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一53岁男子感染致死

2021年7月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报告了我国发现的首例人类感染猴B病毒病例。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周报信息显示:

患者为一名53岁的男性兽医,他在北京一家专门从事非人灵长类动物繁殖和实验研究的机构工作。
患者在2021年3月4日和6日解剖了两只死猴子,一个月后出现了恶心和呕吐的症状,随后发烧并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患者曾在几家医院就诊,最终于5月27日死亡。

在此之前,我国没有报告过猴B病毒感染致死病例,临床上也未发现明显的猴B病毒感染病例。

科研人员通过下一代测序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证实了这是中国首例人类感染猴B病毒病例。

1. 什么是猴B病毒?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7月16日报告,猴B病毒最初于1932年被分离出来,是猕猴体内的一种地方性α疱疹病毒,通常通过直接接触和交换身体分泌物水平传播。

猴B病毒在其自然宿主猕猴中并不明显,但约有60例致病性人畜共患猴B病毒感染病例零星发生,其致死率为70%-80%。

据2017年《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刊登的《简析猴B病毒在人类的致死性》一文中介绍,猴B病毒是非人灵长类动物携带的最具潜在危险的人兽共患病毒,可以引起人和猴共患的烈性传染病。此前欧洲和美国曾报道过人类感染猴B病毒的案例,也有过一例“人传人”的案例报道。

2. 猴B病毒通过什么传播?

根据上述刊登的《简析猴B病毒在人类的致死性》一文介绍,猴B病毒可长期潜伏在猴子上呼吸道或泌尿生殖器官附近的神经节及组织器官内,经唾液、尿液和生殖器分泌物间歇性排毒。

猴B病毒在猴子之间主要经交配、咬伤或抓伤、带毒唾液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直接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播。

猴B病毒在某些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可以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猴B病毒通过被猴抓伤、咬伤、针头刺伤、笼具刮伤和黏液飞溅等引起人的感染。

此前,人畜共患的猴B病毒感染者主要为北美的灵长类动物兽医、动物护理人员或实验室研究人员。

据上述刊登的《简析猴B病毒在人类的致死性》一文介绍,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之间,由于科学研究,欧洲和美国引进非人灵长类的数量不断增加,且引进的非人灵长类主要来源于自然栖息地捕获的野生动物。这些非人灵长类所携带的病原体导致了流行性疾病的爆发,猴B病毒感染人类的事例随之开始出现,感染一般发生于操作恒河猴实验的相关科研人员和饲养人员。

因此,野生非人灵长类的捕获、引进,科学实验研究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增加人类和猴B病毒自然宿主之间的接触机会,从而促发猴B病毒的宿主转移。

3. 感染猴B病毒有哪些症状?

如果最近接触过猴子等灵长类动物,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感染?有哪些症状?

据上述刊登的《简析猴B病毒在人类的致死性》一文介绍,当猴B病毒感染其自然宿主恒河猴时,不会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感染后的猴子特征性症状是,在舌背面和口腔黏膜与皮肤交界的口唇部及口腔内其他部位出现小疱疹,随后疱疹破裂,形成溃疡,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而后形成痂皮,常于7-14天自愈,不留瘢痕。

而人类感染猴B病毒的典型症状是,在暴露1-3天后,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在暴露部位有水疱损伤,并伴有发热、肌肉痛、疲劳和头痛的症状,其他症状还包括淋巴管炎、恶心、呕吐和腹痛。随着病毒的传播,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也出现感染症状,包括共济失调、过高热、麻痹和躁动。未经治疗的感染者死亡率高达80% ,且幸存者也会出现神经后遗症及进一步神经功能的恶化。

4. 我们该如何应对猴B病毒?

由于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比如用猴子做动物实验),人类感染猴B病毒的潜在风险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控制猴B病毒在人类中的感染,除了改进传统的检测方法、开发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等对策,对于经常接触猴子的实验室人员、饲养人员等,还应采取这5点感染控制措施:

(1)对恒河猴进行健康监测和定期检疫;

(2)在筛查、检疫和实验期间,按动物福利的要求合理饲养动物;
(3)对实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生物安全教育,尽可能完善安全措施,暴露感染后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等;
(4)在饲养过程中,发现感染或可疑感染需进行隔离等;
(5)还有一些辅助性策略,诸如降低人类对自然界的人为改变等。

红包预告

#八一建军节答题赢红包#

活动即将开始

敬请期待!

2021年7月25日—8月8日

每天17:00—19:00

20:00—22:00

点击#科创中国#菜单栏

红包活动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2013)

(0)

相关推荐

  • 世界上唯一一种昼伏夜出的灵长类动物,能在黑暗中看清一切

    在人类发现这种猴子以前,灵长类动物无一例外都是昼出夜伏.因为在没有光或者光线比较昏暗的情况下,灵长类动物的视线会严重受到影响,几乎就是个睁眼瞎.而且由于灵长类动物的嗅觉也不甚发达,所以也不能依靠气味来 ...

  •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非人灵长类

    非人灵长类动物造模的优点在于他们具有与人类相似的脂蛋白代谢方式,与人类相似的HDL亚类,并且表达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通过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雄性比雌性更容易形成As模型,常用灵长类动物为猕猴 ...

  • 非人灵长类动物帕金森氏病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病症介绍: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该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PD的病 ...

  • 大猩猩也“新冠”了 _光明网

    大猩猩也"新冠"了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1-14 09:57 美国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的几只大猩猩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并出现了症状.图片来源:JAIME WEL ...

  • 「人猿星球」走向现实?全球首个人猴「杂交」胚胎存活近20天!

    来源:cell 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人猴「杂交」胚胎重大突破.干细胞领域知名教授Belmonte领导的中国团队发现人猴嵌合胚胎成功存活近20天,未来有望解决器官供给问题. 首例人猴 「 ...

  • CXO动物园

    如果回到2014年,给一次选择恒瑞医药的机会,重拾创新药最迟的美好. 没人会拒绝吧. 但恒瑞医药在猴子面前也黯然失色. 2014年,食蟹猴平均单价为6567元,今年已涨至7万元,上涨超过10倍. 创新 ...

  •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与人类重大疾病研究进展

    编者:资源增量是实验动物科技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实验动物对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支撑和服务的基础和保障.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老一辈实验动物科学家苦心孤诣,在实验动物资源研发工作中取得了多项开创新成果. ...

  • 这种猴子的尾巴是自己身体的两倍长,还长得眉清目秀

    关于灵长类动物,咱们此前也介绍过不少次,毕竟都是本家拥有特殊优待.然而要说到长相特殊的灵长类动物,我觉得还要属今天文章的主角--长尾叶猴. 长尾叶猴顾名思义是一种尾巴很长的猴子.成年的长尾叶猴体长不过 ...

  • Nature | 中科院等单位通过利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SIRT6基因缺失的食蟹猴而研究长寿基因

    几十年来,利用诸如老鼠和果蝇等生物模型开展研究的生物学家们一直担心,他们的发现与人类的会不会相差甚大.使用一种进化上更接近人类的模型,比如另一种灵长类动物,可能会缩小这一令人沮丧的差距.2018年8月 ...

  • 非人灵长类动物抑郁症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病症介绍:抑郁症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症状通常会复发且趋于慢性,甚至妨碍个人日常生活.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极为常见的心理疾病,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

  • 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国诞生

    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