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必背基础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史部分
1、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使用打制粗糙的石器,会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住着干栏式房屋。
3、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居民,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4、黄帝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5、黄帝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发明舟车。
6、夏朝建立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形成。
7、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农民、奴隶。
8、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阳城,最后一个暴君桀。
9、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亳,盘庚迁殷,最后一个暴君纣。
10、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都城镐京,最后一个暴君周幽王。
11、春秋时期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12、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原因:(1)盛产鱼盐,经济富庶。(2)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3)改革军制,组建军队。(4)口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1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4、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15、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16、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17、商鞅变法内容:①国家承认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8、商鞅变法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9、夏朝就有夏历;商朝一年分12个月。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20、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21、战国末期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22、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言行被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23、孔子教育思想(主张):广收门徒、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等。
24、儒家学派战国时期代表人孟子,主张“仁政”治国,提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
25、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著有《道德经》。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26、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27、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赏识。
28、兵家鼻祖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军事格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9、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0、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小篆),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
31、秦的暴政是秦亡的根本原因。
3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是汉高祖。
33、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34、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思想上: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经济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35、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36、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7、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8、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促使丝绸之路形成。
39、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0、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41、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对世界文化传播有巨大贡献。
42、东汉时期,张衡制造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3、汉代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张仲景(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44、208年赤壁之战,曹操—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45、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曹丕220年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刘备221年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孙权222年称王(229年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46、公元383年前秦—东晋,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47、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48、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49、南朝数学家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1000年。
50、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51、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有《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52、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书圣”。
53、东晋画家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4、北朝时期的石窟代表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55、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56、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57、隋朝大运河的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58、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9、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60、唐太宗统治时期称“贞观之治”。
61、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62、唐朝农业方面:农业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方面: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63、唐朝商业繁荣:出现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内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坊是居民宅区。
64、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将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65、吐番是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66、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67、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68、唐朝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69、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玄奘西行。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70、唐诗代表:李白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被称为“诗仙”。杜甫的诗歌气魄雄浑,沉郁悲怆代表作“三吏”、“三别”,他被后人称为“诗圣”。白居易的诗讽喻社会、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71、宋真宗统治时宋与辽—澶渊之盟;抗金英雄:岳飞。
7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73、唐朝中后期南方农业的发展的原因: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优越;
74、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75、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76、北宋前期,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有利于商业发展。
77、瓦子: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78、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文化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79、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80、唐朝末期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8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
82、西汉司马迁著有《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3、北宋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84、元曲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85、宋词代表: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宋之交李清照,南宋辛弃疾《破阵子》。
86、北宋时画家张择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图》
87、宋四家(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88、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尊称他为成吉思汗。
89、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统一全国。
90、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
91、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92、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93、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①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②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设六部分管朝政。③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④思想上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94、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95、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96、郑和下西洋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97、明朝派戚继光抗击倭寇,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9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99、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
100、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
101、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陆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02、17世纪抗击沙俄,康熙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03、册封制度:顺治帝赐予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104、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05、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106、明代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107、“闭关锁国”的政策影响:①正面: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反面: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108、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109、元末明初《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110、元末明初《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111、明朝中期《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112、清朝《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113、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秦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中国古代史重点必背】
【一】商鞅变法的性质
封建制改革;决定变法性质、对社会变革影响最大(起关键作用)、确立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的措施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建立县制;对旧贵族触动最大的是:按军功授爵。(“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出“为政以德”是,体现了 “以德治国”的思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儒家思想。著名的教育主张有: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等。
(2)法家思想创始人韩非子最早提出“法治”,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始皇采纳了他的主张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朴素辩证思想。
(4)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愿望。最有可能获诺贝尔和平奖。
(5)“斧斤以时令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张;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和谐。
【三】秦朝历史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2)焚书坑儒: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加强思想统治。
【四】两汉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主张,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2)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开辟胡一条商路,西汉张骞作出的贡献最大。
(3)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今“新疆”正式开始隶属中央。
(4)“蔡候纸”指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西汉发明纸)。
(5)东汉张衡发明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及文化
(1)208年,周瑜指挥孙、刘联军共同抗击曹操的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2)“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北魏孝文帝改革(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推行汉化政策:主张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学汉礼。意义: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3)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领先世界近1000年。
【六】隋唐时期
(1)“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隋炀帝时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的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镜子”——魏征。
(3)“贞观之风,一时复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唐朝达到全盛)。
(4)“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英国的考试制度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科举制,诞生于隋朝(隋炀帝时);完善于唐朝;倒退于明朝(八股取士);废除于清朝末年。
(5)“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科举取士,招揽人才。
(6)唐太宗时“文成公主” 嫁 “松赞干布”(和亲政策),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元朝设立“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7)贞观年间,日本 “遣唐使”学习隋唐封建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标志(中国派留学生到日本学习,起源于洋务运动)。1868年日本学习欧美列强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明治维新——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8年),中国学习日本进行戊戌变法,但失败。
(8)“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唐玄宗时,鉴真东渡到日本。
(9)2006年中印友好年。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著《大唐西域记》;明朝郑和也到达过印度。(欧洲航海家达·伽马、麦哲伦的航线也经过印度洋)
(10)《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与文艺复兴有关。(印刷术的两个发展阶段: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
(11)“天衣飞扬,满壁风动”——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艺术(飞天壁画)。
【七】宋元时期
(1)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朝设立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2)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
(3)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期)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4)活字印刷术比西方早约400年;
(5)“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北宋”发明“指南针”——罗盘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6)唐朝中期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7)“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一部编年史通史。
【八】明清时期
(1)清朝雍正帝建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
(2)2005年7月11日郑和航海600周年,也是我国第一个航海日。明朝郑和(马三宝)从刘家港出发,七下西洋(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交往,加强了两者的友好关系,比欧洲航海早半个多世纪。
(3)“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
(4)“开辟荆榛逐荷夷”、“驱逐荷夷,一代英雄”——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康熙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与内陆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5)清朝对西藏佛教首领实行册封制度;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6)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7)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理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8)1771年,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谱写了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光辉篇章。
(9)资本主义萌芽:中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施复夫妇)——明朝中后期(15、16世纪江南地区);世界14、15世纪的意大利(地中海沿岸)。
(10)“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其对中国的影响: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活动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11)促使近代中国对外政策转变(由闭关锁国向对外开放、向他人学习)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