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反身录(07)论语反身录

论语一书,夫子之语录也。开卷第一义首标学字,以为天下万世倡。由是愚以之明,塞以之通,不肖以之贤,犹鱼之于水,无一时一刻而可以离焉者也。离则人欲肆而天理灭,不可以为人矣。

夫学始于人心,关乎世运,治乱否(pǐ)泰,咸由于玆。故为明善复初而学,则所存所发,莫非天理,处也有守,出也有为,生民蒙其利济,而世运宁有不泰;为辞章名利而学,则所存所发,莫非人欲,处也无守,出也无为,生民毫无所赖,而世运宁有不否。是一心理欲消长之所由分,即生民休戚世道安危之所由分也。

果孜孜明善复初,力到功深,天机舒畅,不期悦而自悦。方以类聚,声应气求,研理则共相阐发,行义则交为切砥。进修既赖以不孤,壎(xūn,同埙)吹篪(chí)和,为斯世扶纲常;转相导引,为万古存几希。学脉又赖以光大,悠悠天壤,何乐如之!人之知不知,于此乐原无加损,夫何愠?愠则便是名根未断,人欲犹杂,为己、为人之分,正在于此。故近名终丧己,无欲自通神。

因一士讲学而时习一章,太息(大声叹气)曰:学非辞章记诵之谓也,所以存心复性,以尽乎人道之当然也。其用工之实,在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而进修之序,敬以为之本,静以为之基。戒慎恐惧,涵养于未发之前;澄神定志,致审于方发之际。察非几之萌动,炳理欲之相乘,惩忿窒欲,遏恶扩善,无所容乎人欲之私,而有以全夫天理之正。其见之外也:足容重,手容恭,头容直,目容端,口容止,气容肃,声容静,立容德;坐如尸,行如蚁,息有养,瞬有存,昼有为,宵有得,动静有考程,皆所以制乎外以养其内也。内外交养,打成一片,始也勉强,久则自然。喜怒哀乐中节,视听言动复礼,纲常伦理不亏,辞受取与不苟,造次颠沛一致,得失毁誉不动,生死患难如常,无入而不自得,如是则心存性复,不愧乎人道之宜,始可言学。

高汇旃(zhān)云:冯子谓效先觉之所为,说为便不落空。曰:学,觉也,学以觉乎其固有,非觉先觉之固有也;然不效先觉之所为,则觉亦未易言也。先觉所为,如之执中、之精一、之祗承、之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之不闻亦式,不谏亦入、之敬胜怠,义胜欲、周公之思兼、孔子之敏求、之愚、之鲁、元公之主静、二程之主敬、朱子之穷理致知、象山之先立乎其大、阳明之致良知、甘泉之随处体认,皆是也。学者诚效其所为,就资之所近而时习焉,则觉矣。始也,效先觉之所为而求觉;终也,觉吾心之固有而为己之所当为。若自始至终,事事效先觉之所为,是义袭于外也。是行仁义,非由仁义也,所为虽善,终属外入,又安能左右逢源,以称自得哉?

孔门论学,惟务求仁,而仁莫先于孝弟,此处不敦,便是不能尽人道,即非所以为人。有子此言,崇本尚贤,提出人无限良心,消却人无限妄念,求仁莫近焉。礼记称有若平日之言似夫子,观此可见。

孝经谓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体何闳(hóng)深,用何广大,而原本始于孝弟。又谓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事亲孝,故忠可以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以移于长,即所谓本立而道生也。此孝弟所以为仁之本与!

巧言令色,不务本也,故鲜仁。

容貌辞气,德之符也,苟非根心,便是作伪,作伪则心丧。

色庄见于应接,巧言则不止应接。凡著书立言,苟不本于躬行心得之余,纵阐尽道妙,可法可传,俱是巧言,俱是鹦鹉。

曾子之三省,亦惟就日用应感易忽者,日一检点耳。若谓整日念念省此,则是念念止系于此,此外无复用心矣,恐其不然。

贤如曾子,犹日三省,若在吾人,资本中下,尤非曾子可比,千破万绽,其所当省者,岂止于此。故必每日不论有事无事,自省此中能空净不染乎?安闲恬定乎?脱洒无滞乎?视听言动能复礼乎?喜怒哀乐能中节乎?纲常伦理能不亏乎?辞受取与能当可乎?饮食男女能不苟乎?富贵贫贱能一视乎?得失毁誉能不动乎?造次颠沛能一致乎?生死利害能不惧乎?习气俗念能消除乎?自察自审,务要无入而不自得,才是学问实际,否则便是自欺。

