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气为路径的道家修持方法
1.以气为生命动力之源
气的观念起源很早,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出现了“气”字。经过春秋以前漫长时期对自然界的云气、雾气、风气和寒暖之气,生活中的烟气、蒸汽及自身气息的观察思考,人们逐渐形成了万物皆有气、气是决定万物存在发展与消亡的动力这一表示世界普遍原理的观念。最早在哲学意义上使用气的概念的是著名的论地震的伯阳父。《国语·周语》上曰:
伯阳父曰:……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伯阳父认为,天地阴阳二气交通升降、和谐调畅是保证天地万物正常生化、运动有序的条件。由于“阳伏”“阴迫”,阴阳二气不能正常“出”“蒸”,天地运动失去了固有的秩序,结果发生了地震。伯阳父把阴阳二气的正常升降运动看做是自然界存在的前提,因而,这里的阴阳二气就具有世界本原的意义,成为对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哲学解释。伯阳父第一次用阴阳二气这一物质世界自身的原因来解释自然界的运动变异,冲破了殷周以来天命鬼神世界观的束缚,宣告了气论哲学的诞生。伯阳父的学说预示了后世中国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无论在政治思想史和自然科学思想史上都具有奠基的意义。
古代中医学很早就接受了气论自然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了秦国的名医医和给晋侯诊病的故事。医和认为,晋侯之疾“非鬼非食”,而是由于生活荒淫、纵欲过度而致。最后,医和指出疾病的发生皆由六气失序所致。
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将对经脉的研究与对人体生命动力——“气”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认识到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生化的动力。气是万物相互作用的中介,具有消长、转化等运动属性和规律性。所有这些观点,都是对先秦气论的重大继承和发展(61)。
《内经》对气的独特认识,与先秦两汉哲学是基本一致的:
以气为天地万物的元素和本原,是气论自然观的根本观点。“本”“原”是统一的万物由以生成的物质,气正是万物由以产生并最后又复归于它的东西。较早提出万物由气生成的当推春秋时期的医和。医和认为五味由六气产生的观点包含着气化思想的萌芽。庄子使这一思想更加明确化了,庄子提出了万物由气构成的观点。《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皆由气聚合而成,气聚万物生,气散万物死,宇宙万物都是一气所化,宇宙万物最后都归于一气。这里气就有了构成万物材料的意义。《管子·内业》《荀子·王制》都有以气为万物构成材料的思想。
《内经》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亦曰:“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这就是说,气聚合变化产生有形有名的万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化气,阴成形。”《内经》的这一认识与《淮南子》是相同的。《素问·宝命全形论》对此作了更详细的发挥。它说:“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这就是说,九野、四时、日月、万物,世界上一切纷繁复杂的现象都是一气所化。气是宇宙的本原,是生成万物的原初物质,作为万物中的一员的人类也不例外。故同一篇中又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总之,《内经》认为,气是原始物质,是构成万物形体的材料。
中国哲学的气概念具有生成天地万物的材料之意。但是,先秦哲学的气概念更强调的是气是天地万物生化运动的动力,这与西方哲学的本原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古希腊早期哲学,无论是泰勒斯的水,还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和阿那克西美尼的气,作为本原的第一意义都是从质料上来说的,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批评的这些哲学家只是从质料的意义上来研究本原。后来原子论者的原子本原说仍然给人一种质料本原的感觉。而中国哲学的气概念强调的并不只是质料,更重要的是动力。气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意思,狭义的气指维持万物存在运动的能动力量,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动力因;广义的气概念除了作为动力因的气外,还包括生成万物的材料,作为生成万物的气,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因。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作为质料因的气一般不再称“气”,而叫做“形”。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万物都是由“形”和“气”两方面生成,“形”“气”是形成万物的两个基本要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这里的“精”就是“精气”,天地之所以能成为万物的父母,是由于天之气与地之形的结合,形气交感化生万物。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之前,气概念主要是指作为动力因的气,而到了宋明理学“气”概念才明确地泛指一切客观实在。
《内经》以气为万物生化动力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素问·五常政大论》曰: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明确指出气贯穿于事物发生、发展、衰亡的全过程之中,从始至终、从生化到象变皆一气所为。
《内经》认为,无论是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还是人类的生、长、壮、老、亡都是气盛衰变化的结果,由气所推动。《素问·天元纪大论》曰:
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阴阳即阴阳二气。五运阴阳都是一气所化,是一气的不同表现。这段话的意思是五运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万物生长、变化、衰亡的原动力,是天地万物神妙变化的内在原因。这段话是《内经》论阴阳五行的总纲。下文接着论述了一气化为天之六气和地之五运,形、气相合,产生万物: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阳气上升形成天之风、热、湿、燥、寒五气,阴气下降凝聚成木、火、土、金、水五行,天之五气与地之五行交互作用产生万物。人体的一切生理过程也由气来推动,《天元纪大论》开篇即云:“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这是说人的情志由五脏之气产生。
