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11.关岳庙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2.醇亲王府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3.广济寺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4.柏林寺       清     北京市东城区

15.爨底下村古建筑群  清     北京市门头沟区

16.安徽会馆      清     北京市宣武区

17.报国寺       清     北京市宣武区

18.石家大院      清     天津市西青区

19.解村兴国寺塔    唐     河北省博野县

20.万寿寺塔林     五代至清  河北省平山县

**************************************

11.关岳庙 


有华人居住地都有关帝庙,这里讲的是北京清代古建筑关帝庙。北京关帝庙位于西城区鼓楼西大街北侧。原为清醇亲王宅地依例改建的醇亲王庙,1914年改祀关羽、岳飞,遂称关岳庙,又称武庙。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院有宰牲亭、神库、神厨,后院有正殿、后寝殿及东西庑殿。均用黄琉璃绿剪边瓦色。正殿重檐歇山顶,殿前月台宽敞,为晚清上乘建筑。


醇贤亲王庙于光绪十七年(1891)修建,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成。民国3年(1914)北洋政府在后寝祠塑关羽、岳飞像,并祀关岳,称关岳庙。1939年恢复武成王庙,简称武庙。大殿改称武成殿。原关岳殿改为武德堂。堂内北、东、西三面墙壁上嵌有配享和从祀武成王的历代80位名将传石刻,现存16块刻石。1950年曾是西藏达赖喇嘛驻京办事处,现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


庙坐北朝南,分三进院落,其中中院又有东西跨院。中轴线依次为琉璃照壁,中门,外为八字墙,两旁各有一座琉璃门;中院内东有焚帛炉,西有祭器亭;正殿7间,殿前有月台一座,东西配殿各5间;后寝祠5间。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后寝祠塑关羽、岳飞像,并祀关岳,称关岳庙。


关岳庙现单位占用,不对外开放,只好用网上的照片观赏,关岳庙的琉璃照壁长32米,高约8米,厚2米,琉璃砖砌。


关岳庙的中门,入门处为八字墙,两侧各有琉璃门垛。
 


中门两侧有东西旁门,这是东旁门,中院东侧的琉璃焚帛炉。中院北面的后宫门。


 后院的正中间的正殿。正殿位于单层汉白玉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比面九进五(九五之尊)的历代帝王庙规格略低,毕竟后者祭君,前者祭臣。


正殿的后侧。


正殿的后面是后寝祠, 后寝祠,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


2006年05月25日,关岳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12.醇亲王府 


醇亲王府即醇王府{北府}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纳兰明珠、永瑆的宅邸。1872年醇亲王奕譞成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醇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新中国建立后,府邸现归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所有;1981年,醇王府花园(宋庆龄故居)对外开放。醇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个四合院组成,后为二层后罩楼。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园。


东部是王府本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是其主体建筑,自南而北,街门5间。进入外院后有二门,此门才是王府正门,面阔5间。此后为正殿银安殿,面阔五间,东西有配楼各5间。正殿后是一组自成院落的屋宇,自3间过厅入,正面是正房5间及其配房,按规制此处应属后寝。


后寝殿后面是后罩楼,面阔9间,各种庆典时在此举行仪式。后寝成为供奉神、佛和远祖的神殿。东路建筑主要是家词和佛堂及一些从属建筑。东墙外院落为王府马号。西路有两组院落并列,是醇王府的活动中心。主要建筑为宝翰堂,即大书房。其后的院落,正厅名九思堂,是太纪居处,再后名思谦堂,是王妃住所。另有儿辈读书的小书房任真堂及其它从属建筑。北府是本市保存最完好的王府之一。


后罩楼面阔9间。


2006年05月25日,醇亲王府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13.广济寺  


广济寺初创建于金代(1115~1234),初名西刘村寺。元代改称报恩洪济寺,后毁于兵燹,殿宇无存。明天顺元年(1457)开始在原址重建,成化二年(1466)完工,更名“弘慈广济寺”。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又两次重建。民国年间,寺两次遭火灾,又两次重建。解放初期,政府拨款将全部寺舍修复,1953年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址。此后又两次进行全面修缮,使之得以保存古寺原貌。1972年和1976年,广济寺进行了两次维修。


