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明:连载36

(连载35发布失败,谈英国工业革命)

从工业革命到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一般认为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格兰中部,主要特征是从手工业转换为机器大工业,机器取代了人力,这是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这个时代也被称呼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其中的主要标志性事件。工业革命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

大航海时代的殖民活动是这次革命的主要原因。1933年英国发展到巅峰状态时,拥有地球土地表面的23.85%,近五亿多人口,相当于世界总面积与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本土则只有4400万人。所以,工业文明当然也是一次剥削文明。每次文明突变,肯定起因不同,但最近的两次文明突变,并且是明显产生了民主的希腊文明与工业革命突变,是资源徒增的消费效应。少数人和大量资源积聚起来给少数人的消费,产生了奇特的文明岛效应,英国这次文明效应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借助了交通革命,最终成为一种欧洲或白种人的一个普遍文明现象,然后又通过他们的大规模殖民活动成为一种全球化效应。所以,它就与2000年前的希腊文明根本不同了。

压迫、奴役和剥削殖民地国家自然是殖民地的正常现象,但殖民者的主要目的并非是种族歧视或其他政治活动,他们主要还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也有的是希望传教。他们主要通过掠夺和贩卖奴隶、象牙、香料、珠宝、黄金和农产品以及矿产资源来达到目的。东印度公司曾经是英国海外财富的最大来源。仅1757-1815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攫取的财富达10亿英镑。20世纪初担任过英印总督的寇松说过:“只要我们统治印度,我们就是世界第一;如果我们失去印度,我们将降成三流国家。”(张海鹏,2018年)这就是殖民的真相,这其实也是文明发展的真相。

在可以确保每个公民的温饱之前,在现代化实现之前,每个国家都是既残忍又贪婪的,每位绅士的面包上可能都沾染着看不见的殖民地人民的血泪。但这岂不正是一种动物界的正常现象?人如动物,我们如何去谴责虎吃羊?人类的整个文明史都是一部血泪史,其实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纯动物行为。除了完全茹素,每个人一生中都实际上杀戮无数,至今都残忍无比。只有站在人本位的立场上我们才会对流血的人类“文明”心安理得。回首人类发展史,人类对自己族群之外的残酷将永远无法排除,但人类的对内残酷可能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而开始减缓,直到现代化完成,人类才开始有意识地遏制与谴责战争的存在。这,或许就是代价,就是殖民地黑奴和土著们以血泪换来的代价,是他们通过欧洲白人的手,将人类文明抬升进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巨量的财富涌进西欧后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社会巨变,无论从人们的食物、饮料还是穿着上,还是从军事战场上,还是人们的生活节奏与内容,乃至行为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同时殖民运动还催生了一个全新的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队伍,他们开始要求各种政治权利,一如希腊文明时代,一种古老的政治形式被唤醒,这就是民主政治体制。

民主一定伴随着自由,而一个社会的自由或宽松来源于巨大的社会财富支撑。仓廪实,知民主。印证这一推论的是,要求放权民主的征兆与浪潮首先出现在最大的殖民国家里。首先是荷兰在1588年宣布成立荷兰共和国,然后是1688年英国有限君主制的“光荣革命”。有钱人都很“光荣”,不光荣的暴戾都是因为饥寒交迫拼死相争。以前人们认为法国是因为处于大陆所以就比较政治保守,一次又一次地搞复辟就是搞不起来民主,其实现在看来,是因为地缘不利,法国在殖民早期被英国到处追击,法国在殖民地没有足够的殖民获益而已。民主体制实在是用钱养起来的一种富贵宠物,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民主制或宪政或三权分立也罢,皆与人们主观上的自由愿望没有任何关系,否则我们得说东西方人类的人性有异、早晚期的欧洲人人性有异,但这根本不是事实。