入孝出弟,谨信爱众,亲敬好人,此人道之要、立身行己之本、弟子日用职分而教弟子者之先务也。今之教者,不过督以口耳章句、属对(zhǔduì,文辞中以两句联缀而成对偶)作文,朝夕之所启迪而鼓舞者,惟是博名媒利之技,蒙养弗端,童习而长安之,以致固有之良,日封日闭,名利之念,渐萌渐炽。诵读之勤、文艺之工,适足以长傲遂非、率意恣情。今须力反其弊,教子弟务遵此章从事,辅以孝经、小学,童蒙须知、四礼翼,令其出入言动,是则是效,尽其节目之详。大本既立,夫然后肄(yì)习诗书艺业,则教不凌躐(超出常理,错乱失序),庶成人有德,小子有造(成就也)矣。

学,所以敦伦也。伦苟弗敦,纵背诵五车,文工一世,徒增口耳之虚谈,纸上之赘疣(zhuìyóu,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在流俗虽曰有学,吾必谓之未学;伦纪诚敦,实行过人,在流俗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问:学在敦伦固矣,然敦伦可遂不学乎?曰:学以学夫敦伦,而敦伦乃所以为学也。舍伦而言学,则其学为口耳章句之学、富贵利达之学,失其所以学;敦伦而不学,虽或至性过人,未必情文兼至、尽善尽美。是故好贤而不学,则无知人之明,所好未必贤,而真贤未必好;即所好果贤而无学以济之,色病未易识破,心地未易廓清,未必笃缁衣(诗经郑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缁衣,美武公也。首章二句为: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缁,黑色。缁衣,当时卿大夫到官署所穿的衣服)之好,奋思齐之勇。事亲而不学,无由知力之当竭;即知竭力而无学以济之,唯竭力以养其口体,未必先意承志,根心生色。假令怡怡祗奉,爱敬无歉,而不竭其力于圣贤德业,行道显亲,亦未得为能竭。事君而不学,无由知身之当致;即知致身而无学以济之,则不学无术,不足以匡君定国;康济时艰,虽鞠躬尽瘁,孜孜奉公,临难殉节,不有其身,然而无补于治乱安危,亦未得为能致。交友而不学,则昧于慎择,易蹈比匪之伤;即所交得人而无学以济之,亦未必言其所当言,而信其所当信。甚矣,学之不可已也,学之何如?亦惟兢兢于数者之间,以求至乎其极,表里克尽,巨细罔歉而已。曰:如是则吴氏之言,亦不为无见。曰:吴氏固为有见,而以之致疑子夏,实未达。子夏口气,盖抑扬其语,正所以折衷学问之实,令人知学之所以为学,在此而不在彼,所重在此,所学即在此。自此说出,而天下后世人人晓然知所从事,不致误以口耳辞章之末了生平,其有补于纲常名教非尠(xiǎn,同鲜),真学者之清夜钟也,何流弊之可言?亦何至于废学?

自后世豪杰不兴,正学不明,学者终身皇皇(彷徨不安的样子)。亦知敏事,亦知慎言,亦知隆师亲友,志非不笃,功非不密,用心非不专且虚,而卒不可与入圣贤之道者,其所从事者非君子之学也,以其为安与饱计也。故吾人今日之学,先要清楚此念,辨个必为君子之志。此志诚立,而后所敏为君子之敏,原是敏吾性命不容已之事,而初非有要于功利;慎为君子之慎,原是慎吾枢机,躬恐不逮之言,而要非有心于三缄;就有道而正,原是正吾学术不容不辨之实,而初非有意于声气(比喻朋友间志趣相投合)。夫然而所学始为道谊(道义)之学,所好始为正大之好,其人始为君子之人。

惟志不在安饱,其品格始定;志不在安饱,于道谊始专;处不为安饱之图,则出必不为肥家之计。如此方为君子,否则便是小人。

宋王曾乡会试并殿试皆居首,贺者谓曰:“士子连登三元,一生吃着不尽。”曾正色答曰:“曾平生志不在温饱。”其后立朝不苟,事业卓然。今人生平志在温饱,是以居官多苟,事业无闻,甚至播恶遗臭,子孙蒙羞讳言,不敢认以为祖。故人品定于所志,事业本乎生平。

吾人学非为人。人之知不知,原于己无损,故不以此为患,惟是人不易知,知人实难。我若不能穷理知人,则鉴衡昏昧,贤否莫辨,是非混淆,交人则不能亲贤而远佞,用人则不能进贤而屏奸。在一己关乎学术,在朝廷关乎治乱,虽欲不患,得乎?

