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偏科原因分析及针对性方案
学习偏科,作为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家长头痛不已。补课,强化做题等等方法用尽,依然成效甚微。实际上,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学习环境不同,学习方法不同,产生偏科的原因各不相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防止和根治。
偏科原因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形成偏科的原因是务种多样的。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课程的加重,家长、老师、接触的媒体和书籍的影响等,都会使孩子对某一学科产生偏好或厌倦的心理,进而逐渐形成偏科现象。有的学生从小就喜欢阅读,语言能力较强,加上小学时强化的写作训练,对语文情有独钟;有的同学头脑反应迅速,对理科问题解决起来轻松自如,对需要大量背诵、书写的文科则感到枯燥无味。还有的同学甚至由于对所教学科目的任课教师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听课态度,从而反映到学习上的偏科。特别是中考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
表现在学习态度上,有的同学对不感兴趣的科目,用在上边的时间不多,听讲不好,作业糊弄。而在感兴趣的科目上下工夫的功夫更多,进而造成不同科目成绩上的差异。还有的同学某个科目总是学不好,久而久之就对这个科目产生了恐惧心理和排斥心理,成绩也就越来越下降。而一旦学生出现了偏科,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往往会越是偏科,越容易走入厌烦该科的恶性循环。
帮助孩子正确看待偏科,树立自信心
对孩子的偏科,家长起着和老师同样或更重要的作用。孩子偏科,家长应正确看待,家长必须针对孩子自身情况,和孩子一起分析生偏科的原因。
很多专家告诫,要从大的方面引导,让孩子认识到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才是衡量学生的最佳尺度等等。其实这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对于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初中生,特别是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说教往往收效甚微,如何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是关键。
首先,不能让孩子产生对偏科的认同心理。刚上初中的孩子大多处在兴趣大于毅力的阶段。对自己在个别科目上存在的问题,不善于总结,长此以往,越积越多。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出现某科作业较慢,错误较多,马马虎虎,可能就是偏科的初始表现。再从孩子的卷面分析,就可以判定是不是出现了暂时性偏科。家长首先要帮孩子找出原因,要注意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该科的课堂情况,防止出现实质性偏科。
其次,家长可以从孩子喜欢的学科入手,让孩子知道各门学科的关系,认清偏科的危害性,特别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这往往是孩子最看重的。进而克服不爱学偏科科目的畏难情绪。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偏科是暂时性的,偏科不可怕,怕的是失去了学习这门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此,要鼓励孩子在弱势科目上的点滴进步,如课堂发言,读书笔记等等。引导孩子主动去接触弱势学科,加强对弱势学科的日常学习。也可以从相关学科中找出突破点,进而带动弱势学科的提高。
偏科的几种表现及处理方法
对于假性或暂时性的偏科,第一种表现在一科突出,其他平平。对这种情况,要积极鼓励孩子的优势科目,通过优势科目,树立信心,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学习好其他科目的能力,进而逐渐提高对其他科目的兴趣,并逐渐加大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投入。
第二种表现是文科或理科突出,另一方面较弱。这就要针对较弱的科目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的研究。对于文科,首先从语文入手,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培养对语文的兴趣,进而喜欢写作。读得多了,知识面就宽,写作时才有话可说。对于数学不好的学生要把补充基础作为重点,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在确保自己对简单的题目完全掌握后,逐步提高难度。
三是一科较弱,其他都较强。这相对容易解决。要注意不能盲目对孩子的弱势学科进行补习,过多的补习可能会加强孩子对该科的厌烦情绪。特别是大班的补习,针对性不强,可能效果并不佳。重要的是对于弱势学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兴趣。可以针对这一科目制定可行的计划,不要急于求成。用一年的时间逐步提高。
另外,对已偏科的初三、初四学生,这时候的偏科,往往是顽固性的或实质性的。由于有中考的淘汰限制,好的科目在想得到更高分,难上加难,而如果能在弱势科目中,增强知识的理解,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越是落后的就越是潜力巨大的。对于弱势学科,一定要加强基础,保证自己能够会的题型的得分率。要加强应试能力的训练,找准考点及得分技巧。特别是对弱势科目的最薄弱环节的突破,往往带来单科成绩的突飞猛进,进而提高整体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