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说“意境”
有人让我说说“意境”,—— 那就说说 … …
意境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审美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不论书法中常常提及的“点如高山坠石,横若千里阵云”,还是诗词里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些都是意境。甚至于围棋上的气、眼之变,精彩处也都会有意境之感产生。
“意境说”最早兴起于唐宋,诗僧皎然将审美主体的“意”与审美客体之“境”两者契合交融的最佳状态视为诗的最高美学境界。这让我们理解了“意境”二字之于主、客,之于内、外的关系:“境”为客观之外部存在,以某种方式作用于主体后,产生了主观感受,其“意”便升之于内心了,—— 当然,前提是你这个主体要具备很好的觉知美的能力。
延伸一步,我问你:那“美”究竟是纯粹的客观存在,还是一味的主观感受呢?
如果是纯粹的客观存在,也就意味着无论你我是否感受得到,—— 那“美”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 …
听着很屌啊!但“美”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在描述一种基于人的情感体验啊,—— 明摆的主观感受么!
那“美”究竟是主观呢还是客观呢 … …
美,是主观感受之于客体存在之间建立起的积极的体验关系。
美,是主客观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将我们的主观意志与这个客观世界建立起了某种正面的关联。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掘美、创作美的过程。
就说茶,从最早的生食到之后的焯水烘干,再到之后的发酵、焙火,无不是为了使其滋味更好,造型更美。
但要深刻理解一点:美,是建立在主客体两者之间的关系,它不能主观的存在而没有对象,也不能建立在多于两者以上的关系上。
比如,你不能在没有喝到那口百年老茶之前就妄自认为那茶就一定好喝,—— 这不是“美”,而是臆想;也不要在终于品到这口极致汤感之时不去充分享受,反而去琢磨这个茶的产区、树龄、陈化年份、市场价格等与体验无关之事上,—— 这些两者之外的“干扰”只会让“美”离你远去。
如果好茶日久的你还没有在茶汤滋味中体会到美,那可能就是因为你掉进了上面两个坑里的缘故吧。
主客关系和谐统一的极致表现被庄子描述为“物我两忘”,—— 那一瞬间你忘记了时间、空间,甚至于已经意识不到自己与之前那口茶的存在,神游天外去了。
亦或“物我合一”,—— 究竟是我化作了那只蝴蝶,还是那只蝴蝶化作了我?当你恍惚于这两个问题之间时,你就已经获得了一种极致的审美体验,根本无需真要找到答案。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好的内容需要用对的形式来呈现,才能成就其美。不然,任凭你李多奎老生的功底再好,给你扔菜摊儿上,照样玩不转。
又说回茶。
如何将一道好茶呈现到极致,那可不是说“好茶随便泡”那么简单,一定是有某种最适合其当下汤感表现的最佳形式,甚至要具体到形式中的各个参量。
茶是内容,而开汤过程则是形式,—— 只有用对的开汤形式去充分呈现茶汤中的内容,这才可能是一道好茶。
而当“茶我合一”,“茶我两忘”之时,这意境自然也就有了。
说一个人境界高,其实是指此人内在精神世界之于这个现实世界的体验与感受所生成的那个意境之高。所以在外人看来无甚价值的一堆树叶,在另外一些人眼里难得的至宝。
至此尽意,就到这儿吧。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