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应确保有“研”有“学”
朱昌俊
日前,北京市教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首都教育”发布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小学原则上不出京、中学原则上不出境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学校不得将学生参加出京研学旅行活动情况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不得与学生升学、毕业挂钩。学校要加强研学旅行组织过程管理,不得以组织研学旅行为名开展变相旅游,确保学生“游有所研”“旅有所学”,避免“只旅不学”。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正式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此后,研学旅行日益流行,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假期标配。但这个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像此前媒体调查显示,火爆的研学旅行背后,也出现了价格虚高、游而不学、师资缺乏等问题。而这其中,研学旅行要不要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乃至是否要直接与学生升学、毕业挂钩,更是备受热议。
不可否认,研学旅行打破了传统的“唯课堂”教育模式,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素质教育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但是,它毕竟是主流教育体系之外的一种延伸,将它与学生升学、毕业直接挂钩,在现阶段应该慎重。
要知道,研学旅行虽然已经出现了好几年,也有不少地方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文件,但它离真正的成熟,还是有着相当长的距离。一方面,研学旅行市场目前仍缺乏足够的规范,大量的机构快速涌入,导致泥沙俱下的现象较为突出。在安全和学习效果的保障上,都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研学旅行核心在于“学”,但对其学习效果,目前仍然难以量化,也尚缺乏科学、精准的评估体系。因此,综合这一现状,北京明确研学旅行不得与升学、毕业挂钩,可以说是立足现实的一种审慎规定。
还应该看到,研学旅行也涉及不同家庭的教育负担问题,一旦与学生升学和毕业挂钩,则意味着将其“半强制化”,由此不可避免地带来公平性的疑问,一些家庭可能无条件支持孩子完成研学旅行,这就难免放大家庭条件因素对于孩子升学的影响。同时,也可能进一步造成孩子、家长的攀比心理,从而异化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
具体对北京来说,此次明确提出不得将学生参加出京研学旅行活动情况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不得与学生升学、毕业挂钩,更是具有非常现实的针对性。公开报道显示,目前北京已有部分学校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而自2019年开始,综合素质评价已纳入北京中考成绩。这意味着,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将研学旅行与升学挂钩的现象。对此,征求意见稿明确说不,无疑是对这一现实的纠正,也给了各学校和家长更明确的预期。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研学旅行重在为素质教育找到新的打开方式,如果习惯性将其与成绩和升学挂钩,这同样有落入应试窠臼之虞,让研学旅行变得功利化。作为素质教育的探索,研学旅行就应该要建立新的评估、激励方式,让它变得更纯粹,而不是通过与升学、毕业进行绑定来达到重视的目的。研学旅行到底如何开展,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同,如何让孩子真正受益,还需要有更健全的体制机制设计。现阶段将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但不作为学生成绩的评估项,应该说是一种必要的过渡。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