寺坐北朝南,占地2公顷许,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西院有持梵律殿、戒台、净业堂和云水堂,西院有法器库和延寿堂等。大雄宝殿是寺中正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脊正中有华藏世界海,俗称香水海,整体呈山形,由下往上依次为琉璃砖烧制的水纹、莲花、梵文等,象征永恒世界,不生不灭,此种殿脊为北京其它寺庙所无。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东西两侧供置于佛龛之内的铜制十八罗汉。殿前有月台,带汉白玉护栏,台前三出陛。


寺庙的标配,面对天王殿,右手(东侧)钟楼,左手(西侧)鼓楼,晨钟暮鼓,古代的计时方式,也反应了寺院僧人平静又规律的生活。


绕过天王殿来到天王殿的背后,就会看到这块“三洲感应”的牌子。


大雄宝殿内有一个乾隆五十八年铸造的青铜宝鼎,工艺精美。


正殿是圆通殿, 殿内有观世音菩萨。


2006年5月25日, 广济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柏林寺

柏林寺在东城区雍和宫之东,为京师八大寺庙之一。元至正七年(1347)始建,明正统十二年(1447)重建。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庆祝康熙60寿辰,由胤禛主持重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一次拨巨款进行重修。殿内有明代塑造的三世佛和7尊木制漆金佛像。正殿前立有乾隆二十三年(1758)御制并书重修碑2座。


柏林寺创建于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明洪武元年(1368)修建北京城北墙时将柏林寺分为两部分,城内的称南柏林寺,城外的称北柏林寺。明清之际,寺为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八大寺庙:东城柏林寺、贤良寺,西城广济寺、广化寺、嘉兴寺、拈花寺、南城法源寺、长椿寺),规模、占地均非常可观。明以后,城外北柏林寺日趋衰败,南柏林寺遂称京城柏林寺。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重建,明宣德年间、及清康熙、乾隆年间曾三次大规模重修,其中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重修,是为庆祝康熙60寿辰,由雍亲王胤禛主持重修,规模宏大,盛况空前。解放后,辟为北京图书馆善本书馆,再后为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培训研究中心占用。


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全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佛殿和维摩阁共五进院落。中轴的东西两侧为配殿,整座寺院布局整齐严谨,全部建筑都建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山门殿前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砖砌影壁,雕刻有精美图案。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檐下正中悬挂有巨额横匾,上书“万古柏林”,是康熙60寿辰时的亲笔题书。


山门仅一位网友刊图,北京柏林寺不对外开放,只能借用网友的照片核实筛选,选用网上的照片也是一个痛苦选择过程,同名柏林寺各地都有,一些照片标注就不清楚来自哪地的,需要多角度查看、谨慎选择。


天王殿


东配殿


东配殿内存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铸造的交龙纽大铜钟,高2.6米,钟身遍刻经文《往生净土神咒》。


大雄宝殿


无量佛殿


东斋堂


维摩阁


2006年05月25日,柏林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5.爨底下村古建筑群


爨(拼音:cuàn)底下村古建筑群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民居以村北的山包为南北轴线,呈扇面形向下延展。古民居以清代四合院为主体,基本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厢房围合而成,部分设有耳房、罩房。四合院主要有山地四合院、双店式四合院及店铺式四合院。四合院的附属建筑主要有门外影壁、门内影壁、门楼、拴马桩、上马石、荆笆棚等。

民居装饰有砖雕、石雕、木雕、字画等,雕刻装饰多以象征吉祥的花卉、鸟兽为主,装饰的主要部位集中于建筑的屋脊、檐口、墙腿口、门墩石、门窗、门簪、门罩、墙壁及影壁等处。庙宇建筑主要有关帝庙(大庙)、娘娘庙及五道庙等。广亮院,村民称其为楼儿上,为爨底下地势最高、居中轴线的宅院。建于清代早期,在清晚期及民国时期有过不同程度的修缮。院内北高南低,相差约5米。南北二进,院落分东、中、西三路,即3个相对独立的院,构成一个大四合院,共有房四十五间,院外有围墙。东路前院正房、中路院正房及西过厅仅存墙体或地基,其他建筑主体完好。