有钱就可以民主,没钱甚至可以退回去成为专制社会。希腊民主可以一退2000年就是个证据。现代社会依然面临着这种民主纷纷崩溃的危局。为何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近代纷纷出现民主社会,而且集中在欧洲,并且是先从欧洲西北部开始,完全说明了民主与财富与经济与物质条件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最终,不知为何愚妄的西方理论家们竟然没有看到这个现象的深层关系,反而以果为因,提出民主就是一种神圣的制度,以为只要民主即可进入发达文明社会。倒是从19世纪前后开始,从西北欧开始的欧洲盛世使西方人开始走上另外一种理论解释,这就是种族优越论,最终在19世纪开始成为一种比较明确的西方中心主义理论体系,进而开始种族歧视,最极端的就是出现了希特勒纳粹。种族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就是拿破仑与希特勒的主要差异。甚至,在此心理与理论支配之下,西方殖民活动更加猖獗,世界被分为一个内圈和外圈,在文明内圈的西方不断地向外圈低级文明传播其高级文化,传播过程方式最典型的可谓殖民活动。所以,直到今天有些东亚落后人群还以此歌颂殖民,以为中国只要殖民300年就能解决中国的所谓文明问题。宏观文明学不支持这种言论,这可能是肤浅的启蒙运动思潮的一种影响结果。

两个不同时代的民主制度,无论是希腊还是英国,皆非有人能动地设计的政治社会制度,而是一种逐渐出现的文明现象。民主制度,既不可能凭空被设计,也不可能被人为遏制,只要经济条件具备,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所以,以革命来实现民主是一种荒谬和虚妄。民主制度,既不美好,也不是罪恶,就是一种普通的时代和文明现象,只出现在生产力较高水平的现代或异常富足的古代,工业革命之后的思想家们误解了民主或社会制度的含义,无限美化与神话这种西方殖民国家出现的社会制度,以至于到了今天,已经无人可以质疑民主的地步,以至于成为每一个不同派别的政治家实现自我目的的必备幌子。换言之,民主既不是一种坏制度,也不是一种好制度,就是一个国家实现“财富自由”之后的一种轻松自由表现。适配的时候民主就是一项好制度,不适配的时候民主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政治口号。这就是真相。所以,对于这样一种制度,既不要盲目追求,也不要盲目拒绝,顺其自然即可。一切社会制度都应当如此对待,既不神圣化,也不妖魔化,根据各自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进适配即可。

法国与启蒙运动

法国在旧石器时代就是艺术大爆发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视觉艺术非常发达。根据各方面情况看,冰期只是把主流人群赶往南方,到当地并未断绝人烟。在历史时期,法国曾经是高卢人、日耳曼人、西哥特人以及匈奴人轮番上阵的战场。7世纪欧洲北方依然衰弱时期,伊斯兰大军曾经打入高卢,直接与法兰克交战。公元8世纪在教皇支持下丕平即位,其子即为著名的查理曼大帝,公元843年帝国一分为三,西法兰克帝国即为今天的法国。

中世纪后期法国人口约达1600万,在交通要道和集市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从11世纪起,如同许多欧洲城市一样通过武装起义或金钱赎买取得了城市自治权。随着城市的兴起出现了市民阶级,他们成为与教士、贵族特权等级不同的第三等级。从古至今法国社会就与东亚社会是不同的。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法国的地理位置并不是最理想的,先后被西班牙、英国、荷兰这些海上霸主团团围住。加之法国自从中世纪开始就是英国的死敌,频繁战争是他们两国的主旋律。既然向西不利,他们也向东寻找机会,与意大利和德国先后展开侵略战。策略得当,竟然还获得了胜利,在路易十四统治的17世纪法国竟然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

在大航海殖民中,英、西争霸之后是英、荷海上争霸,到18世纪经过四次战争英、荷分出胜负,但双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以至于最终法国渔翁得利,乘隙获得了大片殖民地,这前后法国国力直线上升超越荷兰。之后又进入英、法在全球的殖民大战。

