实际上,真不怪她。在她看来,宫花是薛家的礼,这是王夫人(人家是姐妹)的面子,与“贾”家无干。相对于薛家而言,贾府是客,黛玉是为客的人情,给了是客气,不给也谈不上是失礼,薛姨妈也很清楚,她特地指出给黛玉是因为黛玉就在跟前住着,否则湘云也该得两朵才对!难道老太太还会代湘云生气?否则,周瑞家的这样老于世故、精于人情的老仆,她怎么会得轻视、开罪黛玉

(尖锐的黛玉)

你看,现在,十二朵花都有了去处,一群人的性格,大致就又递进写了一层。人是不一样的人,他们的性格表现就各不一样,这不是简单的一个“全知视角”就可以概括说完的,这是真正的语言大师才能写出来的文字。而且不仅是文笔好,还需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