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努力过的人生,何谈幸福 ——对中职教育现状的反思
笔者对中职教育现状有一个基本看法:当下的中职教育面对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自觉性自律性较差等现状有些过于迁就了。“过于迁就”主要表现在学业没有标准及毕业没有门槛这两个方面。
中职教育对于中职生的“过于迁就”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痛苦不堪的过程。中职生文化基础水平的下滑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结构的调整、高校的扩招直接导致了重点高中的持续升温、中职生源的减少以及学生文化基础水平的下滑。在时代因素的影响下,世纪之交,中职学校不得不面对招生困难、生源素质下降、管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困难。面对突然到来的这一局面,中职学校的管理人员及教师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的教学理念以及精神状态还停留在“大中专”受用人单位欢迎、“小中专”的录取分数还略高于重点高中或与重点高中持平的美好时光里。随着“一届不如一届”的学生入校,中职学校终于警醒过来:不能再做白日梦了,无论生源状况如何,只有招到学生,学校才能生存下去。于是,招生成了学校的头等大事(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把学生招进来以后,如何严格管理不让学生出事,也就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在这时,中职学校的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没法教了!用尽了所有办法,学生依然不愿意学习,如之奈何?中职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
公平地说,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吸引力,各级政府不仅投入了巨额资金,还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但所有这些举措一旦到了教师和课堂这个层面就难以落地生根。教师们被动地接受新理念、制定新课标、编写新教材,但一回到课堂上,面对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便感到无所适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我们需要的是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员工,哪怕他们技能方面差一些,通过企业短期培训也是完全可以适应岗位需要的;但反过来,如果综合素质不好,就是多花几倍的时间也是无法弥补的。而中职学校的发展实践表明,“没有标准”“没有门槛”的中职教育培养不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因此,在校企合作中,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企业用人观发生了激烈冲突。
对此我想谈几点看法:
第一,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办法显然不适用于中职教育。学业水平测试之所以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阻力,其原因也在于此。许多教师认为,学业水平测试是变相的应试教育,对于中职生来说,既影响了专业教育,也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二,无论何种教育,总得有个标准。没有标准,任何教育都是办不好的。人都是有惰性的,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未成年人的中职生了。因此,当学业没有标准、毕业没有门槛的时候,当我们一再降低要求以为是适应中职生发展需求的时候,当我们单方面地想让他们拥有高技能从而成就精彩人生的时候,中职教育难以办好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于是,当下的中职学校基本上是这样一种状态:一是课堂教学中低容量、无难度、教师没有激情、学生没有压力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课后时间,教师因其他非教学事务而忙得团团转,学生则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因为学生课后没有作业,即使有作业,不做也没多大关系。为此,学生管理人员(包括班主任等)神经紧绷,严加看管,唯恐出事。三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文明守纪、规划人生等一系列要求,经常性地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各类竞赛、文体活动等,其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符合实际的、方法是多元的,但效果不佳。德育的低效甚至是无效,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我想,“学业没有标准及毕业没有门槛”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教育就是激发、弘扬人的向善的一面,抑制、控制人的向恶的一面。德育工作在学生德性的培养方面大有文章可做。然而出于学生安全、学校不出事等多方面的考虑,几乎所有的中职学校把管住、管好学生当成了头等大事。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到了实施层面就变成了全面管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加强管理自然没有错,但管理仅仅是教育的手段而非教育的目的。当中职学校把“不出事”作为目的的时候,距离“人的发展”就渐行渐远了。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告诉学生一个常识性的道理:没有人随随便便可以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话虽然很老套,但确是真理,有必要重复讲。我坚信,所有成功者无不是付出了艰苦努力,鼓励、激励学生成功不仅没有错,其本身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激励学生追求卓越,追求成功,应该成为中职德育的重要内容。与德育工作相配套,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应该对学生设置起码的标准,应该设立起码的门槛。职业教育不是选拔性的精英教育,因此,“标准”也好,“门槛”也好,不是为了淘汰学生,而是为了激励学生。换言之,三年的中职生涯,学生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不付出努力就达不到“标准”,就过不去“门槛”。我们不希望有学生被“标准”和“门槛”所淘汰,但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也只能说明:不是中职教育淘汰了学生,而是学生放弃了接受中职教育。与此同时,我们要对学生讲清楚:一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的范式、途径、标志也是多元的、因人而异的。二是成功不是来源于同他人的比较,而是在不断挑战自己、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中实现的。三是成功与职业、财富、名次没有必然的联系。梭罗跑到瓦尔登湖畔搭建小屋,过起隐逸生活,同时思考社会的民主政治问题,倡导废奴,抨击政府强权,写出了《瓦尔登湖》。论职位、财富、名次,他一样都不占,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个成功者,因为他的见解不仅影响了托尔斯泰、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也同时影响了几代人。孔子既没有钱,也没做过大官,更没有拿到过“茅盾文学奖”、获得过“人民教育家”称号,但不影响他被尊为“圣人”。如果说这些都是大人物,离中职生太远的话,那么在众多“小人物”中也出现过很多成功者,时传祥、张秉贵、李素丽等都是普通劳动者,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却成就了精彩的人生。无论是谁,无论多么普通的岗位,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只要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只要享受着工作过程,就都是成功者。我坚信,这不是大道理,这是真道理、硬道理。
(本文刊载于《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8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