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被诬“淫辱母婢”遭痛打,袭人借机祸水东引林黛玉
【我说《红楼梦》:文本细读是王道,袭人系列之十】
关于袭人,这个《红楼梦》中的小人物,宝玉身边的大丫鬟,曹雪芹在塑造她时同样采用了'他人'眼中的评价以及作者真正的评价两套文字系统,'他人'对袭人的评价,比如在贾母眼中,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在王夫人眼中,袭人'性情和顺,举止沉重'、'行事大方,心地老实';但是,早在第五回宝玉梦中,曹雪芹就用袭人的图册和判词揭示了袭人的真实面目,众人眼中的'一簇鲜花'为假象,'一床破席'才是其实质,;判词中特意用'枉自'来否定'温柔和顺',用'空云'来否定'似桂如兰',告诉读者所谓的'温柔和顺''似桂如兰'只是袭人为了实现'素日想着 后来 争荣夸耀之心'(第31回)而刻意伪饰出的做派。
87剧版袭人剧照
小说第三十三回,发生了一件惊动荣国府的大事,就是贾政以 '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原因痛打宝玉,在贾母、王夫人的竭力保护下,宝玉得以不死。此事之后,袭人主动向王夫人提议把宝玉搬出大观园,那么,袭人为何要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袭人向王夫人进言的相关描述:
只见王夫人使了个婆子来,口称'太太叫一个跟二爷的人呢。'袭人见说,想了一想【全套说辞已经打好草稿】,便回身悄悄的告诉晴雯……(王夫人)说道:'你不管叫个谁来也罢了【可见不必非得袭人亲自来汇报】。你又丢下他来了,谁服侍他呢【袭人是贾母的大丫鬟,贾母因其'克尽职任'特调去服侍宝玉,可见服侍得好】?'袭人见说,连忙陪笑回道:'二爷才睡安稳了,那四五个丫头如今也好了,会服侍二爷了,太太请放心。恐怕太太有什么话吩咐【听太太吩咐其实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趁此机会向王夫人进言】,打发他们来,一时听不明白倒耽误了【王夫人的话深奥到其他丫鬟'听不明白'吗?】。'……
袭人答应着,方要走时【其实不走】,王夫人又叫:'站着,我想起一句话来问你【终于渐入正题】。'袭人忙又回来【聪明的袭人早已预料王夫人的问话不会如此简单就结束】。王夫人见房内无人【王夫人要问宝玉挨打的原因,她也怀疑是因金钏之事,金钏因被王夫人撵出去羞愤而死,王夫人也不愿当着人说起】,便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第33回,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赵姨娘)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你可听见这个了【袭人早已找茗烟问清楚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替你保密】。'
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话【袭人当然要否定,原因并不是担心引起嫡庶矛盾,而是唯恐王夫人由金钏之事进而怀疑到宝玉身边的丫鬟,包括她自己!第六回袭人已经诱惑宝玉'偷试云雨情',事情要比金钏的调笑严重得多】,只听说为二爷霸占着戏子【只说蒋玉菡之事】,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王夫人摇头说道:'也为这个,还有别的原故【王夫人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袭人道:'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再次否认,触着心病】。我今日大胆在太太跟前说句不知好歹的话【宝玉挨打的原因这个话题不能再继续了!必须转移话题!】。论理――'说了半截,忙又咽住【正是欲擒故纵之法】。王夫人道:'你只管说【急切要知下文】。'袭人笑道:'太太别生气,我就说了【再次显示自己谨慎】。'王夫人道:'我有什么生气的,你只管说来【更加急切】。'袭人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教训【偏说宝玉该挨打】。若老爷再不管,不知将来【只强调'将来',怕追究'过去'】做出什么事【难道宝玉真的'弑君弑父'?袭人只是为了将话题从'淫辱母婢'引开而已】来呢。'
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着实感激】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极亲密!可惜王夫人眼瞎心盲】,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袭人确实像宝玉的另一个妈,控制欲极强】。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来着,难道我如今倒不知道管儿子了?只是有个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了,通共剩了他一个【唯一嫡子】,他又长得单弱【身体单薄】,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贾母疼爱】,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万一宝玉跟贾珠一样早逝】,或是老太太气坏了【得罪婆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所以就纵坏了他。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得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儿子总是如此】,端的吃了亏才罢。设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说出很多父母爱孩子的真相】!'说着,由不得滚下泪来。
87剧版,袭人向王夫人建言