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位于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解放前属宛平县八区,现属斋堂镇所辖。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域面积5.3平方公里,清水河流域,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1度,自然植被良好,适合养羊,养蜜蜂。全村现有人口29户,70人,土地280亩全村院落74个,房屋689间。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少量建与民国时期)的四合院、三合院。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惯穿上下,而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

爨底下村坐北朝南,建于缓坡之上,层层升高,依山而建,依势而就使每家采光、通风、观景视觉都具最佳效果,充分体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爨底下村由于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尤其清后期有闻名京西的大财主及远近知名的八大家,有钱的人多,没钱的人少,故而每家都盖起青砖灰瓦四合院,三合院,可谓:整体精良。


2006年05月25日,爨底下村古建筑群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6.安徽会馆


安徽会馆是旧京著名会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原为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一部分。会馆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庭院,每路皆为四进。大门位于中路前端,面阔5间。正房文聚堂内悬挂书有皖籍中试者姓名的匾额。套院中有祭祀朱熹及历代名臣的神楼。戏楼是中路规模最大的建筑,系旧京四大会馆戏楼之一。

安徽会馆分为中院(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开有三道大门,内有中夹道、西夹道将三套院落分开,夹道间开的门又将院落连成一体,无论从哪道大门进去,都能通达各处。会馆中院为五进院落,第一进为“文聚堂”,共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三间;第二进,“中厅罩棚”,正楼五间,东西套耳房一间;第三进“斯文在兹”,即神楼,供奉着闵子、朱子神像;第四进为“碧玲珑馆”及戏楼;第五进则是后院大花园,园中置有假山、亭阁、廊榭、池塘、小桥等。

东院第一进为“奎光阁”,供奉魁星神像;第二进为“思敬堂”,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三间;第三进“龙光燕誉”,共五间,左右厢房各两间;最后设有厨房。西院则为三进院,每进院落均为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三间。


2006年05月25日,安徽会馆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7.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广内大街北侧,宣武医院西侧,北京地铁7号线广内大街站。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千年古刹报国寺,如今是以经营书籍、邮票、钱币为主的文化市场。在明末清初,报国寺就曾是京城最著名的书市,比琉璃厂书市还早许多年。这里曾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要矢志出家当和尚,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周吉祥去当了住持。扩建后的慈仁寺规模宏大,有七层殿房,错落有致,后院建有“毗卢阁”,阁高三十六级,周围长廊,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毗卢阁中还收藏有窑变观音一尊,为镇寺之宝。毗卢阁窑变观音和寺内金代所栽的两株双龙奇松,被称为寺内“三绝”。在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收入了名士、诗人吟唱报国寺“三绝”的诗词40多首。


山门。面阔3间,五檩硬山顶,前出廊,系1997年复建。第一进殿。为昭忠祠山门,面阔5间,七檩悬山顶。殿前置有石狮两座,东、西两侧置龟趺石碑各1通。


第二进殿。为天王殿,面阔3间,七檩悬山顶。殿前置龟趺石碑2通。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面阔各5间,七檩硬山顶。


第三进殿。为大殿,面阔9间,七檩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殿前建有砖石月台。大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面阔各5间,五檩悬山顶。


第四进殿。为后殿,面阔5间,七檩悬山顶。后殿左右建有朵殿,面阔各3间,七檩硬山顶。后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形制与朵殿相同。


第五进殿。原为毗卢殿,高36级,阁外环饰游廊,清代已毁。现尚存明宪宗御制建寺碑和清代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


