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画“造假”,从古至今,我只服这俩人!
书画“造假”古来有之,但凡书画家,都要经历临摹古人的阶段。书画临摹不等于书画造假,临摹只是一种学习手段,在这方面做的最好且最具影响力的,没有比米芾和张大千更厉害的人了。

米芾、张大千
米芾在“宋四家”中排行老三,因其行为不同常人整日神经兮兮,人送外号“米颠”。虽如此,但米芾却是一位艺术全才,文辞字画金石器玩无所不好无所不通。论书画“造假”,他是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王羲之《行穰帖》、王献之《中秋帖》、颜真卿《湖州帖》、等等都出自他之手。

令人惊讶的是:他临摹出来的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认为是真迹,就连一些书画名家也被他蒙骗。清代乾隆皇帝应该算书画高手了,面对《行穰帖》和《中秋帖》他也傻傻分不清,竟然还在后面题字:“神韵独超,天姿特秀……”可见米芾的技法是多么高超。

那么,米芾是如何进行书画“造假”的呢?可分为四种:第一,凡画牛题戴嵩,画马题韩幹——他画画不写自己的名字,只落名家款;第二,分段取材——他将古代名家的作品逐段裁开,一件能裁好几件;第三,集字创作——他从名帖中摘取部分字,然后临摹出来;第四,张冠李戴——他将不出名的作品落款扣掉,然后写上名家的名字。

我们今天看到的名家作品,有不少内容读不通,就是米芾使用了“分段取材”和“集字创作”造成的。之所以他会这么干,不是为了谋取暴利,而是为了凸显自己水平高,的确,这也对得起“米颠”这个称号。米芾这些方法不可取,然而他所留下的作品,对后世书法的帮助不容小觑。但米芾自己绝对想不到,800年后有位叫张大千的家伙竟然还效仿他。

张大千仿石涛
张大千的偶像是清代石涛,为了向偶像致敬,他大量临摹石涛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完全能以假乱真,就连当时徐悲鸿这样的大家都被他蒙骗。一次,徐悲鸿在书画店高价购买了一卷石涛的山水,十分高兴的拿给张大千鉴赏,当老张看到画后差点笑喷,为何?原来这件作品是老张自己临摹的,而老徐却当成真迹。

张大千仿石涛
目前国外不少博物馆所藏古画,大多都是出自张大千之手。日本东京美术馆馆藏了好几件中国画,他们认为是古代人的作品,其实都是张大千在日本留学期间临摹的。谁的假画能蒙骗徐悲鸿和博物馆?唯张大千一人也。
那么,米芾张大千这么干,算不算书画造假呢?我认为不算,能把古人作品临摹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绝非一般人能做到,必然是下过苦功夫。开头我们就说了“但凡书画家,都要经历临摹古人的阶段”,因为临摹是学习的手段,所以米张不算造假。
但是,不排除后人将这些作品拿出去以假乱真,以此谋取暴利。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先要搞清楚:知不知道这是假画?如果明知是临摹的作品非当做真迹去卖,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造假了。我们提倡以学习的目的去临摹,绝不赞成以牟利的目的去造假。
各位读者,您对于临摹与造假的问题有什么看法?
如有疑问联系作者微信:cctv19306
本文由二小书法原创,百家号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