袭人见王夫人这般悲感,自己也不觉伤了心【'设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已经把宝押到宝玉身上的袭人,与王夫人其实是同样的心理】,陪着落泪。又道:'二爷是太太养的,太太岂不心疼。便是我们做下人的服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要这样起来,连平安都不能了【服侍的主子出了事,下人自然没有好结果】。哪一日哪一时我不劝二爷【确实劝了,请看第19回】,只是再劝不醒【本就是鸡同鸭讲】。偏生那些人【是'那些人',不是我】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那些人'带坏了宝玉】,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我袭人整天劝宝玉学好,宝玉自然不肯亲近我,更不会有别的事】。今儿太太提起这话来,我还记挂着一件事【要紧要紧】,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无故提出,王夫人自然疑心,现在正是好时机】,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袭人最怕的就是一旦'偷试'事发,没有葬身之地】。'
王夫人听了这话内有因,忙问道:'我的儿【亲密之极,我相信你】,你有话只管说。近来我虽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袭人跟宝钗一样'会做人'】,我还信不真,只怕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袭人的工作就是服侍宝玉】,或是诸人跟前和气【在矛盾丛生的荣国府,和气才有人缘】,这些小意思好,所以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先把工资涨了再说】。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孔夫子教导我们:巧言令色鲜矣仁!】,正同我的心里。你有什么只管说什么,只别教别人知道就是了【切记保密!王夫人行事的宗旨一贯如此,总是偷摸进行!】。'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子来住就好了【为何大观园宝玉住不得了!?】。'
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意外!为何宝玉不能住大观园了?】,忙拉了袭人的手【亲热之极,担心之极】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作怪'即鬼混,刚发生过金钏之事,触及王夫人心病】了不成?'袭人连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太太千万别再继续联想!】,并没有这话【没有金钏类似之事】。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太谦虚了】。如今二爷也大了【此时宝玉15岁左右,古代男性16岁即到婚龄;袭人你也知道第六回宝玉12岁时年龄还小?】,里头姑娘们多【是实情】,况且林姑娘【黛玉】、宝姑娘【宝钗】又是两姨姑表姊妹【黛玉、宝钗都是表亲;宝钗是王夫人亲外甥女,王夫人一向认为宝钗稳重知礼,怎会怀疑宝钗?袭人虽然黛玉、宝钗并举,其实只说黛玉一人而已!】,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第36回袭人就把宝钗单独留在宝玉卧室守着宝玉,袭人把今日这些大道理都忘了?!】,由不得叫人悬心【自从金钏枉死以来,袭人确实日夜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大家子的体统【也是实情,必从社会舆论入手方显光明正大】。'
'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没头脑的事【没有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袭人如果做了什么一定是'无心'的】,被有心人【凡是在王夫人面前议论袭人的一定是'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情,倒反说坏了【其实没有坏事,被说坏了而已】。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将宝玉搬出园子是预防措施】。二爷素日的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王夫人知道宝玉喜欢亲近丫鬟们】,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别人就是小人,一笑】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得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得连畜牲不如【袭人请自评,你做的事到底如何】。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值过,设若要叫人说出一声'不'字来【我袭人完全是为了宝玉考虑,绝无私心】――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我们怎么样处罚都行,巧言令色!】――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宝玉完了,王夫人也就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袭人不但为宝玉考虑,还要为王夫人考虑,巧言令色】。俗语又说'君子防未然',不如这会子防避为是【事实是袭人为自己防患于未然】。……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如此忠心真是只有天地日月可表!巧言令色】。'
金钏被打了一巴掌撵出去,投井自杀
