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学 | 晋北的神佛与远去的故人……第五期(7.8-7.11)

山西秘境:晋北的神佛与远去的故人
第五期
2021年7月9日~7月11日
(三日)
代县白人岩|赵杲观
秘魔岩|广济寺|阎锡山故居
七岩山磨崖造像|定襄关王庙
古之忻州称秀容,《元和郡县志》载“秀容古城,在县南三十里。刘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以为名也”。
曹魏时忻州名新兴郡,是南匈奴五部之北部驻地。刘渊即此地人。定襄、忻州相近,地貌环境相同。太行和吕梁之间的盆地上河流纵横,水草丰美。
古城定襄为忻州东大门。定襄古名本在塞外,汉魏时内迁今地。忻定盆地居晋北要冲。草原胡人南下必从此过路,强大时则南下太原,进而进入中原。或者在此地留驻过上半农半牧生活。定襄县城东南部就是高大的山脉,从牧马河边看去,山峰如连绵的刀剑丛林,直指天际,有白云笼罩其间,这片山地自古以来即称南山。山高谷深,从河谷海拔800米到山巅平均海拔达1500米。落差巨大,显得如屏障般的山体更为雄伟壮观。
朝台不朝秘魔岩,等于只朝半五台
秘密寺▼
秘密寺以神奇的传说和奇异的龙洞幻景声名远播,又以秀美雄奇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寺魅力无穷,虽然地处偏远,但每年仍有几万来自香港、台湾、广东、福建等地的信众慕名前来。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七岩山磨崖造像▼
代县白人岩▼
定襄关王庙▼
讲师介绍
晋行记专业讲师  杨杰
晋行记研学中心文史顾问,文史研究者,自由撰稿人。主要研究古建筑、壁画、彩塑、晋商及民国史。多年来实地探访全国六百余县市,随行记录,详加考订,发表了很多优秀作品,如《六百年的轮回,一个普通人的寻根之旅》《寻找雨花宫》《阎锡山与他的模范省》《州县往事》《汾阳旧事与林徽因的铁佛》等优秀作品。
7月8日(周四)
太原指定酒店集结
不含餐
住宿:太原酒店
7月9日(周五)
代县白人岩、赵杲观
用餐:早中晚餐
住宿:代县酒店
7月10日(周六) 
秘魔岩、广济寺、阎锡山故居
用餐:早中晚餐
住宿:定襄酒店
7月11日(周日) 
七岩山磨崖造像、定襄关王庙
用餐:早中餐
太原返程
行前介绍
太原,山西省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
提前早到的朋友推荐前往:文庙、纯阳宫、多福寺、窦大夫祠、净因寺、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当然啦,晋行记每次一定会带大家品尝当地的美食,美食也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7月9日
代县白人岩、赵杲观
@代县白人岩
白人岩亦称“白仁岩”,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代县古城西北,东邻雁门关西陉口,北倚恒山。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峰顶巨石为颅,飘然独立而得名。
白人岩禅院规模相当宏大,建有山门、天王殿、正殿、藏经楼、伽蓝祖师庙、禅堂、东西廊庑及钟鼓楼等。东西北悬崖环抱,南面谷口深涧,山岚河色尽收眼底。相传,当年慧远从高僧道安出家后,云游故土来到累头山脚下,正值傍晚时分,红霞满天,北望山中万丈金光闪耀,顿时感悟佛祖灵应,立刻放下禅仗伏地跪拜,随后入山寻迹而至,在佛光幻灭处立下建寺宏愿,便四去化缘,招募民工,经年建起平生第一座禅院,从此法度随悠扬钟声远播。明代兵部侍郎张凤翼、兵部尚书孙传庭青年时代曾在此读书。
@赵杲观
赵杲观在山西省代县新高乡红寺村天台山下,距代县大约23公里。建在天台山峡谷中,利用当地的天然石洞、在悬岸峭壁上略加人工建筑而成,可谓独具匠心。赵杲观最奇特之处在于,多处寺庙建在光滑的石壁上,想进寺的话必须沿铁索攀援而上,其势颇险。著名的有“仙阁登云”、“九仙女洞”等。
风格别致的寺观建筑群和钟灵毓秀的山体洞窟融为一体,在茂密的原始森林衬托下,俨然是一个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游人。
7月10日
秘磨岩、广济寺、阎锡山故居
@秘密寺
朝台不朝秘魔岩,等于只朝半五台
秘密寺在五台山台怀镇西南三十八公里维屏山秘密岩,寺以岩名。秘密岩又称秘魔岩,所以秘密寺又称秘魔寺。秘密寺最初建于于北齐,唐武则天时为远近闻名的禅宗道场,金代以前为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明代属西台外九寺之一。
@广济寺
如今的广济寺仅存正殿大雄宝殿,在寺内轴线上,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单檐悬山式建筑,斗拱用材硕大,柱头作覆盆式卷刹,侧角升起明显,殿内用减柱造法,前槽不设柱子,次稍间用大内额承托平梁,后槽仅用粗大的金柱两根,大殿建筑庄重典雅,元风扑面,是晋北元代建筑的典范之作。
广济寺大殿内彩塑共计30余尊,正中佛坛上塑释迦牟尼佛、两侧为文殊和普贤二菩萨,间隔有二弟子为迦叶和阿难尊者,外侧还有金刚护法二尊,此为华严三圣。殿内两侧山墙下分塑十八罗汉。佛坛背后塑三大士像,中间为观音菩萨,左右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再往左右护法各一。整堂造像塑造精美,姿态丰满,神态各异,是元代彩塑的精品之作。
@阎锡山故居
阎锡山故居,又称河边民俗博物馆,坐落在定襄县河边村的文昌堡,是统治山西近40年、一度曾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阎锡山的一座庄园。
阎锡山故居的东花园分一院、二院、三院三进。现在,这里已经开辟成为晋北最大的民俗博物馆,90多个展室生动地展示了民间刺绣、剪纸、面塑、纺织、造纸、服饰等晋北地区清末民初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它和晋中的祁县民俗博物馆、晋南的丁村民俗博物馆并称为山西三大民俗研究中心。
7月11日
七岩山磨崖造像、定襄关王庙
@七岩山磨崖造像
在定襄的众多山谷中,有一条沟谷因历代人文景观汇聚,在南山一带最为著名,此地就是七岩山。狭窄的沟谷岩壁上有若干洞穴,祖先最初在这里建造各类宗教祭祀之所。
七岩山摩崖造像现存东魏、北齐和唐代摩崖造像及石窟共9处。其中石窟5处,摩崖造像4处,大小佛教造像1200余尊。造像面积约27平方米。据《定襄金石考》记载:最早的造像及碑记为北魏神龟二年(519),现存无。现存最早的摩崖造像及题记为东魏天平三年(536),为僧人慧端等刊石。另有北齐天保七年(556)广武令赵郎奴等刊立造像及题记和唐先天二年(713)造像及题记。石窟主要为佛殿窟和禅窟,造像题材为七佛、千佛和涅槃像等。
@定襄关王庙
定襄县城北部定襄二中北侧大约50米处是仅存一座建筑的关王庙。目前已修缮,文物本体已经得到安全保障,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古代建筑规范,主殿一般坐北朝南。但这座关王庙,却是坐西朝东。据地方志记载此地唐代曾有悯忠祠,北宋时主殿祀灵显王李靖。元代后改为佛寺。上世纪中期后,寺院其他建筑均毁,只有西殿尚存。关王庙实际只有一座西殿。
▲部分图文参考来源:刘勇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