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骂人,看似荒谬,实则是对人性的至深掌控
01 前言
在历史上,要说哪个皇帝最喜欢骂人、侮辱人,非汉高祖刘邦不可。他留给世人一副流氓相,经常骂骂咧咧,时常让人很难堪,可很多人却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为他打江山。
为何刘邦有这么大的魅力?一边骂人,一边又有很多人愿意为他效劳,他越是骂, 别人越愿意跟着他、越愿意服从他、越会干得带劲。
这简直就是反人性的操作,但如果真是反人性的操作,刘邦根本不可能成功。显然,刘邦的骂人不简单。
西汉开国功臣王陵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刘邦虽然为人傲慢、喜欢侮辱人,但却懂得与天下同利,所以他能击败项羽,取得天下。
刘邦对此是认同的,但他自己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得到了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个不世出的人才,才赢得了天下。
事实上,王陵的话更加接近真相:胡萝卜加大棒才是刘邦的制胜法宝,骂人、侮辱人是刘邦的“大棒”,与天下同利是刘邦的“胡萝卜”,“大棒”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些目的。
所以,刘邦骂人,绝不同于普通人的骂骂咧咧。普通人的骂多数是情绪化失控的表现,而刘邦的骂是带有特殊目的,看起来荒谬,实际却是对人性的至深掌控。
下面让我们一起品读刘邦骂人的精髓。
02 刘邦骂人,是为了留下人才
刘邦向来对儒生不感兴趣。据记载,很多头戴儒生帽子的人前来拜见,刘邦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面撒尿,而且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
从这看,刘邦似乎真的对儒生没有一点好感,甚至是鄙视和瞧不起的。可事实上,跟随刘邦的儒生包括郦食其、叔孙通、陆贾等人,而且这几个人都得到了重用。
当刘邦西向攻秦时,有个叫老儒生叫郦食其,他已经六十多岁,托老家的一个骑士帮忙疏通,拜见刘邦。
骑士答应下来,却提醒郦食其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拜见刘邦,就是怕他在刘邦那里碰钉子吃瘪。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
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於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这段就是刘邦兵到高阳后,派人召见郦食其。结果郦食其前来拜见,却看到刘邦坐在床边,正伸着腿让两个女人洗脚。
看到刘邦如此无理,郦食其也毫不客气,仅仅拱拱手算作还礼,而且还故意带有讽刺地问刘邦是帮助秦国攻打各路诸侯,还是帮助各路诸侯攻打秦国。
刘邦见状,更是直接开骂,骂他是个奴才相的儒生,竟然说自己要助秦为虐。
很有意思的是,郦食其直接反驳说,既然要推翻暴虐无道的秦国,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接待长者。
而刘邦听完,直接停止洗脚,穿戴整齐后,把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座位,而且还向他道歉。
为何刘邦对郦食其的态度是前倨后恭呢?其实,这是刘邦有意为之,他在用自己的傲慢和骂人来测试和筛选人才。
自古以来,尤其在征战不断的乱世中,只有身负大才的人,才不会在乎一些繁文缛节,反而是才能一般的人,要么是自尊心强到受不得气,要么是唯唯诺诺只会逆来顺受。
而刘邦深谙此道。他也知道洗着脚和人谈话不礼貌,骂人就更加是无礼,但他就是要以此来考验,看郦食其到底是个腐儒,还是个身负大才的大儒。
郦食其对刘邦这种秉性也早有了解,直接以无礼对无礼,这是刘邦所开心的,因为如果肚子里没有些真才实学的人,是不敢这么硬气的。
在刘邦看来,你只要过了我的考验,就算是个人才,我就能折节下士。所以,郦食其两次发问后,刘邦立刻意识到这是个有水平的人,立刻就奉为上宾来请教。
结果,刘邦为郦食其的学识和谋略所折服,随后好酒好菜地招呼着。而郦食其也没让刘邦失望,立刻献计攻克陈留郡和贡献大批军粮,这成为刘邦推翻秦国的关键转折。
此后,郦食其成为刘邦的著名说客,最著名的就是说服齐国全境投降刘邦,其功劳甚至因此一度超过韩信,可惜他因韩信执意攻打齐国,而被齐王田广活活烹杀。
从刘邦对郦食其前后态度的变化可以看出,刘邦傲慢骂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才的一种筛选,这种方式过滤了大量无用的人才,反而找到并留下了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人才。
所以,刘邦骂人,有时是为了留下人才。
03 刘邦骂人,是为了激励卖命
在刘邦得到天下后,大封天下,其中有个叫陈豨(xī)的人,早年不知道什么原因开始跟随刘邦,并一路立有战功,最终因此封侯。
后来,刘邦认为陈豨办事可靠,恰好代地与匈奴接壤,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儿子代王刘如意又因年幼不能前往,于是封其为列侯,以代丞相的身份督统赵、代两国的边防部队。
自此,陈豨统领北方边境的全部军队,虽无诸侯王之名,但有诸侯王之实。
陈豨向来羡慕信陵君,他也礼贤下士,供养宾客,并一度有门客千乘。有一次回乡,由于声势太过浩大,惊动了赵国丞相周昌,因而被其告发。
在刘邦的猜忌和调查下,陈豨在公元前197年正式兴兵叛汉,自封代王。由于他在北方经营多年,又加之与韩王信、匈奴势力的联合,一度占领大片领地。
为此,刘邦不得不御驾亲征,双方在邯郸形成对峙,而他召集的很多诸侯军并未及时赶到,不得不就近征集军队,选拔将领。
