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纵横谈57 | 出家与回家
出家与回家
几天前,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在微信上和我说他想出家。尽管我们是师生关系,而且年龄差不多,但对于他的情况我并不了解,所以我很难给他有效的建议。不过,我让他在做出出家这个决定之前,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第一、是不是因为现实不如意才有出家的想法呢?
第二、自己有家了吗?真正回过家吗?
第三、作为中医人,自己的医术到家了吗?
他沉默了,我只好自问自答,所以有了本文。
我极少和出家人士交往,尽管我有一些朋友按照佛家的方式已经修行多年,但我们之间的交往并不多。作为世俗中人,我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的行为,不过我非常敬重他们。对于我身边仅有不多的几个出家朋友来说,现实的不如意的确是他们选择出家的诱因之一,当然或许他们真的是想明白了。我不知道出家人是否都有成佛的追求,但如果没有这个“大志”,我认为出家多是对现实的逃避。历史上能成佛的出家人并不多,当然也有没有出家但也可以成佛的案例。成佛应该是不少人士的终极目标,但方法方式一定是多种多样的。佛本身是千亿化生,成佛的法门何止四万八千个?有一些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希望和兴趣的人,选择远离红尘或者说是换一种活法,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们应该表示尊重和理解,但假如是因为现实不如意才现在出家的话,这便是逃避,而逃避现实的人本身就是不负责任之徒,我估计求佛是求不来的。
家是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组成“家”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房子、爱人、父母、孩子、工作、和谐等因素,而人的因素是根本。当我们还没有成家之前,尤其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最想回到的地方便是我们常常说的“家”,或者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成家之后,假如和父母分开居住,基本上爱人和孩子所在的地方便是家。这个“家”有两个功能:一是物质功能,为身体遮风挡雨;二是精神功能,让精神能够得到放松。现实中的家主要是体现其物质功能,略略具备精神功能,几乎没有灵魂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为灵魂找家便是一些出家人士的根本所在。不过我想说的是,假如找到了灵魂之家,要做的事情,不是回家吗?为何出家?对于诸多芸芸众生来说,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找家,家都还没有找到,何来“出家”之说?“回家”便意味着找到人生的真正依托,而“回家”之后需要做的便是把“家业”做大做强。我记得是在2016年,在清远第一次聆听我的导师欧阳焕文先生的讲座,当时我对“回家”一词有了真切的体会,那时才感到自己找到了“回家”之路,而之前一直都是在飘荡。五年来,我一直在“经营”这份“家业”:也就是努力把“德能教育”发扬光大。所以我想对有出家想法的朋友说:先“回家”再考虑是否“出家”。假如一直没有“回家”,那么所谓“出家”便是空谈。
第三个问题,至于医术是否“到家”,我想还没有几个中医人敢说这句话。中医的顶峰其实就是“道”,当然“道”了也就是“到”了。作为中医人,一辈子都在“求道”的路上。对于各行各业的人士来说,在自己从事的行业,或许有发展“到头”的说法,但要说“到家”的人,真的不多。其实,技艺“到家”的“工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专注。心始终想一件事,手脑始终做一样活。只有专注做事,才有机会“到家”。当然“到家”了,是否“出家”便不是什么难事,“出”与“入”不都是一样吗?天下之大,何处有“家”,何处不是“家”?
哀莫大于心死,心在家就在,心死家即亡,如同佛家讲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了凡15岁被孔公“算定”了人生,尽管有“挣扎”,但到35岁终于认定“一切皆有命、半点不由人”。尽管孔公算了凡53岁过世,但了凡在35岁其实已经死了。但35岁的了凡得到云谷禅师的开导,内心“死灰复燃”,从而开创了恢弘的人生。了凡在给后世的书中提到很多佛门的修行方式,从宏观上看,宋代之后所有知识分子的认知和做法都带有佛家的色彩。按照我的理解,是否“出家”都是形式,而“家”本身可以很虚也可以很实。回到自己的内心,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这段有限的生命。
近代佛门中人,我最敬佩弘一法师,他是找到“家”的人。法师在人生最后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便转入涅槃,究竟如何才是“悲”,如何才能“欣”,我想只有明白“家”的人才清楚,而且才有资格谈“出家”。