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枪」StG

原创: Sumetal

太长不看版

  • 一战前半自动步枪就已面世,但多数性能并不稳定故障率高
  • 一战后半自动步枪设计众多,但碍于弹药消耗各国只装备少数精锐
  • 二战中全面装备M1加兰德的美军面对栓动步枪的对手全面碾压
  • 世界第一把实战装备的突击步枪在二战后期登场,却难敌同盟国洪流

如果你是一名早期CS玩家,想必刚上手CS:GO时一定被其全新的枪械弹道虐的不轻。CS1.6的快速短点射在CS:GO中由于准心恢复速度降低的缘故不再像以往那样好用,相反在CS:GO中连续的泼水扫射成为了每位玩家的必修课。这种游戏中枪械使用方法的变革其实也体现了人类枪械发展史上从拉大栓单发射击,到半自动类似点射的射击模式,最后到扣住扳机连续压枪扫射的全自动射击的发展之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传统栓动式步枪之后的步枪发展。

人类发展枪械的目的只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准更有效地消灭敌人。步枪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终于在中世纪末期欧洲几乎完全替代了传统的远程打击武器弓弩。而在火绳枪、燧发枪、定装弹药、后装线膛枪等等阶段后人类终于将传统步枪发展到了相对完善的现代枪械。此时的武器设计师意识到人总归是有极限的。无论怎么优化装填和上膛机制,只要最后交由人来执行就必然会有限制。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就开始研发能够突破人类限制,实现连续射击的新式枪械。

目前人类可考证最早的半自动步枪是意大利人Amerigo Cei-Rigotti所设计的CEI-Rigotti步枪(注意是步枪),在1890年这支步枪就作为实验武器交付给了意大利军方用于测试。不过由于当时的设计具有严重缺陷,这种武器数量极少,因此如今流传下来的资料并不多。但无疑这把武器依靠火药燃气和后坐力实现了退弹壳,再次填装,并且具备了全自动射击能力。在20世纪初英国军方曾少量采购了一批CEI-Rigotti步枪,但最终这把武器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CEI-Rigotti步枪

在20世纪初能够自动装填连续射击的步枪开始广泛的在世界各国兴起,而第一支被军队正式采用的半自动步枪(扣一次扳机射出一发子弹,通常自动步枪都具有半自动模式)是墨西哥人蒙德拉贡发明的蒙德拉贡M1908步枪。这种武器结构较为复杂,墨西哥国内并没有能力生产这种武器。因此墨西哥政府将这批武器承包给了SIG公司(也就是后来CS:GO中设计生产SG553和P250的西格绍尔前身)。不过由于墨西哥国内动乱,这笔订单最终未能完成,SIG公司将已经生产完毕的蒙德拉贡M1908步枪销往德国,因此在一战中能看到很多德国航空兵都在使用这种步枪。但经实战检验,这把枪稳定性不佳,养护成本很大,但在枪械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蒙德拉贡M1908步枪

在此之后半自动步枪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各式各样的试验性武器出现了各国军队的武器库当中。但从设计角度来讲当时的半自动步枪还不完善,生产工艺不佳,这就导致了当时的半自动步枪的可靠性普遍较差。而一战堑壕战的战争模式也决定了传统步枪是更好的选择,巨大的消耗战对弹药补给是沉重的负担,如果让士兵们拿起半自动步枪,估计各国后勤补给都承受不了。另外稳定性差遇到敌人枪卡壳了也不是闹着玩的,因此只有少数精锐部队在当时会配发半自动步枪亦或是冲锋枪,例如德国精锐暴风突击队使用的MP18。

MP18冲锋枪

虽然直到战争末期半自动步枪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一战舞台上,但这不妨碍一些自动步枪发展史上的经典设计在这个阶段诞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无疑是来自传奇武器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所设计的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Browning Automatic Rifle ,也就是所俗称的BAR)。在一战末期美国宣布参战,当时美国军队意识到在堑壕战中传统的精确射击一发一颗子弹的思路已经落伍,依靠高射速持续火力来击杀对方才是更为先进的作战理念。为了解决美军远征军在欧洲战场火力不足的问题,勃朗宁设计了这种M1918自动步枪。

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

不过虽然说是自动步枪,但事实上BAR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把轻机枪。BAR采用二十发容量的弹匣供弹,所使用的弹种为.30-06春田步枪弹。.30-06这种步枪弹在所有常见步枪弹中都是属于重量最大,威力最强的弹种之一,而BAR本身自重就达到了惊人的7.25kg,这就导致这把武器在美军士兵中通常作为班组火力支援武器存在。虽然BAR配发时一战已接近尾声,但由于其结构可靠,作为常规携行武器其火力强劲,BAR在士兵中受到了广泛好评。因此在一战结束后美军继续大范围列装BAR,直到二战时的改进型M1918A2依然是美军主力的班用火力支援武器。