个体生命历程决定于气的盛衰。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踈,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62)
该经文以十年为一个阶段论述了个体生命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点。从文中可见,人体之气(血气)有一个由初生到盛满,再到衰弱以至离开人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个体各个时期生理、心理及行为特点。
以气为生命动力之源是道教修持思想和实践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的定型,是历代道家、道教学者们对传统医学成就的认识、继承和改造。
2.认清气脉
世界上物与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物与物之间直接接触;一种是不直接接触,而是把自己的作用传递给它物。按照西方原子论的观点,这种作用是超距的,而中国气论则认为这种作用是由气来传递。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古代哲学中叫做“感应”。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物与物之间通过气为中介的相互感应存在着某种规则,这就是同类相应。同类相应的观点首见于《周易·乾·文言》,其文曰:“九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这种思想到了《吕氏春秋》时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该书有很多篇章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
如《吕氏春秋·应同》曰:“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吕氏春秋》还发现,在月圆的望日前后,水中的蚌类就肉质丰满,月缺的晦日前后,蚌类的肉质就虚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月是阴类的根本,蚌是水中的动物,属阴类,所以可以互相感应,这种感应不为距离远近所限(63)。气是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及同类相应的思想为《内经》所接受,并且成为其建立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之一。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其应四时,上为辰星……(64)
这就是把自然界的事物、人体的藏腑组织器官及病变等按照五行学说划分为五类,并且认为每类之内的各种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古代哲学认为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气为中介来传递的,这种相互作用也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关联,而且,存在着同类相应的规则。《内经》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的气,这五种气分布于天地之间的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之中。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就是通过五行之气来传导的,所谓“东方青色”就是木之精气。在人体肝属木,这是从结果来说的;从生成来说,就是天地之间的木气形成了人体的肝。这样,东方的木气就与人体的肝之间有一种相互感应的关系,所谓“入通于肝”。在人体“目”为木气生成,所以肝“开窍于目”,肝的生理病理反映集中表现在眼目。在自然界,岁星为木之精气凝聚而成,所以岁星影响着人体的肝藏。其余四藏与四方及诸物的联系同此。我们可以理解《内经》的这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世界模式图,基本上是以气论哲学为基础,根据同类相应的原则作出的推演。
古人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类似于生命的有机体,人们可以通过对其“气脉”的观察来判断这个“有机体”的状况。周卿士虢文公说:
夫民之大事在农……古者太史顺时覛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详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
先时九日,太史告稽曰:“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弗震弗渝,脉其满眚,谷乃不植。”(65)
古人认为,大地就是一个像人一样的有机体,它也有自己的气脉,只有气脉畅通才能生养五谷。如果到了春天,阳气不能按时蒸发宣畅,气脉壅阻,五谷就不能生长。人体之气主要是在血脉中传导,那么天地之气主要在哪里疏导呢?古人认为疏导天地之气的是川谷——“川谷导气”:
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王欲雍之。太子晋谏曰:“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塘污庳,以钟其美。是故聚不阤崩,而物有所归,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66)
太子晋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类似于生命有机体的、和谐的、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山、谷、川、泽各有其独特功用,就像人的肢体一样不能随便破坏。这种观点虽然有消极无为的色彩,但从更高的层次上看无疑是相当深刻的。太子晋说川谷有“导气”的作用,这与《管子·水地》篇所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意思基本相同。古人经常用人体的血脉来比喻川谷、地气,由此不难看出古人对生命有机体的认识与对自然界的认识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老子对于气有着特别的认识和描述,这些描述显示,老子已经将气作为道家修持的门径了: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人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67)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68)
庄子更有突破,他认为人的神气是生命的根本,人要健康就要养气。
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69)
