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焦寿轩||诵读:如海
编辑:花开半夏
童年时,在老家户县过端午有很多有趣的说道。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早晨,母親起得特别早,把哥、姐和我一齐唤起来,告诉我们说,端午早上小孩子若要是睡懒觉,苍蝇会落在脸上拉屎,而且会变成雀斑,永远长在脸上,一辈子也擦不掉。待全家人都起床后,母亲又用块新白布把布角蘸雄黄酒在每个人的耳、鼻、口七窍边擦抹一遍,口中还念念有词:端午抹了雄黄酒,今年夏秋蚊虫齐撵走。随后再给每个孩子的手腕、脚脖和颈项上栓挂一根五色细线绳,说是辟邪保平安。大人们也每人腰间挂上一个用彩色布角缝制的香包(内装香苜蓿沫),说是可以驱除夏秋的蚊虫叮咬。进行上述活动的同时,有一名家里的男子汉把一把自采的艾蒿分别插在房前屋后的窗上,说是可以熏挡蚊蝇进屋内。然后揭开大锅捞母亲包好的粽子,有大枣的,也有豆沙的,喷喷香。包粽子用的粽叶,多为苇叶,也有用竹笋外壳包的。捆绑粽子有用马莲捆扎的,也有用线绳绑扎的。粽子的个头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
端午这天,按当地的习俗,凡当年(指从正月初一到端午前)结婚的新媳妇,在正午时分即中午11点至下午1点,务必离开婆婆家,但又不许回娘家,须到婆家的某一亲戚家去“躲午”避灾,据说,此俗是从《白蛇传》中流传下来的。还有一个令人十分费解的怪现象,就是在端午当日,哪怕是青蛙最喜欢的傍晚时分,池塘及河沟边上往日不停鸣叫的青蛙,这天一律不做响了,没有一只鸣叫的。据说它们也必“躲午”一日,以防被人捉杀。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民间偏方,就是在端午青蛙“躲午”的这一整天里,谁能捉到青蛙中的一种叫癞蛤蟆、中医名曰蟾蜍的,就算走运了。不仅中药铺收购,老百姓也多留作自用。不过端午节这天能捉到它的人真的极少、极少。偶尔有人捉到一只,不是自留,就是高价出售。凡能在端午这天捉得或购得蟾蜍的人,会先去文具店买两根墨条,折断后硬从癞蛤蟆的嘴强行塞进它的肚里,越满越好,直到憋死它。再给它的一只后爪上栓根细绳,吊挂在屋檐下,慢慢风干。待彻底干透后,若有人患上无名肿毒或硬疖,不论病灶在人体任何部位,可用刀剪等利器划开风干蟾蜍的肚皮取出少许墨块压成粉面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涂敷于患处,不日即可痊愈。有的人为了能弄得些蟾蜍,又怕端午这天捉不到,便采取投机的手法,即在节前捉些蟾蜍,用大盆扣在地上(据说离开地气容易死掉)等过节这天拿出来卖,但都失败了。因为所有这般投机取巧的人最后都发现,在端午的头天晚上被扣在盆下的癞蛤蟆全都不翼而飞,无影无踪了。而且不论是张三或者李四,无一例外,结果都是一样的,奇怪的是大盆仍依旧扣压得严严实实的。据老人们讲,这种令人十分费解的怪现象叫做“地蹲”,或作“地遁”。意思是说被扣的癞蛤蟆均入土去“躲午”逃跑了。这么一说更叫人觉着神秘了。另外,还有一点老人们的传说也蛮有意思的,上面谈到的端午早上给孩子们手腕、脚脖和颈项上栓戴的五色线绳,一直要戴到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说七巧节这天方可剪摘下来。但得一条条抻直顺着某一方向掩埋在乡间泥土大路的车辙里,待到入冬之前,都会在某个夜里不知不觉地变成大小不一的蛇钻进洞里去冬眠了。那五彩的线绳究竟变不变成蛇,谁也没看见。反正小孩们都信以为真,在七巧节那天,孩子们会仨一伙俩一串地跑到城外,或者村边的大道上去认认真真地把从自己手腕儿、脚脖儿或者脖颈上剪下来的五彩线绳埋到那些深浅不一的车辙里去。后来,我每每看到蛇,都会联想是不是我埋下的五彩线变成的!
焦寿轩,男,1931年生于陕西省户县。幼年读私塾,1949年7月报考西北军大参军入伍。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十九兵团保卫部任政治侦查员。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先后调任十九兵团留守处保卫科和军法处工作。1953年至1954年,在解放军第五政治干部学校保密室和解放军六十三速成中学政治处干审办公室工作。1956年回京分配到总参高等军事学院保密处任助理员。1958年8月被总参临时军事法庭打成右派。下放团泊洼劳改后东北安家。至今离休读书为乐,颐养天年。
如海,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喜欢写作、诵读、旅行,崇尚云上的自由,有海一般的胸怀。座右铭:把周围的一切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你就会轻松面对工作、生活。
关于稿费
稿费来自于您作品的打赏(喜欢作者),具体方案如下:
1.赞赏金额六元以上,60%返还作者。阅读量较高的作品另有奖励,300以上至500另奖励三元;500以上至800另奖励六元;1000以上另奖励十元。2.赞赏金额六元以下(包括六元)和一周之内阅读量不足一百的作品不再发放稿费,留作平台发展基金。3.赞赏返还金额在作品推送七天后准时发放。如有疑问,请及时提出。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zys891847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