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浊阴在下,清阳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浊阴在下,清阳在上。
昨天在同一时辰所拍的地面与天上的照片是截然不同的。你看地面湿漉漉的,下着毛毛细雨,阴雨绵绵;而当乘飞机穿入万米之高的天空,那呈现的却是藏南色的天空,像汪洋大海覆盖着厚厚雪一样的云层。这让我想到了《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凡是具有相互关联且又互相对立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等特性都属于阳;而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等特性的都属于阴。从所拍的天空与地面的两张照片来看,所展现的就是一对矛盾体,既有阴,又有阳。天空是明亮的、阳光的,属阳;而对于地面是暗沉的、湿漉的,故属阴。因此,故有阳为天,阴为地之说。
现代气象学认为云、雨的形成,是当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气蒸发,演变为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而形成;而当这些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时,从云中落下而形成雨。从这里可以看到云是向上的、漂浮的属阳,而雨是向下的、沉淀的属阴。与古代的“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是相吻合的,体现了古代气象学是多么超前。
从阴阳的概念出发,我们不难理解,雨落入地,为“雨出地气”,则为阴;而云在天空,为“云出天气”,则为阳。了解了云、雨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从云、雨与天、地自然界的一些道理,引申到人体的一些生理变化,即“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如果出现与此不相符的情况,那就将会出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由此,自然界的规律是不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论是天、地、人,都是要遵循的。逆者,就会出现“阴阳反作”,病来扰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