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予语女!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形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70)
3.行气之法
天地的阴阳之气随着季节的变迁而消长转化。《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概要地指出了阴阳二气的消长特点。消长至极点就会发生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自然界阴阳二气消长至极点即向相反方向转化。
人与天地相参,人体之气同样存在消长转化的属性,而且具有自然之气所没有的复杂性。人体之气随着日、月、年的兴替呈现出周期性的消长盛衰变化规律。关于人体之气的日消长规律,《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之气的月消长规律见《素问·八正神明论》与《灵枢·岁露》。人体五脏之气随一年四季更替各有主司,《素问·水热穴论》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在个体生命历程中,人体之气由初生至盛满再到虚衰的变化,决定了个体的生长壮老。人体内的各种气之间,特别是营卫之气,也存在相互滋生转化的关系。
行气之法是上古智者对于气的体认与运动之法。庄子首先发明了“心斋”之法,这一方法就是对于气的深刻体会和特殊运用: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71)
现藏于天津历史博物馆的行气玉佩铭,约刻于战国时期。原刻是12面圆柱形玉佩,高5.3厘米,直径3.5厘米,每面刻三四字,共45字,全文为: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72)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释其文为:“是深呼吸的一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该玉佩为现存最早的有关以气为对象的修持记录。
《楚辞·远游篇》透漏了王乔行气可以激发人体先天真气的信息。在内丹学中,先天真乙之气写作“炁”,以同后天的呼吸之气相区别,能否激发先天的精、气、神,是内丹学同一般行气之术的分界线。
《管子·心术》等篇所代表的稷下道家把道说成精气,开后代气一元论之先驱。
《素问·平人气象论》从诊断的角度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素问·调经论》从病机角度指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气之所以能成为天地万物生化的动力,源于气的运动属性。运动是气的本性,气不得不运动,用《内经》的话来说就是“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73)。在古人看来,气的运动是一个勿须追问原因的事实。在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形态中,气态物质是最富于变化的,它可大可小,若有若无,飘忽不定。在人们的直观中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云气、山川的蒸汽飘移、蒸发现象,久之就形成了运动是气的固有属性的观念。在秦汉时期的哲学中,讲气化的比较多,其中固然包含着运动的思想,但是明确提出气具有运动(气行)属性的却是《内经》。
《内经》主要是通过人体之气在体内的运行来揭示气的运动属性。
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74)
这段话的大意是,中焦发出如露之气,向上注入肌肉、孙脉,与津液结合,变化成血液,血液先流入孙脉、络脉,然后注入经脉。经脉中的气血按天度运行不息。
《内经》不仅认为气具有运动的本性,而且认为气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内经》称为“气数”“气以度行”。所谓“气数”,即天地之气运行的节度。《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内经》的运气七篇大论详细讨论了六气的年周期与甲子周期的运行规律,及其对自然气候和人类疾病的影响。《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天气始于甲,地气治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这是说天地之气按干支甲子的节律运行,甲子相合为岁首,一年的气运由此开始。只要认真观察时间季节的变化情况,就能推知应出现的节气。
“气以度行”,指的是人体之气的运行规律。《内经》认为,人体之气的运行与天地之气的运行遵循同一规律,《灵枢·逆顺》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具体说来,人体之气血在体内,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沿着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顺序,如环相贯,运行不息。气血在十二经脉中的循行与十二时辰相应,夜半子时由肺经开始,每一时辰走一经,最后复归于肺经,这也就是营气的循行规律。
天地之气升降,同时也适用于人体。人体藏腑之气的升降,也是按天地之气的升降规律进行的。《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肝居下位,与东方春气相应,故主升。肺居上位,与西方秋气相应,故主降。心居上位,与南方夏气相应,故主降。肾居下位,与北方冬气相应,故主升。脾胃同居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这样脏腑之气的运行就以脾胃为中轴,左右表里升降交通处于平衡状态,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关于气的出入运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阳气轻清,故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阴气重浊,故出下窍、走五脏、归六腑。总的规律是阳出阴入。
魏伯阳吸收《周易》中阴阳交感的基本概念,指出天地自然之道是由阴阳二气交感形成的,对道的范畴作出了深入而又具体的拓展,炁、丹、胎、元神等均是道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化身:
(1)明确道就是人类生命场能量运行的规律,它不因时代不同人物各异而有所不同。契文中说:
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王阳加黄芽,不肖毋与俱,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
魏伯阳在著作中提到黄帝、老子、八公、淮南子、王阳等人时,表现出极大的崇敬之意,他认为这些人或怀藏玄妙之道,或抱守真一之精,或“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或“专气致柔,能如婴儿”,能够涵养精神于二气之中,若蚌内守珠,石中藏玉,能够盗天地之正气,换尽秽浊之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尽管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但都认识到生命能量场的存在及其规律。