(法国殖民地)

与英国相比法国处于不利的地缘位置,英国可以封死法国一半的出海口,并且英国距离北美的距离更近。他们两国的战争从新大陆打到欧洲本土,从海上打到陆地,从非洲打到亚洲,都是为了黄金、为了利益。真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类从有史以来就是为了利益而战。想必当初希腊人与腓尼基人也曾经进行过如此的连环战斗,不过他们最后都被罗马人得利了。截至今天的一切人类文明其实都是由利益推动的,甚至是由野蛮推动的。当初的爱琴海文明就是由海盗建立的,工业文明的基础依然是由野蛮的海盗们建立的,杀人武器的威力提高更是标志着文明的水平,比如火枪和原子弹都是近现代强国与大国的必备。至今的军备竞赛不仅没有停止,可能是历史最大的投入。好歹,文明还结出了其他的果实,比如文化文艺成就,还有民主自由与博爱等。所以,文明发展,并非一无是处,甚至许多人对于现代化也有疑虑,就这些方面而言,我还是乐见现代化的到来。人世间太多困难,而其中的一半苦难则可以因为现代化而减缓或消除,这就是现代化部分合法性的来源。至于先进和落后,在宏观文明学之中只是一种时代排序,并无价值附带,对于落后或者先进并无褒贬,毕竟人类的幸福与否或曰人生目的并不全部由先进或落后的社会所决定。

随着法国的迅速崛起,原先的封建王朝体制就不再适合发展,新生的资产阶级要求权力均分。但是法国王室反应没有那么快。所谓改革时期最危险,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连续发生,1774年倒霉的路易十六即位随即夫妇俩与许多革命家先后人头落地。其实,法国启蒙运动为何那么暴烈可能与法国的天主教势力有关。法国不仅在海外殖民地有诸多争端,在欧洲内部也是纷争不断,加之天主教与新教的斗争,乃至逐渐崛起的科学理性精神对于天主教的反抗,最终成也崛起败也崛起,是突然而至的“财务自由”从深层推动了法国人整体全方位的革命。

启蒙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一场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所以它是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逻辑的,宗教愚昧是其攻击的核心,同时他们提倡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思想。很明显,这种解放思想也有过头之处。其中左翼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就是启蒙运动的产物之一。其后,血腥的法国大革命(1789年)与启蒙运动直接有关,但是统治法国几个世纪的波旁王朝被推翻。不同的国家与时期在启用启蒙运动的思想资源是要进行辨析的,即便在西方世界这一阶段的法国革命活动也并不再受到赞扬,当然其中的许多正面价值还是应当受到一定的尊重。

梳理人类漫长曲折的文明史,我们发现许多观念或事物皆入“法国大革命”的命运,最初人们欢呼赞扬,后来就沉思批判。这其实反映了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动态标准。文明在变化,道德标准与正义和真理的标准也在变化,人类文明的长程观察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所谓“正义”与“真理”,过了一个时代,黑白就可能会完全被颠倒了。所以,这让我们这些后来者面对一切越来越理解“太阳底下无新事”的格言了。

另外,许多今天的政治概念与政治理论都肇始于当时的法国社会。发展至今的左右派概念就来自法国大革命期间。在大革命期间的立法议会里,温和派的保王党人都坐在议场的右边,激进的革命党人都坐在左边,从此便产生了“左派”、“右派”两种称呼。一般而言,左派激进,右派保守。但是假如左派上台,反对派是右派,实际上内涵就完全改变,左右交换。

在此之后,法国确实成为一个全新的国家。在很长时间的革命混乱之后,一位军人横空出世成为法国的首脑,之前从来没有过皇室之外的人担当国家首脑。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Bonaparte,1769年-1821年)是法国第一位贫民皇帝。这也是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其实整个欧洲自从基督教覆盖整个欧洲之后,都没有出现过平民皇帝。一方面我们可以说这是基督教的功劳,但另外一方面应该是欧洲温和的自然条件使然,因为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人们是任何秩序也不会遵守的。所以,我认为依然是欧洲的优越条件使欧洲的皇室传统也与东亚大陆不同。

