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民间趣事:文人才子二三事 2024-06-19 01:36:07 民 间 趣 事 罗敏昭 在我老家对门有一教书先生,姓罗名举湘。解放前于贵州授教,门徒不少。由于从前文化人不似现在随处可见,走错路问道都能碰见大学生,大专生,甚至留学生,博士生。所以在他立学授徒之所,有户人为儿子举办婚礼,便请他去当坐柜先生。整个酒席的对联,书子也都是他一揽包干。也不知是秀才笔下有误,还是大意了。竟然把阮绍二字写成院绍去了,自己却一点没发觉。正酒当天送亲的,主家的所有亲朋也没发现。到第二轮席摆上了,来了个客人姓张,秀才出身。坐席间抬头看见这大门对竟然有个错字。下席了他便走过去,打开随身所带的笔口袋,写了首《西江月》:阮绍称为院绍桐子认着核桃拿着萝卜当红苕李戴张冠可笑要想儒家饭吃与你开个枯条整顿风厢换炉桥再去转火一道第三轮席摆好,总管招呼坐柜先生坐席了。他在席间老远看见,大门对上怎么有些小字?下席了他走近一看,知道笔下出丑了,而且被人骂得脸上挂不住。第二天便把学生们放假,匆匆赶回老家。上梨子树去找我叔外祖父。把事之原委说出来。我叔外祖也是教书先生,听完后他说没事,我写几首,你送去给张秀才,放胆的回去继续教书便是。其中一首,一开口就按对方之韵和意回道:风厢炉桥整好借你炉子三镖火恨旺时一字高你与老子领教诸葛得其大意渊明不解为高求知何必苦吹毛有准隔山一炮本来是八句,写毕觉得还不解气,又在落款下面补两句:萝卜桐子一把捞半斗花生不要这是真实的故事。在浩瀚的文学中,八斗殊才,五车之学。不过是赞人才学之高而已,古今文字谁能尽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才是正道。而今常常见一些学者,总爱评击他人作品,这里平仄不对,那里词性不合。有时也许是他人在遵循事实间而无奈的有违规则。比如石屏镇的王焕游老先生,是我舅公。一生授徒,胸中所学不亚于人。在我幼年时见他去帮一家人当坐柜先生。主家是四间立材房子,门前柱子五根。对联这一出一对的格式就没法了。老先生便在中间的一根柱上写句白话:凡是亲朋两边吃茶都可以。其他四根柱子就按正规的字句,一出一对。这才真是灵活而有趣。龙山的余栋成老先生,也是家乡旧时闻名十里八乡的老教书先生。门徒也多,在古稀七十大寿当晚。亲友门徒齐聚府上,寿席非一般之热闹。此际正逢电闪雷,急风瀑雨。祝寿间,因医学不发达的旧时,人均寿延都不高,才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余老先生一是出于高兴,二是想考验众门生胸中所学有长进乎。便既境生情的随口出一上联,让众门生对出下联。既:雷放炮,电点灯,上帝赐吾七十春,余何敢当,余何敢当!一时无人应对,又过一会有一门生便送给余老先生一纸条。老先生打开一看,没有落款姓名,对曰:雨流泪,风悲哀,阎王叫尔三更死,鸣呼哀哉,呜呼哀哉。原来是一个学生对的,又不敢说出来。就写在纸上托同学交与先生,自己已潜逃归家了。余老生生问明了,很赞赏这个学生的才华。毫无责怪出言不吉之意。余老先生要的是对联的对仗工整,学生的才学。而不是虚有恭维好听吉利话。这就是老师的高尚!当然,大寿过后不久,余老先生也果然长辞这是后话。另有一个是,在从前科举考试中,有一俊才连夺三冠之首,便有贤才出一上联以赞之。征高贤对句。其上联是:午朝门外三声炮,懂.懂,懂中状元,中春元,中解元连中三元,噫,宗功祖德此上联一出,难住许多文人墨客,多久无人对上。后来被一个道士先生看见,便提笔应对:桌子高上一令牌,啪,啪,啪打阴卦,打阳卦,打胜卦再打一卦,呸,祖师宗师。在我能记事以来的许多听闻中,民间故事。无论是真实的还是传闻的。无论是哲理的还是笑谈的。我总是充满着好奇,更敬佩他人的才智和知识的广泛。比如老家农村的开玩笑,健谈而有水评的人,开个玩笑都是带着文墨而趣味横生的透着才华,令人听而敬佩!粗俗无仳的一出口,别人就只想骂他先人,乃至揍他一顿。语言这东西有着无形的力量,古今如此,城乡如此,朝堂,民间也是如此! 文|罗敏昭 图|网络 古蔺同乡会法律顾问由四川腾誉律师事务所提供 联系电话:028-64258470 联系人:鄢律师 赞 (0) 相关推荐 宋老先生,终生忙于就诊,查阅典藉,翻阅名... 