一战结束后各国都沉积了大量的栓动步枪,而大战结束百废待兴,所以尽管各种自动步枪设计如雨后春笋,但想全面替换栓动步枪列装部队在当时既没这个钱也没这个动力。随着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军队更换自动步枪自然又要拖后了。

尽管在二战中各国更加广泛的使用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但多数国家都是少数精锐部队在使用。归根揭底还是一个理由:弹药消耗太大。一名普通士兵如果用栓动步枪,携带150发子弹足够作战3天,若是自动步枪,150发子弹连3小时都不够用。如果全面换装自动步枪,各国后勤装备部的工作量和弹药需求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尽管各种半/自动步枪问世许久,但二战中大多数士兵还是装备着:德国的毛瑟98k,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日本的三八式,苏联的莫西纳甘,中国的中正式、汉阳造等等栓动步枪。不是技术不够,而是消耗不起。

而各参战国中,只有美军大规模列装了半自动步枪(注意是步枪,冲锋枪以后会讲),而这把枪也成了二战美国大兵们符号,它就是M1加兰德步枪。

M1加兰德步枪

作为二战最为优秀也是唯一一把大规模列装的半自动步枪,M1加兰德集射速快、精度良好、火力凶猛、可靠耐用诸多优点于一身。在二战这种栓动式步枪仍占主流的历史阶段,只有美军将半自动的M1加兰德作为制式武器大面积配发。这带来的结果就是美军士兵在战术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仅仅数名使用M1加兰德步枪的美军士兵就可以将数量远多于自己的敌人压制的抬不起头。尤其在太平洋岛屿与日军作战更为明显,日军士兵的九九式步枪完全不是对手,以前栓动步枪时代可以进行的刺刀冲锋,在加兰德步枪面前和自杀没有区别。

“万岁冲锋”后的日军尸体

M1加兰德步枪得益于它所使用的8发大容量弹仓(别吃惊,当时栓动步枪基本都是5发)以及出色的装填设计,在连续射击后可以通过漏夹再次快速填装弹药继续射击。在一轮射击完成后漏夹会被退夹系统自动弹离弹仓,并会发出一声“叮”的声音,而这也是二战最著名谣言之一“德军士兵会根据M1步枪八次射击后特有的叮的声音来趁机干掉对方”的由来(事实上在嘈杂的战场环境漏夹声音并不会如此明显,M1加兰德的换弹速度也相当快)。

巴顿将军向春田兵工厂致感谢信,感谢他们制造的M1加兰德步枪

不仅仅是半自动步枪在二战迅猛发展,突击步枪也在此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虽然突击步枪的概念早在一战之前就有人提出,但并没有大规模制造出真正可用的突击步枪。当时步枪的射程在600米以上,而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射程不会超过150米。在这150米到500米的区域内当时的士兵除了用传统步枪一发一发的射击外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增加自己的火力密度(机枪除外)。直到1942年苏德战场上,一种使用7.92×33mm中间威力弹的MKb42型步枪解决了这个问题。7.92x33mm中间威力弹重量适中且连续射击后座力尚可控制,虽然从它比传统的7.92x57mm标准弹相比其装药量更少,但这种子弹在400米以内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射击精度。因此Mkb42型步枪在中距离上拥有了冲锋枪的高射速与机动性的同时还保留了步枪的精准度和火力。

Mkb42型步枪

在MKb42的基础上纳粹德国继续改进推出了MP43冲锋枪,这是因为希特勒当时并不看好这种既不是步枪也不是冲锋枪的新式武器,因此德国军方将其以冲锋枪的名义即MP43继续生产使用(MP是德军的冲锋枪序列,例如前面提到的MP18以及二战中著名的MP40冲锋枪)。直到1944年希特勒在前线视察时看到士兵们十分喜爱MP44(MP43的改进型)后才重新认识到了这种武器的价值,并正式为其命名为Sturmgewehr 44(StG 44)。

StG 44突击步枪

这把枪跟SG553相比如何?

但由于当时的纳粹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 StG 44虽性能优异但当时德国已经无力大规模生产列装这种有可能改变二战历史的武器(即使能生产,也没有了二战初期那么多的善战之兵)。不过StG 44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它在轻武器发展史上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趣的是,如今叙利亚还在使用一定数量的古董枪StG 44,前段时间俄罗斯展示在叙利亚缴获的StG 44时,全球大批枪迷都酸了。因为StG 44突击步枪在收藏界现已高达2.5万美元一支,而AR-15才600美元。枪迷们纷纷表示:“还打哪门子仗啊?把StG 44卖了跑路啊”“8说了,我已在去叙利亚的路上了”。(当然都是玩笑话)

俄罗斯在叙利亚缴获的古董老爷枪StG 44

在二战后,新一轮的轻武器变革也因突击步枪的诞生而随之到来,下期我们就来聊聊那些玩家最为熟悉的现代步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