拿破仑一世本来是心怀报国之志的意大利人,他只想把科西嘉岛从法国解放出来,但没想到他竟然在战乱中成为法国领袖,所以,他竟然忘记了初心,开始了征服整个欧洲的历程。拿破仑在帝国和共和国之间犹豫,但他却与旧的封建王朝势不两立。高举着自由、民主与博爱旗帜的法国军事领袖,他多次镇压了反动势力的叛乱,还将《拿破仑法典》以及教育等先进社会理念广播欧洲社会。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组成的反法联盟,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如此军威只有后来的希特勒可比。除英国外,其余欧洲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达到法国的鼎盛。其实,希特勒就是第二个拿破仑,但他们都失败了。看来只有宗教可以统一欧洲,最后一次统一的努力是欧盟。拿破仑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流放。但至今法国依然是欧洲最大的国家。

或许每个欧洲列强在这个大转折时期都有过统一世界再造罗马帝国的梦想,但只有那些有实力的国家才可以拼死做一尝试,法国之后是德国。至于优雅的英国,因为他们的所获在海外殖民地,所以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英国都象是一位内敛的绅士一样,从不染指欧洲大陆,令人刮目相看。

法国大革命由于携带着诸多资产阶级新兴理念,即便是作为侵略者,拿破仑的军队在入侵德国时依然是受到一些德国人的欢迎,比如贝多芬就为他谱写了《英雄交响曲》,不过他的称帝让许多知识分子又不能接受。其实,今天来看,那不过是某种必然,假如一个社会的政治体制是由大趋势决定的,让他称帝几天又如何,最终很快会调整到应有的轨道上去,人们的抗拒与流血不过是枉然。拿破仑与希特勒一样,某种意义上甚至是被东部俄国人打败的。他们之间的差异只是隔着19世纪所谓新生科学支撑下的西方中心主义理论形成先进还是落后,强大还是弱小,是两对不对称的较量,偶尔也会碰巧一战,让人瞠目结舌。

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那是一个血腥的时代,那也是一个浪漫主义成风的新世界。自那以后的欧洲知识分子在今天看来多有一种国际主义倾向,只要是先进的行为,无论是哪个国家民族他们都会支持,这就是M主义产生的一个时代背景。他们一面猛烈批判抨击落后,一面积极投身到他们认为的革命先进活动中去,而且很多在今天看来都是恐怖活动。这种精神后来主要被左派知识分子发扬继承,尤其是在后来的G运动之中,无数的人超越国界和阶级只为“正义”和压迫阶级而战斗,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一种传播。但由于这些思想是在欧洲诞生的,何尝不是欧洲基督教精神的一种发扬?其中既有闪亮的人道主义光辉,也有旧时代的专制思想,既暴力又疯狂,既文明又愚昧,让人又爱又恨。人类正在蜕变为我们祖先都不认识的新动物,但他们依然与最初一样保持着动物的一切特性。

20世纪之前的所以知识与思想,都应该重新进行过滤和评价。那是个疯狂的时代,大多数的思想都是反科学的,甚至是愚昧的,今天看未必所有的启蒙思想都值得学习效仿。我们承认自由、博爱是值得赞许的,但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肯定并不知道ZYMZ与博爱的真正由来,更不可能知道英国、荷兰所发生的民主进程与工业革命的基础是殖民地经济的支撑,所以,他们的许多社会观点实际上是一场由想象力支撑的理想主义,整体思维是错误的。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欧洲人在与基督教的斗争之中,在解放人类的同时,矫枉过正地将人的能动性无限提高,忽略了物质基础条件与社会现实条件,例如“人生而平等”不仅不是事实,而且近乎美丽的谎言。换句话说,启蒙运动就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当家,空想的社会美梦完全与现实脱节。启蒙运动的这一错误思想导致的悲剧一直延续到今天还未停止。

