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1857弄绸缪村

淮海中路1857弄之前知道是神秘的弄堂,人穿行在“九曲十八弯”的夹弄里面,总怀疑会不会彻底走不出去,梦一般迷失在这条年代久远的通道里。之后发觉东侧就是淮海中路1843号宋庆龄上海故居,一次总算从静悄悄地宛平路10弄大花园大洋房走出了大马路。还有一次从康平路152弄安家公寓进入也见那面灰墙面和墙上的竹篱笆,还有那淡黄色水泥拉毛部布满爬山虎,色迹斑驳,犹显沧桑的长长的围墙。

地址里弄式样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 面积淮海中路1857弄绸缪村花园里弄 1933年砖木三层4幢 1791平方米淮海中路1857弄绸缪村内4幢 房,14号.47号.63号.67号。当你走进弄口看到那个汇成集团的牌子,会误以为那是一个单位,尤其有门卫室的岗亭里保安,随时会向你投来一瞥警惕的目光。其实保安的大部分工作内容,是管车不管人。

淮海中路1857弄63号(上海汇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弄口挂牌的单位。淮海中路1857弄63号,当时叫1813号徐家花园洋房,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

主楼楼高四层,南立面略呈八字形,南门有石级直通二楼。一楼另有小门,通厨房和储藏室,还有车库。徐士浩、沈玉夫妇与八个孩子,还有徐士浩的母亲徐程蓁,均住在此楼。楼的东部有一“过街楼”,通往东边一栋两层的副楼。徐家花园的南部有宽大的草坪,草坪中间有一棵巨大的雪松,上海滩很多名人均在此雪松下留过影。据徐士浩的侄女、徐旭庄的女儿徐景芝回忆,有一次一个小偷潜进院内行窃,被发现后飞身上树,居然在树上隐身,蒙混过了关。可以想象,这棵雪松有多枝繁叶茂。

徐士浩(1899—1961),是昆山历史上显赫的望族徐氏家族的后代。徐家在明末清初曾出过三个状元、十个进士,故有“一门三鼎甲”“五子登科”之誉。明末大儒顾炎武,就是徐家祖先徐应聘的舅舅,那句回荡几个世纪的历史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出自顾炎武笔下。或许徐家后代正是遵循了这样做人的道理。徐士浩的父亲徐惠乘是圣约翰大学的教授,叔叔徐崇钦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徐士浩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是胡适的学生,后来一直保持来往。他大学毕业后最初当教师,他的姐夫牛惠生岳阳路190号(原霖生医院)(宋庆龄的表哥)对他说:“当教师一辈子受穷,你是家中长子,要养家的,应当去当律师。”于是徐士浩辞了教职,办起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加入了上海律师公会,渐渐成了名律师,与上流社会有着广泛的交往。1948年3月,蒋介石要组阁新一届国民政府,打算提名胡适为总统候选人,胡适反复思衬觉得不行,决定到他在北京大学执教时的学生徐士浩家中暂避。徐士浩同时也经商,是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永业地产公司的总经理,逐渐在上海拥有了很多房地产。他还是宋子安的律师,在宋耀如去世、宋家人搬到西摩路(陕西北路369号宋家花园)以后,帮宋家办理过出租虹口旧屋的事宜(余杭路上历史建筑)。抗战期间(1941年),徐士浩一家去了四川,此处花园洋房由他的弟弟、新华银行(九江路168号礼和洋行旧址)上海分行行长徐振东一家居住,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年底,徐士浩一家才回到上海。

徐家花园主楼二楼往东,通过“过街楼”可达副楼。副楼楼上住着徐士浩的弟媳隋宝琴与她的四个孩子,还有徐士浩的两个儿子徐景勉和徐景明。徐士浩的弟弟徐旭庄不幸因病早逝,只活到31岁,遗下孤儿寡母,由大哥徐士浩照应,并把他们接了过来,特地为他们造了这栋副楼,供他们在楼上居住。可他们仅仅在这栋副楼的楼上生活和活动,对副楼楼下的情况,一无所知。孩子们只知道,那是伯伯(徐士浩)的私密之处,平时一直锁着门,从来不见有人进出。时间久了,谁也不去过问这楼下的几间房间。直到1948年年底,徐士浩一家去了中国香港,这里的门仍然锁着。1949年以后,主楼由徐士浩的好朋友黄开平一家居住。副楼楼上逐步也换了人,隋宝琴去北京工作,孩子们外出读书,副楼楼上搬进了徐士浩夫人的妹妹沈翠一家,他们兼任徐家花园的门房。而楼下,还是原封不动地锁着门。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66年。原来这里竟然是一处藏宝之地,青铜器、古瓷器、古代书画、古代器物……摆了几间房间,琳琅满目。至于这里原本收藏了多少文物,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徐士浩1961年在美国病逝了。后来,这些文物被发还给徐家后代。当时住在北京的徐士浩的大女儿徐景淑(刘鸿生的六儿媳、刘公诚先生夫人),商之与远在美国的妹妹徐景奂,以他们父亲徐士浩的名义,将这些文物,全部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现在徐家后人来沪寻根,可以在上海博物馆大厅那金色的名人墙上,看到徐士浩的名字。目前,笔者从上海博物馆提供的清单上看到,其中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有:战国秦商鞅戟一件;新莽天凤二年铜镜一件;宋钧窑碗一件;明景德窑万历五彩人物碗一件……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公示编号建筑名称/现使用单位地址层数XH-J-030-V住宅淮海中路1857弄67号2层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4805190000430淮海中路1857弄67号花园住宅民国天平街道