正直君子易知,邪曲小人难知。盖正直君子光明洞达,心事如青天白日,人所易见;邪曲小人则文诈藏奸,迹似情非,令人难觉,若张赵诸公之于秦桧是已。张赵初以张邦昌之僭位,桧不附会,及与同朝共事,又见其事事克办,交称其贤,以为才似文若(荀彧(yù),字文若),以致阶以进用;卒之祸天下而贼生灵,贻害无穷,诸公实不得辞其责。由此观之,人固未易知,而知人实不易也,故不容不患,患则讲究有素,患则慎之于初。

(0)

相关推荐

  • 论语:子曰觚不觚(6-25)

    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更善于借物言理.身边之物,眼下之事,信手拈来,启发弟子,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形式非常活泼.跟弟子们吃饭的时候,随手举起"觚"这个酒器,便谈出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 ...

  • 君子反身以修德——《论语》悟读【390】

    宽以待人,有大量方容万物: 严于律己,无高格何幸三生. <论语>第十五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 ...

  • 北宋.杨时家训

    杨文定公<勉学歌> 北宋.杨时 杨时(1044-1130)北宋学者.官吏.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剑西镛州龙池团(今福建明溪县龙湖)人. 熙宁九年进士.历官浏阳.余 ...

  • 人们常说「见贤思齐」,殊不知能做到后半句的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上一篇,我们读到了君子对道的坚守,一言以概之,便是「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纵使没有人赏识自己,要坚持 ...

  • 论语日课479丨你周围的人,决定你有什么样的成就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19.7) 匠人在工场中完成他们的活计,君子通过学习以获其道.肆,朱熹注,官府造作之处, ...

  • 制赋十要

    一曰临之以庄 盖圣人之作,维传天地至道也,是以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其<诗><书>之辑也,首在正心:<春秋>之作也,旨在淑世.尝云<诗>三百篇,一言 ...

  • 许振东:试论河北真儒高步瀛的君子品格[下]

    三 <孟子·尽心上>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讲落拓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腾达得志时则要在个人修德的基础上有为于社会.此话是两千多年来我国知 ...

  • 反身動作 vs反身動作位置

    交易担保 票圈vlog一原创视频生活社区 华尔兹舞 小程序 反身動作(CBM)及反身動作位置(CBMP),两者就像是双胞胎,看起来很像,但是各自有不同的作用,CBM主要是告诉你,現在要作什麼,而CBM ...

  • 95后正在AI养猫|反常识数据07

    作者:百合 出品:明亮公司 !对90后而言,猫狗双全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天猫618期间,宠物主粮.零食.玩具销量全部暴涨,11个宠物行业首次参加618的新品牌在6月1日开门红当天就喜提百万成交额. 其 ...

  • 明清画人录|华喦:身似春云心似秋,昂然步入离垢得净的艺术圣殿

    [之二十三] 华喦一生清贫自守,备尝世间冷暖,直至布衣终老.但窘迫的现实没有浇灭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艺术之火,不与时习相俯仰,且追古法共浮沉,食髓知味,深入浅出,拓古开今,离垢得净,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 ...

  • 德慧沉思录之八六六【身正论】山林子 自然道德智慧教育 慧商

    德慧沉思录之八六六 身正论 (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 君德正不令而从 君妄邪有令无令 山北河南湖畔泉城山林子 庚子壬午乙酉丁丑聚狮林

  • 《单 身 女 性 生 活 实 录》

    · The End · 编辑 / 再看我就把你喝掉 漫画 / 十万福特加 微博 / @少女兔iiilass 原创文字:我爱少女兔我爱少女兔我爱少女兔我爱少女兔我爱少女兔我爱少女兔我爱少女兔我爱少女兔我 ...

  • 性工作者:她身之欲,她身之美梦,她身之悲,她身之抗争

    这是单华伟的第三百零六篇原创文章 问题 小姐群体中有很多特别的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比如,她们常说是为了多赚钱才做这行,但其中大部分人却存不了多少钱:她们还经常说,等挣了几十万就不做了,但经过很多 ...

  •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读者: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能量提升,进了一个精英社群的读书会,觉得大家都打了鸡血一样,他们都是高分用户,金融行业.教练.保险等人群,我觉得我在里面不是特别舒服,他们真的太有精力的,一直说,可以一直发表 ...

  • 谁说身外物不重要?身外物使我快乐

    转眼间,双十一迎来了第十个年头 除了当年的单身狗早起成长为白眼狼 同时也让我对身外物有了全新的看法 那些清高的人er啊, 总是说什么身外物不必在意 双十一不须把双手都剁了之类 的佛性风凉话 可是,从睁 ...

  • “真减肥”都是狠角色,“假瘦身”是障眼法,瘦身也有耍心机

    减肥,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尤其是到了夏天,又到了减肥的旺季 露胳膊露腿的季节,谁都想穿得凉快一些,可是腰肥腿粗的-- 于是,各种减肥方法.话题,吸引着"胖子"的眼球,比如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