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的一般【可见正说中王夫人心事】,正触了金钏儿之事【还是担心宝玉与其他女孩作怪!】,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感爱不尽】,忙笑道:'我的儿【亲密之极】,你竟有这个心胸,想得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天有事就忘了【怎么能忘!】。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王夫人、宝玉母子一体,荣辱与共】,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王夫人永远不知道袭人是怎样'好'!】。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只是还有一句话:你今日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袭人早就以怡红院女主人自居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这是感动王夫人的关键】。我自然不辜负你【王夫人说到做到,给袭人二两银子一吊钱的月例、袭人母亲去世赏四十两丧葬费等】。'袭人连连答应着去了【袭人终于不用再害怕悬心】。
以上用原文加注法梳理了袭人在宝玉挨打后对王夫人的'肺腑之言',我们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袭人为什么要去向王夫人进言?二是袭人特意把祸水引向黛玉是什么用意?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宝玉挨打之前发生的事件对袭人心理的影响。
袭人'偷试'与金钏调笑的对比分析:袭人主动向王夫人进言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自保
荣国府的丫鬟年龄大了只有三种结局:放还给家人自由婚嫁、配小厮继续生育下一代奴才、成为男主人的妾侍。曹公特意于第31回交代袭人'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那么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袭人的最佳选择是成为宝玉的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自小被家人卖入荣国府为奴的袭人可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这个贾母眼中'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的'没嘴的葫芦'把野心和欲望掩在心底,扮演出'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假象,小心经营,一步步去实现自己计划。当贾母把袭人调去照顾宝玉时,袭人明白这是最好的机会,当第六回宝玉做了生平第一个'春梦'之后,袭人抓住机会诱惑宝玉发生了'偷试'云雨情。
袭人之所以如此大胆急切,首先是出于竞争的心理,袭人的第一次出场是第三回劝慰黛玉,而在第五回,曹公在不经意间让晴雯出场了,'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从后文我们可以得知,晴雯是贾母真正送给了宝玉的丫鬟,而且晴雯的模样在一众丫鬟中是最出色的,袭人本能地感到了威胁,为了使自己在宝玉心中获得特殊地位,袭人不惜剑走偏锋以色侍人,果然,'自此,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袭人实现了第一步小目标,一直到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之前,宝玉最为信任、依赖的丫鬟就是袭人。
31回以后,宝玉更亲近的丫鬟是晴雯
袭人偷试,除了与晴雯竞争以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使宝玉依恋她,从而达到她利用这种关系辖制宝玉、'劝'宝玉、管宝玉以取悦于贾母、贾政、王夫人的目的。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对宝玉对袭人的眷恋、依赖,袭人藉此挟制宝玉等种种情态展示得最为淋漓尽致。元春于元宵节归省后,袭人回家一天,'偏这日一早,袭人的母亲又亲来回过贾母,接袭人家去吃年茶,晚间才得回来',袭人走后,宝玉'正在房内玩得没兴头',又去宁国府看戏,在宁国府小书房看到小厮茗烟与丫鬟卍儿'也干那警幻所训之事',宝玉'沉思一会'之后,向茗烟提议:'依我的主意,咱们竟找你花大姐姐去,瞧她在家做什么呢',这里再明显不过地显示出'警幻所训之事'正是宝玉、袭人关系的关键。当宝玉走进花家的那一刻,不但袭人的母兄明白了袭人与宝玉的特殊关系:'忽然宝玉去了,他二人又是那般景况,他母子二人心下更明白了,越发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赎念了';袭人更是对掌控住宝玉有了十足的信心,因此才有了下文袭人得意张狂的一幕:
一面又伸手从宝玉项上将通灵玉摘了下来,向她姊妹们笑道:'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希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希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说毕,递与她们传看了一遍。
这才是真实的花袭人,温柔和顺在哪里?似桂如兰在何方?这得意的神态、张狂的口气,大概在此时袭人的心里,宝玉这个裙下之臣'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吧!对比第八回所写'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那通灵玉不再是'希罕物儿','克尽职任'也只不过是给贾府众人看的卖力表演而已。
第19回是袭人的主场
当晚回去以后,袭人马上以母兄要赎自己来要挟宝玉,让他答应自己几件事,宝玉说'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假如事态按照袭人的期望发展,'放荡弛纵,任性恣情,最不喜务正'的宝玉被袭人箴规走上'正路',对于贾政、王夫人而言,袭人可谓是立下了不世之功,一个妾的位份还不是手到擒来吗?
可是,第32回的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袭人的幻想,使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但做不成宝玉的妾,甚至很可能性命不保!这个突发事件就是王夫人的首席大丫鬟金钏投井自杀。金钏自杀的前因是被王夫人撵出去,而被撵的前因是金钏与宝玉轻薄调笑!金钏是家生奴才,本是荣国府主母王夫人的首席大丫鬟,在荣国府可以说人人高看一眼,突然被主母撵出去,脸面无存;荣国府人多口杂,众口铄金,金钏唯一的结局就是寻死!