淮海中路1857弄67号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二层砖木结构,造型小巧精致,位于弄底转角处。淡黄色水泥拉毛外墙局部布满爬山虎,墙面色迹斑驳,犹显沧桑。红色素筒瓦屋面较为平缓,山墙檐下以券齿线脚装饰。屋顶两座标准的西班牙式烟囱保存完好。建筑立面多采用圆拱窗或三联窗。

主入口设在北侧,厚实的圆拱形木门,原有铁艺支托的筒瓦雨厦已被改建,其上部铁艺镶嵌的彩色玻璃窗线条优美。楼梯间采用竖条形的圆拱长窗采光,两侧窗内框采用精致的绞绳纹璧柱。二层天花、木质楼梯及铸铁栏杆保存完好,四周线脚纹饰及中部灯座雕饰十分精美。

该建筑曾长期作为航天部633研究所干部住宅,现有两户居民合用。

淮海中路1857弄47号多家居民和住。

(0)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 恭王府及花园

    恭王府及花园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共两次来恭王府,第一次来是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游人非常少,在花园内甚至感到不安.当时很多殿堂是可以进去近距离参观的 ...

  • (34)淮海中路1251弄优秀历史建筑

    淮海中路1251弄位于新康花园东侧.其中1-3号均为现代风格小楼.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编号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地址XH-J-108-V住宅淮海中路1251弄 淮海中路1251弄1号是幢现代风格 ...

  • 上海一路一景……淮海中路(二)

    更新于 2019-12-20 来自作品集一路一景一世界

  • (34)淮海中路1412弄静村

    淮海中路1412弄静村位于淮海中路1414号古典建筑特征的花园住宅北侧.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淮海中路1412弄静村新式里弄 1938年 砖木假四层7幢 1208平方米 淮 ...

  • 霞飞路670弄红砖房&红砖中山行馆

    凡是有红砖建筑的我一定是会特意强调的. 因为它是早年的一个时间划分标注.思南路口,躲在淮海路里面的两栋红砖房特别漂亮. 淮海中路670-686号红砖建筑,百业地图上标注为信谊药厂堆栈. 原名霞飞路九栋 ...

  • 淮海中路1857弄一条经典又秘密的弄堂

    淮海中路1857弄,一条经典又秘密的弄堂.这条弄堂最初并不起眼,虽然它坐落在以繁华著称的淮海中路上,左边即是美轮美奂淮海中路1843号宋庆龄上海故居,但稍微行色匆匆一点,你就可能错过它.想要触摸到一个 ...

  • 淮海中路1412弄静村

    淮海中路1412弄静村位于淮海中路1414号古典建筑特征的花园住宅北侧.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淮海中路1412弄 静村 新式里弄  1938年  砖木假四层 ...

  • 淮海中路1610弄逸村2号蒋经国旧居

    淮海中路1610弄2号蒋经国旧居位于淮海中路上海图书馆对面,有一组精致的淡黄色的小洋楼.这些小楼坐北朝南,高三层,均带一方小巧的花园,共有八幢.弄堂口的大门上除了有文物保护建筑的牌子外,还有两个醒目的 ...

  • 美丽《诗经》课堂 ||《唐风·绸缪》/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631期)

    天语说: 唐国是周成王的弟叔虞的封地 ,统治区大至包括今山西的太原以南沿汾水流域一带的地方.此地民风淳朴,歌谣数量众多,表达男女情感的诗歌大多真诚,热烈.素朴. 解析/闻天语 诵读/薛红 编辑/清慧 ...

  • 有哪些看一眼就会爱上的古诗词·柒(宋·范成大、五代·冯延巳、白居易、先秦·佚名《绸缪》、两汉·佚名《上邪》、唐·张祜、辛弃疾、金·刘迎、唐·张若虚《代答闺梦还》)

    有哪些看一眼就会爱上的古诗词·柒(宋·范成大、五代·冯延巳、白居易、先秦·佚名《绸缪》、两汉·佚名《上邪》、唐·张祜、辛弃疾、金·刘迎、唐·张若虚《代答闺梦还》)

  • (35)淮海中路613弄乐安坊

    乐安坊位于成都南路与思南路之间的淮海中路613弄,南面与南昌路的上海别墅相依.北面沿淮海中路有长春食品,哈尔滨食品. 淮海中路613弄乐安坊沿街是五层楼的公寓,底层为商铺.当年就有"煤卫&q ...

  • (35)成都北路262弄顺天村

    顺天村位于成都北路东侧重庆北路西侧,江阴路南侧威海路北侧,除威海路其他路上均有出入口.  地址 里弄   式样 结构  建造年份  房屋  建筑面积  成都北路262弄  顺天村  新式里弄  砖木二 ...

  • (35)广元路139弄长风一村

    广元路139弄长风一村 (2016-07-10 16:18:31)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图片 杂谈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广元路139弄长风一村位于余庆路的广元路,30年建筑怎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