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亿信托逾期,这家房企通知大家主动离职
这几日,网上流传出一份中迪禾邦人力行政中心的通知: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IwMDkvMjI2NjAxODM2XzJfMjAyMTA3MjAwOTQwNTQxNzY=.jpg)
图:中迪禾邦内部通知
这份通知里,中迪禾邦给员工出了一道“二选一”的难题:
主动辞职者,能获得两个月工资,且缴纳社保公积金;
不主动请辞者,只能获发一个月工资,还可能会迟发。
这两种选择相比,怎么看都是第一种更划算!
但是,这又和“变相裁员”有什么区别呢?
按照一般公司的正常裁员标准,通常是要向员工支付至少N+1的赔偿金。
疫情当下,企业虽各有难处 ,但这波操作依旧来得令人措手不及。
据媒体报道,中迪禾邦的员工工资目前确实只发到2019年12月份;
同时,也有设计公司爆料去年和中迪禾邦合作的超千万设计费,截至到目前回款金额为零,另有其他行业合作方也表示,去年合作亦没有回款。
若消息属实,按照这样的走势,想来裁员已是板上钉钉!
我们仔细捋了捋中迪禾邦的发展脉络,才发现其今日之状况或许早有端倪。
昔日黑马,昙花一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中迪禾邦地产业务布局城市
2015年,中迪禾邦豪掷了23.2亿元,以底价摘得重庆市一地块,引爆当地楼市。
并高调在成都举办战略发布会,邀请了央视主持人水均益前来站台,本来名不见经传的房企自此开始显山露水。
不仅豪言要打造“全国一流的商业帝国”,还明确表示要对标万达、阿里,三年内进入四川房地产开发十强行列。
同年,中迪禾邦在全国5省12城同时启动十余个项目,
涉及城市商业综合体、高端酒店、高品质住宅等多种类型,开发总面积逾600万平方米,向全国扩张的步伐加快。
2016年,在“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和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两大机构评选的中国房企百强榜单中,川系房企占有三席,蓝光、蓝润、以及中迪禾邦。
由此,中迪禾邦以"川系黑马"的身份在这一年开始被广泛认知。
02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中迪禾邦董事长 李勤
可惜李勤入主成都路桥计划失败,同为达州人的刘峙宏成为公司实控人。
李勤随即转战绵石投资,成功借壳,更名为中迪投资,成为公司实控人。
就这样,地产大亨李勤的标签又多了一个——资本玩家。
不幸的是,从2018年开始,中迪投资接连亏损,李勤当初携12.39亿元入主,最后仅剩3.71亿元,当初放言要闯进四川房地产十强的目标越来越远。
达州资本帮,也从2015年成立时的甚嚣尘上,走到2018年的突然没落。
如今更是因“2017年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千亿骗贷案”事发以及2018年川籍高官蒲波落马,几近团灭。
而中迪禾邦的轨迹与“达州资本帮”几乎完全相似,正是从2015年突然爆发,2016年被誉为业界“黑马”,到了2018年的徘徊不前。
根据克尔瑞的数据,2018年中迪禾邦销售金额为150.4亿元,2019年为175.5亿元,发展速度缓慢,位列克尔瑞房企销售榜TOP200榜单第127位。
巨亏7800万,220亿信托逾期
2019年11月,安信信托旗下“安赢42号”被爆逾期,该项目总融资规模为240亿元,实收信托规模为172亿元。
而该项目的劣后方上海逸合,实际上是中迪禾邦集团旗下公司。
再往前追溯,早在2019年5月,安信信托旗下“安赢11号和”安赢25号两款信托产品也先后被爆出无法按期兑付,两个产品发行规模分别为16.5亿元和32亿元。
这两款产品的劣后方分别为上海阆富实业和上海凯富置业,但其控股也全部都归中迪禾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而中迪禾邦系公司众多,业务范围较广,仅李勤担任法人的公司就有14家,中迪禾邦地产和中迪投资正是其核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除了关联信托逾期,实际上,中迪投资自2018年至2019年第三季度也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2018年年报显示,净利润下降145.24%,亏损6079.79万元;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净利润亏损7878.35万元。
与此同时,成都中迪产融投所持中迪投资股权已经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当时有媒体就预判中迪投资随时可能爆仓,倘若再不设法摆脱困境,企业恐有“带帽”甚至退市风险。
为了缓解僵局,中迪禾邦也尝试过自救,
比如去年年底,在重庆杨家坪的中迪广场,以所有产品一律全款5.5折,按揭6.5折的优惠超低价买卖,以及尝试与健康科技企业跨界重组。
但对于如此高额的亏损来说,再多的自救动作,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此次疫情,无疑又让中迪禾邦雪上加霜,最终不得不做出宣布裁员或缓发工资的决定。
回想起2015年中迪禾邦的战略目标,“2020年要进入中国房企百强”,看来,已是难于上青天。
从地产大亨到资本玩家,从意气风发到危机四伏。
中迪禾邦和李勤的发展史,似乎也是大多数中小房企的发展史。
是迫不得已,也是无奈之举!
只是,“金三银四”还没来,诸多企业已经开始变天了!
这个冬天有点冷,2020年第一个月,受疫情影响,就有近百家中小房企宣告破产。
这个冬天又不太冷,大房企哪怕各有困境,依旧一边在积极捐赠、驰援前线,一边在开启线上卖房、无理由退房寻找机会。
江湖风云变幻,房企的战场上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活下去,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