亲耳听到金钏的惨死,'袭人听说,点头赞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袭人的流泪,除了兔死狐悲,更是因为她清楚地意识到两点:一、她是外面买来的丫鬟,王夫人处置她更毋需顾及任何人情体面;二、她早在第六回宝玉最多12岁时已引诱宝玉偷试云雨情,事情比金钏只是言语调笑严重得多,甚至可以说有质的区别,一旦'偷试'事发,她的下场只会比金钏更惨!因此,袭人的哭,不但是哭金钏,更是恐惧于自己即将临头的惨祸。
金钏之死使袭人意识到事态严重
袭人害怕什么?她害怕王夫人因金钏之事怀疑其他丫鬟与宝玉的关系,而贴身服侍宝玉衣食起居的袭人,会是首当其冲被怀疑的第一个对象!因此,袭人怎能不'日夜悬心'?怎能不趁此良机摘清自己?
袭人通过一番貌似忠直无私的巧言令色不但成功地摆脱了王夫人的怀疑,获得了王夫人的极大信任;而且顺势把祸水东引,把王夫人怀疑嫌恶的目光转移到了黛玉身上,若想弄清其中关窍,还需探究袭人对黛玉的态度变化过程。
袭人对黛玉的态度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变化过程:由亲近而嫉妒与敌视
(一) 亲近和善
第三回,黛玉初至荣国府后,因为宝玉的摔玉风波而伤心流泪,这时,袭人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此时的黛玉,正因宝玉摔了命根子通灵玉而惊惶难安,又兼初来乍到荣国府这个陌生的环境,袭人的贴心安慰对黛玉而言犹如春日暖阳,是如此美好,这也奠定了全书黛玉对袭人的态度基调:感激、信任、和善。但是,袭人的这份善意有几分真实呢?毕竟袭人的人缘太好,就如王夫人所说'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一个人若想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需要时时处处在人际关系上用心经营吧,对于袭人来说,黛玉初至荣国府就得到贾母的特殊关爱,聪明的袭人本来就是贾母名下的丫鬟,她对黛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应该看得很清楚,而她适时的示好是加分项,但其中究竟有几分真情真的不好说,因为袭人很快就变了。
(二) 嫉妒
在袭人与宝玉'偷试'云雨情后,袭人对黛玉的态度很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亲切变为吃醋嫉妒。由于袭人幼年就被家人卖做奴隶,袭人对他人是丧失了信任的,由此造成袭人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心理黑洞,亲情和安全感的缺失使得她力求'争荣夸耀',为了能够在荣国府生存下去,生活得更好,她一方面'克尽职任',一方面抓住时机与宝玉'偷试',藉此使宝玉与她建立起了亲密链接。但这对袭人而言远远不够,她希望这种亲密关系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造成了袭人强烈的独占欲和控制欲,上文所说第19回袭人以母兄要赎自己要挟宝玉答应自己几个要求就是明证。
可是宝玉的感情生活中很明显不是只有袭人一人,所以事态的发展不可控地脱离了袭人的预期。虽然宝玉当时说'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可是很快宝玉就把这些话抛到了脑后。第21回,湘云来了荣国府,'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宝玉送她二人到房,那天已二更多时,袭人来催了几次,方回自己房中来睡。次日天明,便披衣靸鞋往黛玉房中来',宝玉不但在黛玉房中洗了脸、让湘云梳了头、还'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里送',这些情形落在袭人眼中会怎么样呢?'一语未了,只见袭人进来,看见这般光景,知是梳洗过了,只得回来自己梳洗',紧接着袭人就对同样一大早来到宝玉房中的宝钗抱怨说:'宝兄弟哪里还有在家里的工夫!' 、'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好个懂得'分寸礼节'的袭人,堂皇正大的话语里满是醋意与怨气。
(三)到了第23回,袭人对黛玉的态度更是毫无分寸礼节,公然无视甚至敌视黛玉了
(宝玉、黛玉)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哪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着袭人回房换衣,不提。(第23回)
首先,袭人对宝玉说话的口吻语气既不像个丫鬟也不像恋人,正像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妈妈看到儿子和自己不喜欢的女孩在一起的激烈反应,是呵斥、是命令、是唯我独尊!
