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宋王朝千年疑案"斧声烛影“(下)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书接上回......
/
再者,太祖皇帝在位时曾经有迁都之念,他认为开封市四周空旷,无险可凭,必须由大量的军队来守卫,冗兵自然就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惮已”。太祖最初的想法是将国都迁到洛阳,再迁至长按,“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
▲开封市
其实太祖皇帝迁都还有另一层的苦衷,他的亲弟弟晋王赵光义在担任开封府尹期间大肆培植个人势力,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迁都,正是为了避开已有觊觎皇位之念的晋王势力范围。最终在众大臣的苦劝和赵光义“在德不在险”的说辞下,太祖放弃迁都,他心里可能已经认定,就算自己百年后传位于自己的亲生儿子,但他们稚嫩的双手压根就不是他的“老江湖”弟弟晋王的对手。所以传位于赵光义,也可能是顾虑于此,他也不能狠下心来宰了他这个野心勃勃的弟弟,且政治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可能造成王朝的震动,波及新朝的根基。
/
这里穿插一个故事,以便大家进一步了解赵光义在开封市根基之深。说是赵匡胤的心腹大将党进某一日巡视京城治安,看到有一个人在遛鸟,走进一看非明是一只鹰,而且那人还伺候大爷似的在给鹰喂肉吃。党进心头的无名之火腾的蔓延全身,老百姓都没肉吃,你给这玩意喂。党进正欲发作,那人瞟了他一眼漫不经心的说到,“此晋王之物也”。党进当场就双腿发抖全身哆嗦了起来,马上把自己随身所带的银两全部掏出来交给那人,“多给鹰卖肉”。谄媚与惶恐之态尽显。皇帝的亲信都怕他,可见赵光义之势力完全驾驭了京城,也可窥其打压政敌之残忍。
▲赵光义,剧照
另外,《宋史.张齐贤传》记载,太祖皇帝在发现张齐贤这个人才后没有立即启用,而是指示自己的弟弟晋王将来用之,也是太祖欲传位于晋王的佐证。
/
有道是,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也许是赵匡胤在感觉自己大限将至时慌忙将晋王赵光义紧急召入宫中,将自己让他继承大统的决定和盘托出。赵光义闻之也是惶恐不已,时时避席(太宗时或避席,有不胜之状),也许他真的不胜酒力,也许他被太祖的语重心长一时吓得不知所以(太祖顾太宗曰:好做,好做)。
太祖皇帝在驾崩后,开宝宋皇后立即传召让贵州防御使赵德芳入宫,很明显,是要让他承继大统。而太监王继恩却跑到了晋王赵光义的府上,赵光义在迟疑之后立即进宫,宋皇后在看到晋王的身影后,明白大势已去,赶紧称呼赵光义“官家”(官家是宋时对皇帝的称呼),并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就托付给您了”(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说,“我们共享富贵,不要担心”(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
▲开宝宋皇后
/
这里交代一个问题,在赵匡胤突然驾崩之后,宋皇后为什么会选择传赵德芳进宫,其实和后来的慈禧太后安的是一个心思,皇帝年幼,便于控制。而王继恩却跑到了晋王的府上,因为他认定太祖在世时已经有意让晋王接班(传位于晋王之意已素定《宋史.王继恩传》),所以固有此举。也有可能是王继恩早已被树大根深的赵光义所收买。
《辽史》记载赵光义继位用了“自立”二字(宋主匡胤卒,其弟炅自立)也是站在了一个公正的角度,赵匡胤没有明确的遗诏让赵光义继位,而赵光义却篡得皇位。
▲赵光义最终登上皇位
子玉老弟大胆猜测,其实赵匡胤生前一直在立自己的儿子和弟弟之间挣扎。出于人伦,他肯定是愿意亲生儿子继承自己的大统,而儿子的能力与威望还不足以驾驭这波谲云诡的政局。出于理智,让自己的亲弟弟继位,虽然能够在自己百年之后镇住局面,保得大宋王朝安定,但他毕竟没有儿子亲。太祖在日日夜夜的煎熬中痛苦挣扎,他祈祷上天希望能让自己多活些时日,让他亲手完成国家的一统,制度的建设,同时历练自己的儿子,教他们为政之道与为君之术,到时放心的将大宋政权交到自己的亲生骨血手中,所以,太子之位也一直空着。在突然感觉自己大限将至时他无奈的暗示让多年的“备胎”赵光义继承大统。
以上观点纯属子玉老弟个人的妄自猜测,请大家多多包涵与指正,历史嘛,本来就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
/
别离开,下期更精彩......
关注我:
往期精彩:
加入子玉老弟聊史微信群:
子玉老弟公号二维码:
子玉老弟个人微信:weixin33265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