宋老先生,终生忙于就诊,查阅典藉,翻阅名老中医著作,下班后一杯茶一本书,从不外出散步,很少和儿女们聊天,把精力全部用在中医事业上.他是衡阳师范毕业生,善古文教学,文笔犀利,但却很少见他动笔,自嘲自己&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19)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据传 清朝著名画家郑板桥做县令时,一天有位教书先生和他的雇主跑来告状,说他教了一年学,主人讲明工钱是八吊钱,现在却赖账,请县令评理.郑板桥思索一下说:"我先试一试你的才华."于是, ... 【古蔺民间故事】4则小故事聊博一笑 民间故事 作者 | 罗敏昭 01 正值天下神兽归笼之期,让我想到一个曾经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位先生去家访,家长很是热情.言谈交流,沟通甚好!东家也是有钱人户,也请了两个民工为之耕田.便杀鸡作食一并款 ... 古蔺民间故事 | 官府巧断朱氏案 [民 间 故 事] 作者 罗敏昭 上初中时,我叔外公常常讲些故事,意在激起我对文学语言的爱好.四十多年宛如昨日,缘于爱好,记忆犹新.其中有个充满离奇,智慧,侠义的故事是这样: 从前有个青年姓白名 ... 胡良伟《古蔺民间俗语》连载1 (俚语惯用语谚语) 俗语,也称熟语,是古蔺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包括口头常用的俚语.谚语及惯用语等.俗语是一种古老悠久的民族记忆,它融汇各方面的知识,反映了民众的丰富智慧和生活实践经验, ... 古蔺民间故事一则 从前在交通不便,信息传递落后的年代.有位爱国青年,婚后不久就踏上了保家卫国的从军之路.家中上无父母,次无兄无弟,下无子女.就他妻子一人独守其家. 其人优秀,年轻有为.服役间深得领导信任,战友好评.所以 ... 民间医生二三事(高手在民间!治病需要灵感!) 导读: 作者在基层业医已近四十年了,现退休赋闲在家,偶尔回忆起个别医事,作为闲话故事记录.文中的机构和人名均为化名虚构,病证和方剂则是真的,但每个人的病情都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请勿对号治疗. 痢疾 鲁 ... 一位古蔺老人买了二十几株花,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文 王朝政 昨天我到农贸市场去采购食材,偶然间与一个不相识的男子相遇了,是因为该男子正在卖宠物狗,猫,我爱热闹,无事与他交谈. 得知他是内江农村人,因俩个儿子在彭州读高中,他来彭州的目的是找钱供养儿子 ... 民间医生二三事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 作者在基层业医已近四十年了,现退休赋闲在家,偶尔回忆起个别医事,作为闲话故事记录.文中的机构和人名均为化名虚构,病证和方剂则是真的,但每个人的病情都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请勿 ... 一位古蔺籍进藏老兵的回忆 (二) 光荣参军 △进藏部队在雪山上艰难行进(图自中国军网) [一位进藏老兵的回忆] 光 荣 参 军 李家䘵 1949年全国解放,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古蔺解放的第二天,上桥开会,欢迎自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古蔺 ... 【转】民间医生二三事(高手在民间!治病需要灵感!) 痢疾 鲁老师对肝病,癌症颇有研究.常能看到过去经老师治愈的病人回访先生.其中也有癌症病人愈后十几年了,又来咨询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则病例: 那是夏天的一个早上,我们厂里的一位电气工程师找我.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