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看东方和西方的价值观
三皇五帝时期,华夏洪水泛滥,面对大自然的力量祖先们没有屈服,也没有对渺小的人能不能降伏灾难感到无望、怀疑和逃亡,而是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去治理这足以让炎黄子孙文明倒退的灾害。当时人们的工具非常简陋,只有石器、木器和骨器,而洪水却在整个广袤的大地横行,遍布华夏,人们勤勤恳恳的不去感叹治水艰巨。治理洪水属于超级工程,禹带领全体人民不分尊卑的共同抵抗自然灾害完成了这个创举。而在西方,洪水同样泛滥,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降下四十昼夜的大雨便将西方世界给整个淹没了,所以想自救只能造船躲避洪水,这是一艘长133.5米,宽22.3米,高13.4米,设有上中下三层的状若箱子的方舟,是诺亚一家人独自用了120年的时间造好,而且还有铜铁工具,工程巨大。但以真实性来看待的话,人们提前不知道洪水降临,应该同样是洪水泛滥后造的大船避难,而且应该制造了不止一艘大船,西方面对自然灾难选择的是逃避,洪水虽然泛滥,但有这个人力物力制造大船的肯定是那些统治者们,若洪水真的特别厉害那人们连船也造不好的,所以还有很多落脚之地。这则故事以上帝的名义掩饰了一些类似电影《2012》播放的情节,能够登上这艘船的是有权势的人物,至于那些平民和辛苦完成伟大工程的工匠们,则成了上帝口中的罪恶之人,而上帝口中的“好人”则乘坐方舟扬长而去,看来这些逃亡者也是有些良心不安,假借自己的神明来给自己抛弃民众找个安心的理由。
只有华夏没有造船逃亡的神话故事,却有真实的伟大先祖们栉风沐雨、风餐露宿的降伏大洪水的缩写,挽救中原文明的巨大贡献,让炎黄子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是华夏人民的特点,面对灾难选择众志成城不抛弃任何一个人而是招纳更多人的力量去治理水灾,依靠集体的力量最终战胜了洪水。至于西方那些“诺亚方舟”乘坐者们,看到自己的土地被淹没却选择乘坐有限的船带着有限的权势人物和一些劳动力及生活所需去寻找落脚生活之地,不去惭悔自己无情的抛弃平民反而还将平民丑化成了神明口中的罪恶之人以让自己内心平静,也许后来又流行的惭悔习惯也是从这里流传下来的,毕竟是这么多人被洪水所淹没。
治理洪水属于从根本上来考虑问题,与其选择制造木船颠沛流离的离开,不如去治理洪水,虽然治理洪水费时费力非常艰辛,不显得多明智,却属于最长远和智慧的处理方式,顺应大道,能团结最更多的人可以多发挥集体的智慧,经过在广袤的土地上团结协作治理洪水更是促进了中原的统一;制造大船逃离洪水之地是最现实直接的做法,也能节省人力物力,所以诺亚们将聪明才智和精力用在了建造方舟上,乘坐大船去寻找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土地,这样的大工程也最能体现精妙巧思因此也让人们认为制造这样的木船的人才是最聪明的,相比于治理洪水,反而最让现代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诺亚方舟,实质上还是没有决心和勇气来挑战自然灾害,颠沛流离的诺亚们没有统一的意识。
大禹治水体现了一种兼容性的文化,大禹治水属于群策群力,面对滔天洪水,各个地方势力也需要抛弃成见服务于大局,只要能提出正确的方式方法服务于治理大水,不管这是哪个方国或者部落甚至个人,都会被整个集体所吸纳,当然不同的方国或者部落或者集体也要在顺着正确治理的共识之下才会被接纳,劲往一处使,也是这种文化能同化别的文明的特点;而至于诺亚方舟,大家可以共同一起建造乘舟,或许也有人提出过治理洪水但最实惠最能躲避水灾的还是造船,所以后者被这类人广泛采纳,可面对未知的路程,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的航行方向,没人知道哪个建议是正确的,也没人可以说服其他人去哪个方向航行,是一种分散的群策群力,如果不是一艘方舟,那原本集中的方舟也会向不同的航线行进。
当然也有生产方式上的区别,我们治水也是因为我们是农耕文明,土地才是农耕文明发展的一切,洪水泛滥淹没土地,所以要战胜洪水以夺回土地,也造就了东方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诺亚方舟的建设者们,属于海洋文明,农耕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海洋才是西方的发展场所,洪水泛滥,海洋人群依靠自己的造船技术航行在大水上去其他地方重建,只要海洋在,管他什么在哪里建立生活场所,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