(2)确认道有可体悟性。《周易参同契》指出,道不能靠人们的通常认识去把握,即不能靠逻辑推理去论证,而是以一种非理性的、直觉的、内向的、整体性的、身心情感意念的表态契入等方式去体认的。
魏伯阳在书中描述了他本人的体认结果:
道之形象,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类如鸡子,黑白相符。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生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75)
尽管生命能量场的存在、运行及其规律是“玄灵难测,不可图画”,若学者得入其门,长期体悟,即能感知其存在的真实性。朱熹在《参同契考异》中曾讲过:“凡方道者,皆丹之托名。”若朱说仅指上述引文中的道,则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魏氏书中的道并非全是丹的代名词。在魏伯阳的著作中,所谓道,对人类也有生命本源、身心最高本体的意蕴。道作为生命能量场的运行规律支配着人的一生,丝毫也不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与否而消逝或存在。只要学者掌握正确的方法,深入体悟,就可以感知道的存在及其带有规律性的内景。例如,《龙虎经》记载:“神宝有所象,鸡子为形容。”《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些内景,魏伯阳采用了宇宙生成论中的浑天说进行比喻。浑天说认为天形如鸡子(鸡蛋),大地居其中,天地关系若蛋清包裹蛋黄一样,混沌若一。
生命能量场中最主要的分子是精、气、神,精气可划归同一类。若在体悟中贯彻“浑圆”“混沌”的原则,使神擒制精气,混沌若一,则能迅速契入道的门槛。精气神无形无色,为了说明其属性,表示其形象,魏氏撷取传统医学的相关学说加以描述,指出神在五脏属心,在五行为火,规定其色为白;精(气)属肾,在五行为水,色黑。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黑白二气符合为一,如同蛋清、蛋黄处在一个和谐、混浊的状态之中。可见,利用宇宙论中的浑天说阐明生命能量场的活动机制是比较贴切的,这比起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概括就显得具体、深入、形象、生动得多了。
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魏伯阳之后的不少学者都证悟到了魏氏的境界,道的可体悟特性也得到了更多的证明。
(3)道是人类自我超越的最高境界。一旦体认到生命能量场运行并进而掌握其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完成从炁——丹——胎——元神等一系列的体悟、锻炼过程,最后向宇宙归复,达到宇宙境界、超越境界、无限境界、永恒境界,换言之,也就是道的境界。
4.守气之道
气为万物相互作用的中介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不同的事物之间,也适用于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之间。就人体来说,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也是由气来传导的。《灵枢·五阅五使》曰:“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五气,即五脏之气,五气是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的使者。《灵枢·脉度》对五气为“五脏使”的观点作了详细说明。其文曰:“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原来五脏对五官的支配是通过五脏之气的传导实现的。
《内经》认为,无论是天地之气还是具体事物之气都具有消长的性质,而且不同的气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饮食水谷之气可以变成人体之气,人体的营卫之气相互之间也可以转化。
史载,汉代曾流传三种《太平经》: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东汉顺帝时宫崇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张陵《太平洞极经》一百四十四卷。这些经籍均佚。作为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有《太平经》(一名《太平清领书》),《正统道藏》太平部仅残存五十七卷,另有唐末闾丘方远《太平经钞》十卷及《太平经圣君秘旨》。该书内容庞杂,非一人一时之作,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认为治国者有它可以长生,其中多“巫觋杂语”,但也不乏反映贫苦民众疾苦与要求的思想,并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发表了评论。该书对于张角传播其太平道,组织黄巾起义起了理论指导作用。张陵创五斗米道也利用了它,其对后世道教及道教思想的发展亦有重大影响(76)。
《太平经》一书中关于气论的叙述多达上千次,全书十分注重元气与自然、道的关系,提出元气、行气、和气、守气对于行道、守道的重要修持思想和实践:
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
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
元气与自然、太和之气相通。
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
元气有太阳、太阴、中和三名。
道无所不能化,元气守道,行其气,即可生天地。
故上士将入道,先不食有形而食气,是且与元气合。(77)
《太平经》首次提出守一的修持方法。所谓守一,其实就是守气。
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以为一,久即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气应矣。修其内,反应于外,内以致寿,外以致理,非用筋力,自然而致太平矣。
守一之法,可以知万端,万端者,不能知一。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元气之首,万物枢机。
天不守一失其清,地不守一失其宁,日不守一失其明,月不守一失其精,星不守一失其行,山不守一不免崩,水不守一尘土生,神不守一不生成,人不守一不活生。一之为本,万事皆行。子知一,万事毕矣。(78)
以何为初?以思守一。何也?一者,数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气所起也;一者,天之纲纪也。故使守思一,从上更下也。夫万物凡事过于大,末不反本者,殊迷不解,故更反本也。(79)
汉魏以后,道教修持思想和实践进一步吸收儒家和佛家的修持理论,使得早期道教中创立的气法有了巨大的、飞速的发展,气法也因此成了道教修持比较实在和可行的门径。(徐兆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