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基后首次封爵,除了李善长、徐达,还有哪些人获封爵位?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封李善长为中书省左丞相、徐达为中书省右丞相,位于文武百官之首。

当时,徐达、常遇春等将领正在率军北伐,因此朱元璋登基后没有马上封赏功臣,而是等北方的战事告一段落后,才进行封赏。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在奉天殿大封功臣,一共封了六位公爵,二十八侯爵,是哪些功臣获封了爵位呢?

李善长在六位公爵中位居第一,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封韩国公,参军国事食禄四千石。

徐达位居第二,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进封魏国公,参军国事,食禄五千石,徐达的食禄最多。

此次封赏前,李善长、徐达已获封公爵。消灭张士诚的势力后,吴元年(公元1367年)九月,徐达、常遇春等率军返回应天府,朱元璋论功行赏,封李善长为李善长为宣国公,徐达为信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

朱元璋说:李善长虽然没有汗马功劳,但是从我起兵便开始追随,历经艰难,筹划粮饷、供给军需,从未缺乏;徐达和我是同乡,我刚起兵便坚定追随,征讨四方,出生入死,劳苦功高,“此二人者已列公爵,宜进封大国,以示褒嘉”(《明太祖实录》)。

常遇春之子常茂因为父亲的功劳位居第三,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郑国公,食禄三千石。

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位居第四,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三千石。

朱元璋认为李文忠统兵攻克应昌,迫使元太子爱猷识理答腊逃往漠北,俘获元皇孙、妃嫔、宝玺,功劳很大,应封为公爵。

冯胜位居第五,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宋国公,同参军国事,食禄三千石。

邓愈位居第六,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同参军国事,食禄三千石。

朱元璋认为,邓愈自幼追随,虽然屡次更换职位,历经挫折,却从无怨言,应封为公爵。

明朝尚左,左在右上,左柱国地位高于右柱国,李文忠作为左都督是当时明朝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的最高长官,李善长、徐达作为当时明朝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左右丞相,统领百官。

二十八位侯爵都被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按顺序依次是:汤和,封中山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唐胜宗,封延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陆仲亨,封吉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周德兴,封江夏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华云龙,封淮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顾时,封济宁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耿炳文,长兴侯,食禄一千五百石;陈德,封临江侯,食禄一千五百石;郭子兴,封巩昌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王志,封六安侯,食禄九百石;郑遇春,封荣阳侯,食禄九百石;费聚,封平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吴良,封江阴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吴祯,封靖海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赵庸,封南雄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廖永忠,封德庆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俞通源,封南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华高,封广德侯,食禄六百石;杨璟,封营阳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康茂才的儿子康铎,食禄一千五百石;朱亮祖,封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傅友德,封颍川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胡羙,封豫章侯,食禄一千五百石;韩政,封东平侯,食禄一千五百;黄彬,封宜春侯,食禄九百石;曹良臣,封宣宁侯,食禄九百石;梅思祖,封汝南侯,食禄九百石;陆聚,封河南侯,食禄九百石。

朱元璋说:汤和与我是同乡,很早便开始追随,屡立战功,可是“嗜酒妄杀,不由法度”(《明太祖实录》);赵庸跟随李文忠攻取应昌,功劳不小,但是私藏奴婢,败法乱纪;廖永忠在鄱阳湖之战时奋勇力战,与敌舟对阵,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为了邀功请赏,让和他关系好的儒生窥测朕意;郭子兴不遵奉主将命令,不守纪律,虽有功劳却也不能掩盖过失,因此他们四个人只封侯爵。

李善长是定远人,在朱元璋攻打滁州的路上前来投奔;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徐达、汤和、吴良、吴祯、陈德、顾时、费聚、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周德兴是最早追随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将中的成员;耿炳文的父亲耿君用也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冯胜是定远人,在朱元璋率军到定远妙山时,与哥哥冯国用一起来投奔;邓愈是泗州虹县人,在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率部前往滁州投奔朱元璋。

可见,在获封爵位的三十四位功臣中,最早追随朱元璋的淮西老臣占绝大多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