其次,贾赦生病,姑娘们都过去请安,住在荣国府的外甥女黛玉自然也需要去请安,但是袭人故意对黛玉视而不见,把黛玉排除在姑娘们之外;
再次,袭人从来到走一直无视黛玉,连个招呼也不打,如此无礼之极,真不知道袭人挂在嘴上的'分寸礼节'何在?
袭人故意无视黛玉
(四)到了第32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宝玉对黛玉的肺腑之言被袭人误听了去,袭人对黛玉只剩下敌视仇恨了
宝玉对黛玉说了'你放心'之后,黛玉终于确认了宝玉对自己的情意,'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对于黛玉而言,有了'你放心'三字,其他万语千言尽属多余,内心巨大的情感波涛需要独自去平息,所以当宝玉再要诉说时,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第32回)
而宝玉的肺腑之言被赶来送扇子的袭人听了去,袭人听了这话的反应是什么呢?'这里袭人见他去了,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
无怪乎很多读者都大赞'贤袭人'!曹公给袭人安排的这段台词真的是贤惠、忠心!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辨析一下:
(1)贾政听了贾环的诬陷,误以为宝玉'淫辱母婢',当然,还有蒋玉菡之事,而痛打宝玉,甚至说宝玉将来'弑君弑父',为什么贾政如此愤怒?因为如果宝玉真的'淫辱母婢'就是犯上,就是忤逆不孝!古代礼教森严,金钏是宝玉母亲王夫人的丫鬟,宝玉要尊母及婢,不能冒犯母亲的丫鬟,否则就是蔑视孝道,孔夫子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宝玉今天敢'淫辱母婢',他日就敢弑父弑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那么,宝玉不可以与金钏轻薄,就可以与袭人'偷试'吗?我们要知道,袭人虽然服侍宝玉,但她不是宝玉的丫鬟,王夫人和凤姐说的明明白白:'你宝兄弟也并没有一两的丫头,袭人还算是老太太房里的人' 、'袭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使。她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第36回),袭人是宝玉祖母的丫鬟,宝玉对她比对金钏更要加一层尊重,更不可能'淫辱祖母婢',一旦事发,宝玉当然会被痛打一顿,但袭人的下场呢?贾母把袭人调去服侍宝玉,可从来没有授意袭人与宝玉'偷试',设身处地就能够理解,哪个祖母、母亲、父亲会允许丫鬟袭人在宝玉才12岁时就有这种行为呢?!尤其是在贾政长子贾珠早婚早亡的前提背景下?所以,'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第6回)这句话,其实是袭人自己撒谎给自己壮胆而已,这个早已严重'越礼''无礼''非礼'的袭人,此刻倒担心起宝玉、黛玉将来会有'不才之事',岂不可笑!
(2)时时将礼节、大道理挂在嘴上的袭人,自己偏多'越礼''无礼'之举。除了上述袭人无视黛玉一事外,第36回袭人更是做出了惊人之举,夏日午时,宝玉穿着纱衣睡在床上,袭人坐在宝玉身边绣肚兜,此时宝钗突然进来了,袭人是怎么做的呢?在聊了几句之后,'袭人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宝钗在第22回已经15岁,第36回应该17岁,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标准,都毫无疑问是大姑娘了;怡红院外间睡着很多丫鬟,袭人难道不该喊醒两个来守着宝玉,自己与宝钗一起离开吗?而且袭人一去就很久才回来,宝钗都绣了两三个花瓣了,起码也要一个小时,那么袭人把大姑娘宝钗独自留在宝玉卧室是何居心呢?此刻她怎么不担心宝钗与宝玉有'不才之事'了呢?
袭人将宝钗单独留在宝玉卧室
(3)书中对于黛玉的'发乎情止乎礼义'有多处暗示,与袭人的乘机'偷试'形成鲜明对比。
第23回: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87剧版,黛玉剧照
第27回:
宝玉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登时撂下脸来,说道:'二哥哥,你说什么?'宝玉笑道:'我何尝说什么。'黛玉便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一面哭着,一面下床来,往外就走。
第32回:
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结语:综上所述,曹公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揭示出袭人所谓的担心宝黛'不才之事'是何等荒谬可笑,她真正担心的是宝玉对黛玉情根深种,从此自己在宝玉心中可有可无罢了!袭人自然不能对宝玉如何,但她对黛玉的嫉妒、仇视驱使着她在向王夫人表忠心时顺势把祸水引至黛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