于是,刘邦询问赵国丞相周昌,赵国还能不能找到能带兵打仗的壮士,周昌顺势推荐了四个人。
四人谒,上谩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伏。上封之各千户,以为将。
推荐后,刘邦立刻召见四个人,现场让人大跌眼镜,他一见面就破口大骂:“就你们这些小子们也能带兵打仗吗?”四个人惭愧地趴在地上不敢吱声。
可他们出去后,刘邦又来了一把“骚操作”,直接分封四个人各一千户的食邑,并任命为将,这直接惊呆了左右大臣,他们对此很难理解和接受。
因为以前不少跟随刘邦出生入死的人,还有很多有功却并没有得到普遍封赏,而现在这四个人什么功劳也没有,就直接重赏。
上曰:“非人所知!陈豨反,邯郸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吾胡爱四千户封四人,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
刘邦不得不亲自解释,大意就是你们不懂,陈豨反叛后,占领了邯郸以北的地方,而我紧急征集各地军队,至今没有一个人到达,现在能用的就只有邯郸这一处军队。情况这么紧急,我何必吝惜这四千户的封邑,不用他抚慰赵地的年轻人呢。
按照常理,在无人可用的危急情况,刘邦应该对四个年轻人好言相抚,并诱以重利,让他们卖命,可刘邦偏偏一上来就破口大骂,看起来真的很荒谬,但却是刘邦的高明之处。
如果以好言相劝,再加之重赏,他们很容易对刘邦产生轻视之心,更加自傲,而不能死心塌地的卖命。
相反,大骂他们一顿,让四个年轻人感到很羞愧,心存敬畏,从而产生失落感;随后以他们难以想象的重赏进行激励,极容易激发他们的斗志和决心,让他们主动为自己的名和利卖命。
所以,刘邦骂他们,是为封地拜将做铺垫,目的就是激发四个年轻人要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战,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战,这就是让他们为自己卖命。
04 刘邦骂人,是为了铲除威胁
刘邦得到天下后,为了自己的承诺,不得已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比如韩信、英布、彭越、张耳等人。显然,这些人是大汉江山的潜在威胁,刘邦要想方设法铲除他们。
在异姓诸侯王中,赵王张敖身份最为特殊,他是名士张耳的儿子,自小曾和刘邦有过接触,而且还做了刘邦和吕后的亲女婿。
但即便是这种亲上加亲的身份,也没有逃过刘邦的算计。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
白登之围后,刘邦从平城撤兵,途径赵国。当时他的女婿,赵王张敖穿着短布衫,带着皮袖套,像个跑堂的一样,从早到晚给刘邦端菜上饭,态度非常谦卑,很符合礼节。
可刘邦表现得仍然不满意,席地而坐,像簸箕一样,伸开两只脚,就对女婿一顿大骂,态度非常傲慢。
为什么面对如此知礼懂事的女婿,刘邦仍要不依不饶地一顿臭骂呢?难道是刘邦刚在白登之围吃了匈奴的大亏,心里非常不爽,将怨气撒在张敖身上?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绝非真正的原因。
真正的根源在于张敖现在和将来具备造反的实力,而刘邦只是借此激怒女婿,从而寻找借口废掉他的王位。
但张敖师承父亲张耳的大智慧,做人看事的段位水平很高,不肯上当,任由刘邦谩骂,都没有表示出任何不满,甚至不悦的表情,这让刘邦无从下手。
可惜的是,父亲张耳留下的门客们水平太低,他们被刘邦激怒了。
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馀,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说王曰:“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
赵国的国相贯高、赵午等人原来都是张耳的门客,现在六十多岁了,平时性格豪爽,易于冲动,对刘邦的行为非常愤怒,甚至规劝张敖除掉刘邦。
张敖始终是明白人,他以岳父刘邦对自己家有恩而拒绝,但并未打消门客除掉刘邦的想法,这是他的失误。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在刘邦看来,只要能与赵王张敖扯上关系就是成功。
果然,贯高被仇人知悉其计谋后,被告发谋反。刘邦想都没想就将赵王张敖、贯高等人抓了起来,因为刘邦铲除威胁的目的达到了。
九年,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废赵王敖为宣平侯。
尽管贯高千方百计证明了谋反与赵王张敖无关,但赵王已经由王贬为了侯,基本消除了他对自己江山的威胁,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所以,刘邦骂女婿张敖,不是因为他做得不好,反而是因为做得好,因为他具备反叛的能力、他的下属具有反叛的意识;骂他,就是故意找茬,为了逼他或他的下属犯错,只要他们犯错,就会被立刻收拾,这个威胁就会被解决掉。
05 刘邦骂人就是一种艺术
刘邦骂郦食其、骂四个年轻人、骂女婿张敖,每次骂人根本不是单纯地骂,而是带有自己的特定目的。
如果不骂一下不知名的郦食其,怎么知道他是个人才;如果不骂一下四个年轻人,怎么能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卖命;如果不骂一下自己的女婿,怎么能找到机会由王贬为侯。
所以,他骂人看似不可理喻,看似违背常识,看似违背人性,实际却是他看透人性的顺势操作,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他的骂往往配合着对人的利益驱动,前后巨大的行为差异,更能激发人的动力。
他骂人更像是一种驾驭人性的艺术,其精髓值得好好揣摩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