 西侧是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


2006年05月25日,报国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8.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体现了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中心,京杭大运河流经天津的南运河岸边。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石家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一度财势显赫,声名遐迩。石家原籍山东,祖辈漕运发家后在清乾隆年间定居杨柳青。石家于清道光三年(1823),析产为四大门,分别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各门均建有一所颇具规模的建筑。现石家大院即为仅存“尊美堂”宅第,曾有“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之精妙。


进入大门即是一条宽阔的长长的甬路,构成大院的中轴线,甬路上有形式各异、建筑精美的5座门楼。从南向北门楼逐渐升高,寓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都是3级台阶,寓意为“连升三级”。道路东西两边各有五进院落。东院为内宅,有内账房、候客室、书房、鸳鸯厅、内眷住房等,现在陈列着杨柳青年画、泥塑、木雕、砖雕及天津民俗,细细观览,十分有趣。西边的院落为接待贵宾的大客厅、暖厅、大戏楼、祠堂等,现已基本恢复了原有陈设。与内宅相比,这里建筑用材更为考究,做工更为精细。大客厅院内有高近5米的大天棚,可挡风避雨,当年从镇外很远就能看到。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200人听戏饮宴,是华北民宅中最大的戏楼,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都曾在此献艺,其中花灵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极为华贵。西院的西边还有三进院落,是私塾先生教书及其他的专用房,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随着年代的变迁,树大招风,时至民国后期,早先以“尊美堂”为首的四大门分成了大小近20个小堂。后世子弟中,虽有勤勉上进,刻意经营的,但大多是纨绔子弟,吃喝玩乐,寄生度日。“尊美堂”的主持石元仕不仅注重家产的积累,更善于扩大势力,结交权贵,他的夫人就是当时两广总督张之洞的侄女。他还先后被李鸿章和慈禧接见过。有四品官衔。民国以后到新中国成立,石家游手好闲之辈竟有盗窃祖墓变卖挥霍之事,最终结束了石家二百年的兴发史。


“尊美堂”有着“津西第一家”;“华北第一宅”的美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设计;无论是精密还是宏大,完全可以和山西的“乔家”,“王家”媲美。这一具有典型北方四合院就是以建筑的精美而闻名于世。它那垂花迎门是宫廷传统结构中的绝学,显示着其豪华高贵。它那三道垂花门的门楼都是精雕细刻,门柱石鼓上的“八骏图”和“丹凤朝阳“由两位巧石匠干了一年,耗银500两。石家的祖先在朝期间考察了各种各样的宅第,结合了王宫官邸与大户民宅的建筑形式,就地绘制了蓝图,在正式起地基时还从北京高薪请来几十位建筑高手,动用了囤积50年之久的上等砖石木材,耗资白银几十万两,工期达三年之久,修缮将近几十年,终于完成了在民居史上的一次壮举,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智慧之高超绝伦。


即客厅,现已按照原来的陈设进行复原。与花厅一墙之隔的是戏楼,这是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造型落落大方,特别是以美轮美奂的内部装点著称于世,令观者瞠目。出佛堂,往西跨一道隔扇门,就是“天津民俗陈列馆”了,这里展现了具用浓郁地方民间特色的杨柳青风筝、剪纸、花会道具以及婚俗等。大院建筑的内外檐装修,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砖雕木刻形式多样,是清代津沽豪富住宅常见的做法。


石家大院的长廊回廊大约有800米,它的故事听也听不完。要是您来到了杨柳青的石家大院,不仅会听到和看到石家的兴衰,要是赶巧在街上兴许还能碰上石家的后代,听听他们口中有关石家的故事呢。整个石家大院,现辟为杨柳青民俗博物馆。跨进石家大院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大青方砖铺就的长甬道。甬道的东侧,原是石氏家族的起居寝室,现今是展品陈列区,陈列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和砖雕艺术品。甬道西侧,主要有花厅、戏楼、佛堂等建筑,是石氏家族会晤宾朋、娱乐消闲、诵经礼佛的场所,现辟为博物馆的“石府复原陈列区”。