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们根本不知道,西北欧的发达社会首先是建立在大规模的殖民活动之上,没有这种经济积累是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一个MZZY的社会的。希腊民主社会的垮塌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而人工设计的政治制度,自从启蒙运动开始,就被提高到了一种疯狂的至高程度,似乎政治制度可以随意理想化设计,一个制度就可以使任何落后国家点石成金,但事实绝非如此。世界上今天多半的国家都号称是民主制和共和国,但实际上他们有天然之别,比如伊朗就是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制,就选举国家首脑方式的民主程度甚至高于很多西方国家,但那又如何?甚至西非的某些黑人国家完全照搬了美国制度,但那里也没有出现另外一个美国。所以,国家文明现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上远远超出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认知。今天是时候来严肃反思启蒙运动带来的另外一面了。

(0)

相关推荐

  • 【期末特刊】九上历史期末复习基础知识过关练

    数学微课语文微课英语微课化学微课道法微课历史微课物理微课生物微课地理微课初中英语资料大全热点推荐名校直通车:历史78上9下(微课+思维导图+真题)微课|中考历史主题复习精讲+配套习题 (1-32)中考 ...

  • 发现文明连载14

    第四章 宏观看东亚文明的开端 一,中国文明的开端 东亚人的形成 正如要揭示西方的命运要深入到洪荒时代,要揭示东亚的命运也必须如此.因为只有通过长程轨迹我们才能发现始终主宰我们命运的背后黑手,原来是除了 ...

  • 发现文明连载45:规律史

    一,探索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史 今天的物质世界是直接建立在大航海时代殖民与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但是从另外一方面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大航海与工业革命引发的启蒙运动的余声,所以,近现代的国家是近代以来的理论家 ...

  • 发现文明 连载64:人群与落后

    3, 回顾远古,东亚的历史上也有几次可见的重新洗牌.第一次是现代人父系D染色体携带者在5万年前进入东亚,第二次可能是另外一波父系C人进入,这两拨现代人是如何相处的我们不是很清楚.有专家认为,通过Y染色 ...

  • 发现文明 连载65

    历史时期东西差异确立 东亚与整个欧洲大小差不多.假如仅只比较东亚与西方,拿一张中国汉朝与罗马帝国的地图可以看出,中西方就地理地缘都是非常不同的. 欧洲是一个被海洋环抱.被大河纵横切割富含水分的大洲.而 ...

  • 发现文明 连载66:何谓发达国家

    近现代中国 1, 在封闭落后的东亚环境中,中国人一直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也是世界的标准,甚至是周边小国的文明老师.其实中国不过是铁器时代之后局部的东亚地区一霸.但是从清末开始天朝接连败北,首先是鸦片 ...

  • 发现文明:连载5

    环境始终制约人类发展 我们可以肯定,人类发展的外部环境干预就是气候与地缘,而且这两项是人类永远无法反制的,永远被动于它们.从属于它们.假如说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定律或规律之一的话,那么基本上这是绝对的, ...

  • 发现文明:连载6

    二,为何上帝拣选了人类 在导言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文明"定义的延伸问题,我们将短暂的"文明"延伸到"人类"发展,"大文明" ...

  • 发现文明:连载7

    三,分子人类学改写文明认知 人类出非洲理论与环境论吻合 经过一百多年的化石派观察推测,初步建立了一套人类进化体系,马上就有更新的科学技术来迭代更新了.分子人类学起源于近代以来的遗传学,但借助于当代的计 ...

  • 发现文明:连载8

    第二章 发现欧洲文明 吃螃蟹并不惊天动地地困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是被什么深深触动了.内心革命了,才会在行动上产生革命. 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很少进入知识分子的视野,除了专业人员几乎百分百的知识分子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