2006年05月25日,石家大院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9.解村兴国寺塔 

解村兴国寺塔位于河北省博野县程委乡解村小学院内。该塔原为兴国寺内建筑,后寺毁,仅存此塔,为四方形十五层密檐式实心石塔,通高7.51米。塔基每边长1.73米,由三层方石组成。


塔身第一层由三块整石拼合形成塔室。南面辟券门,门左右各雕持剑守护神,室内正面壁上雕一佛、二弟子及供养人。并刻有唐代“景龙四年”(710年)字样。第二至十五层为密檐式,每层设檐,均为石雕成叠涩式,每层一整块石料,与檐部石料相互叠压。塔刹为一石雕宝珠。是唐代石塔杰作。


2006年05月25日,解村兴国寺塔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万寿寺塔林


万寿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东林山西麓。寺内原建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龙华阁、藏经阁、玉皇堂、伽篮殿、经堂、火神庙、山神庙及僧人宅第等,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巍峨壮观,每年三月,远近香客纷杏而至,热闹非凡。唐末毁于战火,宋时重修,元、明、清曾多次修缮,清末又毁。


今尚存有墓塔群,系宋、明、清三代安葬历届主持高僧所建,原有墓塔23座,现存13座。各墓塔均为砖石结构,其中安葬唐天寿太子圆泽法师的墓塔通高6.5米,底周8米,为诸塔中最大的一座。八角,正面辟拱券门,其余各面辟方形方格直棂盲窗2个,搪下为四铺作单翘斗拱,搪上为仰莲宝葫芦塔刹,浑厚稳健。整个墓塔群设计讲究,造形美观,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建筑造型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单位。


墓塔主人多为万寿禅寺高僧。塔群建于唐宋元明四朝,原有砖塔20座、石塔6座。现存砖塔13座,其中,唐塔2座,相传是唐天寿太子师徒墓塔,另有宋塔1座,其他属元、明建筑。塔群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木塔分别为单层单檐、双层双檐仿木结构建筑,塔身砌出柱、额、门、窗,刻有铭文,刻工精美。


2006年05月25日,万寿寺塔林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0)

相关推荐

  • 【枉言 | 摄影】走过大同

    对于大同 过去的标签是煤矿,现在是古城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 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 北隔长城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大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明的九边重镇 境内古迹众多, ...

  • 燃烧的古寺

    东亚古代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要建造材料,木材易燃的特性使得木构建筑极易毁于各类原因引起的火灾.回溯历史上诸多致使木构建筑遭遇灭顶之灾的火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起火原因,即天灾与人祸.天灾以雷火与山火居多, ...

  • 记忆随景—2014苏州博物馆游

    /杜辉 苏州博物馆就在拙政园边上,是在太平天国李秀成的忠王府遗址上修建的.相邻的还有苏州园林博物馆及太平天国忠王府的部分遗址.向南走大约500米,则是平江历史街区,这一片都是旅游景点,是来苏州必玩的区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

    第六批国保--三.古建筑(共计513处) 本篇要目:  序号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298 Ⅲ-1 承恩寺 明至清 北京市石景山区      299  Ⅲ-2 地坛   明至清 北京市东城区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21宝云塔 宋                 河北省衡水市 22修德寺塔 宋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31柏林寺塔 元                          河北省赵县 32正定府文庙 元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41真武庙 明         河北省蔚县 42常平仓 明         河北省蔚县 43蔚州灵岩寺 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51万全右卫城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2洗马林玉皇阁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3金门闸 清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61普光寺 宋至清    山西省寿阳县 62金洞寺 宋至清    山西省忻州市 63安禅寺 宋至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1定襄关王庙 宋        山西省定襄县 72妙道寺双塔 宋        山西省临猗县 73禅房寺塔 辽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81东邑龙王庙 金至清      山西省潞城市 82乡宁寿圣寺 金至明      山西省乡宁县 83净因寺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0)

    本篇要目: ***************************************** 91真圣寺 金至清        山西省太谷县 92清源文庙 金至清        山西省清徐县 93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